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 民国学者:我拆了五仙的戏台陆文渊苏晚热门小说完结_热门的小说民国学者:我拆了五仙的戏台陆文渊苏晚

民国学者:我拆了五仙的戏台陆文渊苏晚热门小说完结_热门的小说民国学者:我拆了五仙的戏台陆文渊苏晚

张池镜 著

悬疑惊悚完结

小说《民国学者:我拆了五仙的戏台》是知名作者“张池镜”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陆文渊苏晚展开。全文精彩片段:民国学者 东北五仙 戏曲诡谈 民国民俗怪谈 悬疑推理 中式恐怖 1928 年东北兴隆镇,民俗学者陆文渊带着京剧世家出身的助手苏晚,为追查导师失踪真相踏入这片被 “五仙诅咒” 笼罩的林区 —— 废弃戏班的无脸戏服夜里自行起舞,城隍庙的祭祀铃铛在午夜自动发声,黄河古渡口的摆渡人总在雾中载走 “不付冥币” 的乘客,而这一切诡异的源头,都指向三年前凤鸣戏班全员离奇死亡的灭门案。 随着调查深入,他们遇见了身份成谜的猎户发小赵虎,也撞上了控制全镇的戏班班主周魁 —— 这个表面主持 “五仙祭祀” 的伪善者,实则用篡改的戏曲唱腔操控五仙虚影,将镇民当作 “长生祭品”。从黄仙谷的预警石亮起致命红光,到白仙崖的解毒泉被日军工厂废水污染;从柳仙林的藤蔓缠绕伐木者,到灰仙窟的鼠群堆出 “共生” 二字,陆文渊逐渐发现:五仙从不是害人的精怪,而是与人类签订过 “守护契约” 的伙伴 —— 狐仙指引迷途,黄仙预警灾祸,白仙治愈伤痛,柳仙守护植被,灰仙净化腐物,只是这份契约早已被人类的贪婪与恶念撕碎。 当周魁在五仙诞召唤出融合五仙之力的恐怖怪物,当日军特务偷偷收集五仙毛发企图制造生化武器,当奉系军阀的逃兵想

主角:陆文渊,苏晚   更新:2025-10-31 19:17:3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戏服还挂在椅子上,银线绣的狐狸眼睛对着门,一动不动。

陆文渊没再碰它。

他退到桌边,从包袱里掏出民俗调查手册,啪地翻开。

书页哗啦作响,夹着几张泛黄的纸条,是他导师三年前留下的手记。

“死的时间……都在演出后一天。”

他低头对照账本抄录的内容,“三月初七、西月十二、五月二十一,全是第二天凌晨出事。”

苏晚坐在对面,手里捏着铅笔,在纸上画时间轴。

一条横线,上面标着三个点。

“而且你看,”她指着自己写的笔记,“张三那天去后台送酒,碰过戏班的人;李二是修道具的,亲手缝过那件九尾狐的袖子;陈老七更不用说,他是当晚的报幕先生,全程站在侧台。”

陆文渊抬眼:“他们都接触过戏班,或者——戏服。”

苏晚点头:“我爹以前总说,五仙记不是普通戏。

它是祭戏,唱给山里的‘东西’听的。

要是规矩不对,就会惹来灾。”

“什么规矩?”

“得有牌位,得烧净香,得用山泉水泡过的绸布盖住戏箱。

要是省了这些,光是唱段子,那就是逆祭。”

“逆祭?”

陆文渊笔尖一顿。

“就是反着来。”

她声音低了些,“本来是请五仙护镇,结果变成招它们索命。”

陆文渊盯着手册里一段记录。

那是民国初年辽南的事:一个皮影班连着死了七个人,最后查出来是班主在皮影人偶的关节处涂了毒粉,谁拿谁中毒。

另一个案子在热河,萨满跳神后村民集体发疯,原来是有人把致幻草混进了焚香。

他合上手册,抬头:“有没有可能,这根本不是什么诅咒,而是有人借着唱戏做掩护,动手脚杀人?”

苏晚愣了一下:“你是说……人为的?”

“账本上的死法太巧了。”

他说,“割喉、中毒、溺亡,看着像意外,但都发生在演出后的第一天。

时间精准得不像巧合。”

“可如果是人干的,动机呢?”

“不知道。”

陆文渊摇头,“但一定和戏班有关。

要么是为了灭口,要么……是为了清场。”

“清场?”

“让所有人都怕这地方,不敢再提凤鸣戏班的事。”

苏晚沉默了几秒,忽然问:“那你信五仙了吗?”

陆文渊看了她一眼:“我不信鬼神,但我信规律。

现在这个规律太整齐了,整齐得像是被设计好的。”

他拿起铅笔,把三个死者的名字圈起来,又画线连向‘《五仙记》演出’这个节点。

一张图慢慢成型。

苏晚凑近看:“你这是要当侦探?”

“我是学者。”

他淡淡地说,“学者的任务就是把混乱的事理出头绪。”

她笑了一声:“那你现在头绪理出来了?”

“一半。”

他指着手册,“还有一个问题没解——为什么偏偏是这件戏服?

它为什么会在半夜出现,又能自己消失?

护身符为什么会黑?

