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 词帝的那些事儿李从嘉李璟免费小说大全_小说完结词帝的那些事儿(李从嘉李璟)

词帝的那些事儿李从嘉李璟免费小说大全_小说完结词帝的那些事儿(李从嘉李璟)

学而知也 著

其它小说完结

其他小说《词帝的那些事儿》,讲述主角李从嘉李璟的甜蜜故事,作者“学而知也”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当“词帝”误入帝王家 如果古代有“跨界”评选,那他无疑是史上最“失败”的CEO,也是最成功的“艺术家”。 他,是李煜。 我们听过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未必知晓,这倾国之愁的背后,是一位被皇帝身份绑架的绝世文青,如何用一生演绎了一场极致的错位悲剧。 现在,请随这部《词帝的那些事儿》一起,穿越千年,走进那个文采风流与血雨腥风交织的南唐。 本书将以诙谐犀利的笔触,为您剥开历史的沉重外衣。您将看到: 一个“佛系”皇子,如何被命运硬塞了皇冠,在龙椅上如坐针毡; 一个顶级文艺沙龙之主,如何与爱人谱写出“刬袜步香阶”的浪漫,又如何在国破时连自焚的勇气都最后泄气; 一个亡国之君,如何在汴京的囚笼里,将屈辱与血泪淬炼成一首首冠绝千古的词章,直至那杯致命的七夕毒酒。 这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传记,更是一场与一个鲜活灵魂的深度对话。在这里,李煜不再是课本上一个扁平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害怕、会任性、会爱会痛,最终在苦难中成就了“词帝”之名的普通人。 一江春水,流淌的是他的愁,更是他不朽的文心。翻开这本书,见证一位失败帝王,如何成为永恒的传奇。

主角:李从嘉,李璟   更新:2025-10-21 22:36:5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公元937年,七夕。

南唐升元元年,金陵皇宫。

此时的李昪,即南唐的开国皇帝,刚刚完成他从一个孤儿到一方诸侯,最终黄袍加身的传奇历程不久,国势初立,百废待兴,空气中还弥漫着一种新朝建立的、混合着希望与不安的独特气息。

就在这个充满浪漫传说的夜晚,他的第六个孙子,在皇宫深处降生了。

产房内的血腥气尚未散尽,筋疲力尽的产妇钟氏(未来元宗李璟的妾室)昏沉睡去,接生的稳婆和宫女们却并未如常般收拾器具,而是围在繈褓旁,鸦雀无声,脸上交织着惊疑与敬畏。

一种不寻常的寂静,取代了新生命降世本该有的喧闹。

“去……去禀报王爷!”

经验最老的稳婆声音发颤,对门外侍立的宦官吩咐道,眼睛却死死盯着婴儿的半张脸。

当时的李璟,尚是吴王,正值壮年,闻讯赶来。

他步履生风,带着为人父的喜悦,也带着一丝被紧急唤来的不悦。

当他踏入产房,从稳婆手中接过那个小小的、温热的襁褓时,他脸上的表情在烛光下发生了微妙而复杂的变化。

喜悦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惊愕,随即,那惊愕深处,掠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必能立刻察觉的、沉甸甸的疑虑。

他看到的,是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

新生儿的眼睛大多混沌未开,但这一双,在那层朦胧之后,瞳孔的边缘,似乎隐约还有一圈极淡的、重叠的轮廓。

这便是后世史书上郑重记载的“重瞳”——一个眼球中,仿佛有两个瞳孔。

“重瞳……”李璟喃喃自语,这两个字像是有千钧之重。

在场的所有人,从宦官到宫女,都屏住了呼吸。

在那个时代,这绝非普通的生理异常。

它是“祥瑞”,是“圣人之相”,是上天降下的、不容置疑的吉兆。

用今天的话说,这个名叫李从嘉的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自带“热搜体质”,头顶着一条无法关闭的、闪亮的“弹幕”:天命所归。

让我们暂停一下,来好好聊聊这个“重瞳”。

在现代医学看来,这很可能是一种被称为“瞳孔畸变”或“虹膜粘连”的先天性疾病,并无神秘可言。

但在公元十世纪,在“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的文化背景下,这双眼睛,就是一块行走的、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历史这位编剧,似乎格外偏爱给它的主角打上这种极具话题性的“标签”。

往前看,上古的舜帝是重瞳,他禅让天下,成为道德的楷模;秦末的项羽也是重瞳,他力能扛鼎,雄踞西楚,虽最终乌江自刎,也不失为一代霸王。

这就像今天有人出生时,手里就攥着一份盖了玉玺的“未来成就预告函”,上面写着: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总之,你注定不会平凡。

然而,在权力斗争的角斗场里,这份“预告函”更像是一把双刃剑。

它能给你带来无与伦比的关注度和初始的声望加成,但同时也把你架在了熊熊燃烧的火焰之上。

所有的竞争者、猜忌者,都会因为这双眼睛而对你倍加“关照”。

你的每一个平凡的举动,都可能被过度解读;你每一次无心的失误,都可能被放大为“德不配位”的证据。

“成则舜禹,败则项羽。”

这八个字,如同命运的咒语,悄然悬在了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头顶。

李璟,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可能不懂其中的凶险。

喜悦是短暂的,因为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儿子未来能有多么伟大,而是这双眼睛,会在这个刚刚稳定、内部关系盘根错节的皇室中,激起怎样的波澜。

他会成为巩固国本的天赐祥瑞吗?

或许。

但他更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兄弟们,尤其是未来太子眼中,一根必须拔除的肉中刺。

李璟的目光,从婴儿那奇异的双眼,移到他稚嫩无知的脸庞上,再扫过周围那些低眉顺眼、却各怀心思的侍从。

他沉默了很久,最终,用一种听不出情绪的语气,下达了命令:“好生照料。

此事……不得妄加议论。”

这当然是一句掩耳盗铃的命令。

如此异象,如何能封锁得住?

只怕不出半日,这消息就会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宫墙,传遍金陵的街头巷尾,成为酒肆茶楼里最炙手可热的谈资。

人们会兴奋地猜测,这位“重瞳子”的降生,是否预示着南唐国运将兴?

他会不会是下一个圣主明君?

没有人会去问,这个孩子自己,愿不愿意承担这份沉重的“天命”。

此刻,襁褓中的李从嘉,对外界的一切喧嚣、父亲的复杂心绪、以及未来命运的诡谲波澜,还一无所知。

他只会用那双懵懂的、带着奇异光环的眼睛,感受着这个陌生世界的光影和温度,发出最本能的啼哭。

这啼哭声,在宏伟而寂静的宫殿中回荡,与朝堂之上关于国策的争论、与边境之地隐约可闻的马蹄声、与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轰鸣,交织在一起。

他的一生,从起点,就被置于一个无比耀眼的,同时也无比危险的聚光灯下。

这盏灯,将照亮他未来的每一步,也将灼烧他敏感的灵魂。

他无法逃离这“重瞳”的注视,正如他无法逃离自己那被历史大手紧紧攥住的命运。

这,便是他人生剧本的第一页。

标题,叫做“不凡”;底色,却是深不可测的忧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