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沉沉地覆盖着阿尔迪亚城。
星光寥落,只有一轮冷月悬于天际,将淡淡银辉撒在古老的石板路上。
城墙之内,贵族的宅邸灯火阑珊,守卫们在巡逻,偶有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而在城郊郁郁葱葱的橡树林中,一座废弃的磨坊里,却燃起了理想的火光。
伊萨克站在磨坊中央,身形高大,面容坚毅。
他的棕发在烛光下泛起微微金色,深邃的目光扫视着聚集在他周围的青年们。
卡琳娜则坐在他身旁,双手环抱膝盖,蓝绿色的眸子带着警觉与希望。
这里的每个人都怀揣同一个秘密:他们渴望改变这个支离破碎、动荡不安的世界。
“诸位,”伊萨克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低沉而坚定,“黑日帝国的理想,不只是我们的梦想。
今日我们在此,是为了点燃希望的火种,让它照亮这片被分裂和仇恨笼罩的土地。”
磨坊内一时安静下来。
来自不同邦国的青年们——有的穿着寒酸,有的衣饰整洁,却都带着同样的渴望。
他们中有铁匠的儿子,有没落贵族之女,也有学者的后裔。
正是这份多样与团结,成为伊萨克与卡琳娜最大的底气。
卡琳娜率先开口,她的声音柔和却不失力量:“这片土地己经被诸侯分割太久。
战争、饥荒、掠夺……百姓没有未来。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新的秩序、新的希望是可能的。”
铁匠之子鲁道夫握紧拳头,“可我们只是少数,怎么能对抗那些强大的领主?
他们有军队,有金库,还有教会的支持。”
伊萨克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团结每一个愿意追随理想的人。
力量,不在于人数,而在于信念。
只要这火种燃烧下去,总有一天会燎原。”
磨坊的门被小心地推开,又一名年轻女子快步走进来,手中捧着一摞羊皮纸。
她名叫米拉,是卡琳娜的好友,也是组织中最早加入的成员之一。
她喘着气,将手中的资料摆在众人面前:“我带来了各邦最近的粮食调配和兵力布置情报。
我们可以从最薄弱的地方下手,先联合那些被压迫、最渴望改变的邦国。”
伊萨克接过羊皮纸,细细翻看。
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与图表,勾勒出整个大陆的权力格局。
他指着一处标记,“看这里,西北的加拉尔邦和南部的维斯特邦,这两处都因为连年战争民生困苦,领主不得民心。
我们可以派人去联络他们,争取他们的支持。”
卡琳娜补充道:“我们还需要得到教会里开明神职人员的帮助。
如果能争取到他们的中立甚至支持,帝国理想才有可能被更多人接受。”
众人纷纷点头,有人提出疑虑:“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领主们不会容忍我们的存在。”
伊萨克目光坚定,“我们不会失败。
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个人的权力,而是为了所有人的未来。
即使我们倒下,也会有人接过火种,让理想继续燃烧。”
夜色更深,磨坊内的讨论愈发热烈。
有人提出动员城市里的工匠和学者;有人建议秘密印刷传单,传播帝国的理念;还有人自愿前往遥远的北境,去说服那些尚未表明态度的部族。
每个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仿佛在这黑暗的夜里,各自心头都燃起了一簇火焰。
卡琳娜低声对伊萨克说:“有时候,我会害怕。
我们是在与整个旧世界为敌。”
伊萨克握住她的手,温柔地笑了笑:“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彼此扶持。
理想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它就会成为现实。”
外头风声渐紧,磨坊的门窗被加固,以防间谍和巡逻兵的发现。
米拉带着几名新成员悄悄溜进来,他们带来了各地青年愿意加入的口信。
伊萨克宣布下一步计划:“明日开始,我们将分头行动。
卡琳娜,你带人去加拉尔邦,我去维斯特邦。
其余人负责情报联络和物资筹备。
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暴露全部身份——我们的安全,关系到帝国的未来。”
众人纷纷起身,郑重地点头。
有人只身一人,有人结伴同行,他们带着各自的任务消失在夜色中。
伊萨克和卡琳娜则留在磨坊,整理资料,规划路线。
他们知道,统一诸邦的道路注定坎坷,充满危险和牺牲,但理想的火种己经点燃,再也无法熄灭。
夜己深,伊萨克走出磨坊,仰望夜空。
月光下,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象征着帝国理想的延续。
卡琳娜在他身旁轻声说道:“我们终将改变世界。”
伊萨克握紧拳头,目光坚毅地望向东方的天际。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和卡琳娜,以及所有志同道合者,己经在黑夜中点燃了理想的火种。
夜风吹过,橡树林沙沙作响,而那团火种,己在无数人的心头熊熊燃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