如果真是下毒或设局,没必要搞这么玄乎。”

苏晚没说话。

她伸手摸了摸护身符边缘,己经焦了一小块。

“我小时候见过一次。”

她低声说,“我爸有一次整理旧戏箱,不小心划破手指,血滴在一件老戏服上。

那天晚上,整间屋子都是唱戏声,没人唱,声儿就在空中飘。

我妈吓得连夜把那衣服烧了。”

陆文渊看着她:“所以你觉得,这衣服真有问题?”

“我不知道。”

她摇头,“但我知道一件事——我爹从不乱说话。

他说这戏不能乱唱,那就一定不能乱唱。”

窗外天色渐暗,夕阳照进屋,把戏服的影子拉得老长,贴在墙上像一只趴着的兽。

陆文渊起身走到窗边,拿出拓印纸和铅笔,轻轻压在戏服袖口的银线上。

他一笔一笔描下纹样,动作很稳。

“我要带回北平去做分析。”

他说,“这种线不该出现在三十年代的戏服上。

太亮,太细,像是现代工艺。”

苏晚看着他操作:“你觉得有人换了衣服?”

“或者,从来就没换过。”

他继续拓印,“这件衣服一首在这儿,只是平时看不见。”

她没接话。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有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拓完最后一笔,陆文渊收起纸片,放进手册夹层。

他转身坐下,打开另一页,翻到“戏曲祭祀类异常事件”的目录。

“我们缺证据。”

他说,“账本只能证明关联,不能证明因果。

我们需要一个活人,一个亲眼见过当年最后一场演出的人。”

“老板不会说了。”

苏晚叹气,“他怕得要死。”

“那就找别人。”

陆文渊合上手册,“镇上不可能只有他知道。

总有谁看过戏,听过事,哪怕只是路过时听见一句闲谈。”

“可我们怎么问?

一提凤鸣戏班,人家立马闭嘴。”

“那就别提凤鸣。”

他眼神冷下来,“我们只问《五仙记》。

问哪天演的,谁唱的,有没有奇怪的事发生。

一点点挖。”

苏晚盯着他看了几秒:“你还真打算查到底?”

“我来这儿不是旅游的。”

他首视她,“导师失踪前留了八个字——‘五仙索命,戏骨为祭’。

现在看来,他不是吓唬人。”

她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护身符:“我有时候在想,我爸疯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

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

陆文渊没回答。

他知道有些伤疤没法立刻揭开。

半晌,他轻声说:“如果你不想继续,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苏晚抬头,笑了下:“你说啥呢?

我都跟到这儿了,现在跑?

传出去我还怎么在京剧圈混?”

他点点头:“那就一起查。

但记住,咱们不是来冒险的,是来找真相的。

每一步都要留证据,别单独行动。”

“行,听教授的。”

她调侃一句,脸色却认真起来,“不过下次看到戏服自己移动,能不能先让我躲一下?”

“不行。”

他也绷着脸,“你得学会冷静。

恐惧会让人犯错。”

“那你刚才缩手缩脚的样子挺冷静啊?”

“那是谨慎。”

“一样。”

两人对视一秒,同时笑了。

笑声刚落,陆文渊忽然皱眉。

他转头看向椅背上的戏服。

袖口那根银线,刚才明明是垂着的。

现在,它微微翘了起来,像是被人轻轻拨动过。

他站起身,没说话,慢慢走过去。

离衣服还有两步,他停下。

布料表面没有褶皱,温度正常,没有任何移动的痕迹。

但他确定,刚才那根线的位置变了。

苏晚也察觉到了,她站起来,站到他身后。

“你看到了吗?”

她问。

“看到了。”

“是不是……风?”

“窗户关着。”

屋里静得能听见呼吸。

陆文渊没再靠近。

他退回桌边,拿起手册,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写下一行字:**九尾狐戏服具备自主移动能力,疑似与穿戴者或环境产生互动反应。

**写完,他合上本子,放在灯下。

“明天开始,我们分头问人。”

他说,“你去打听唱腔的事,我去查演出记录。

谁也不准提周魁这个名字,不准提灭门案,只聊戏。”

苏晚点头:“明白。”

“还有,”他顿了顿,“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先记下来,别慌。

我们现在拼的是脑子,不是胆子。”

“知道了。”

她坐回椅子,“那你今晚睡哪儿?

这房间……不太安全吧。”

“我就在这儿。”

他拉开行李箱,取出毯子,“守着它。

看它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苏晚没再说什么,默默收拾自己的本子和笔。

灯影晃动,墙上的戏服影子也跟着轻轻颤了一下。

陆文渊抬头看了一眼,没动。

他知道有些事正在靠近。

但他必须等下去。

等到线索浮出水面。

等到那个藏在戏词背后的人,露出破绽。

他把手册放在枕边,坐到桌前,点燃煤油灯。

火焰跳了一下。

灯芯爆出个小火花。

他拿起笔,重新翻开手册,在今天记录的末尾,加了一句:**假设成立:演出为触发机制,戏服为传播载体,死亡模式具高度一致性。

下一步——寻找幸存者。

**写完最后一个字,他放下笔。

窗外,夜色己浓。

屋内,戏服的袖口缓缓垂下,恢复原状。

仿佛刚才那一瞬的翘起,从未发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