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先前围着袁家兄弟的年轻人们也挤了过来。
"嚯!真是大家伙!"
"咋没开膛啊?"
"你懂啥!看看这皮毛,一点伤都没有!这张皮子少说值两百!"
"不能吧?马鹿皮不是最多一百吗?"
"带刀伤枪眼的当然不值钱,这种完好无损的才稀罕!"
"大春哥,这马鹿,你们从哪里打来的啊?"
"大春哥,这玩意儿精得很,你们咋逮着的?给说说呗。"
"大春哥,传授两招呗,我们都拜你为师!"
这也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
冬天打大猎物,要么下套子,要么放狗追。
可这两种法子都会伤着皮毛。
大伙儿实在想不通,他们是怎么毫发无损地逮到这两只大货的。
还一大一小,买一送一?
"别别别,拜什么师啊。"王大春被夸得直挠头,"就是运气好,跟着老大捡了个便宜。"
这话一出,四周突然安静了。
一种诡异的气氛在人群中蔓延。
王大春本意是说碰巧遇到被困的小马鹿,捡了个现成。
这确实是实话。
为着低调,他还少说了半截——母鹿可是夏东青用飞石索活捉的!
那一手绝活他眼馋了一路。
可落在旁人耳朵里,这话就变了味儿。
你袁家兄弟不是说我们猎熊是捡便宜吗?
好!
这次我们承认又是捡便宜!
可连续两天捡到大便宜,这可能吗?
什么叫打脸?
这就是打脸!!
还是啪啪响的那种!!
有人偷偷看向后头的袁家兄弟。
果然,那俩人的脸黑得像锅底。
"哼!"
袁田一甩袖子,拽着弟弟扭头就走。
那背影怎么看都像是落荒而逃。
王大春一脸茫然。
因为父辈的恩怨,他们和袁家向来不对付。
上次碰面还是昨天看他们打猎回来。
这咋突然就甩脸子了?
想不通索性不想了。
王大春向来瞧不上袁家兄弟那副趾高气扬的德性。
夏东青眼中精光一闪。
从村民们的反应和袁家兄弟的表现,他大概猜到了七八分。
上辈子这哥俩就是这个德行。
谁家比他们强,他们就眼红谁。
搁在后世,这就是典型的仇富心理!
懒得跟他们一般见识,这种小人还不配他费心思。
等有机会随手收拾了就是。
夏家院子里。
李小娟看着儿子扛回来的大猎物,愣了好一会儿。
她知道儿子今天跟大春去山上打猎。
原以为带那么多陷阱是去抓灰鼠子。
哪曾想竟扛回来这么两个大家伙!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李小娟没参加过大型围猎。
可从小听长辈们念叨,也知道这种大猎物有多难逮。
尤其在这冰天雪地里,就算养了猎狗的人家都不乐意去招惹。
不为别的,太费狗了!
这大雪封山的,人走路都打滑,狗更容易摔跤。
可这些大牲口却能如履平地。
特别是积雪深的地方,狗一头扎进去连脑袋都看不见。
猎物却能踏雪无痕!
再厉害的猎手碰几次壁也就死心了。
山里那么多好打的,何必跟这大牲口较劲?
既费工夫,搞不好还得折条狗。
太不划算了!
“妈,晚上包点鹿肉饺子吧。”夏东青拎着小马鹿的后腿晃了晃,那肉质纹理比所谓的黑猪肉还要漂亮!
因为年纪小,小马鹿的肉没成年鹿那么柴。
但是。
特别嫩!
配上大白菜包饺子、馄饨,那叫一个绝!
“成。”
儿子想吃,当娘的哪能不同意?
正好她也馋这口了。
一旁的王大春眼睛一亮。
“我去拿酸菜和辣椒!”
“不用了大春,我这儿都有......”
话没说完,这憨货已经翻墙跑了。
不一会儿,周秀琴端着一大盆酸菜进来。
后面跟着小海和晓婷。
见到夏东青,周秀琴有些不好意思:“我家大春就知道吃,也不害臊。”
李小娟接过酸菜:“秀琴你别这么说,孩子嘴馋正常,我家这个一回来就嚷嚷要吃鹿肉饺子。”
“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正想让东青去叫你,这下省事了。”
“等你家男人下工,过来喝两盅。”
“这俩小子不知从哪儿弄来两只大鹿,咱们两家分着吃,趁新鲜做了,冻久了就糟践了......”
两个女人聊得热火朝天,夏东青听得头都大了。
赶紧溜到一边,把厨房留给她们。
院子里。
小海、晓婷和子梅三个小家伙围着马鹿又怕又好奇。
他们见过鹿肉,可整只的鹿还是头回见。
“小海啊小海,亏你还是哥哥,晓婷子梅年纪小不敢摸就算了。”
“你都十几岁了,胆子咋跟仓鼠似的?”
“过来看,这是牙,这是眼睛......”
王大春还在那逗弟弟。
可看小海滴溜溜转的眼珠子,就知道这小子鬼精着呢。
“大春子啊大春子,就因为你老这么逗他,以后小海说话才没人信......”
夏东青暗自吐槽时,院门突然被敲响。
接着传来个熟悉的声音:“家里有人吗?”
夏东青觉得耳熟,一时却想不起是谁。
走到院门口一看,是个穿着土布棉袄棉裤,戴着狗皮帽子的矮个男子,双手揣在袖子里。
“哎哟,朱爷,快请进。”夏东青连忙把人让进来。
朱有财,名字秀气,却是村里的老猎户。
可惜命不好,老婆孩子早逝,就剩他孤零零一个。
村里人都说他年轻时杀孽太重,老天爷让他绝后。
加上性格孤僻,独来独往,村里年轻人都怕他。
这一世,朱有财跟夏家没什么交情。
可上辈子,他曾救过落难的夏东青。
这份恩情,夏东青记了一辈子!
后来他发迹后想报恩,找到时只剩个荒草丛生的小坟包。
夏东青不是善人,但讲究恩怨分明。
“朱爷!”王大春见老人进来,赶紧起身打招呼。
夏东青也让几个孩子叫人。
“别别别,不用这样。”朱有财显得很拘束。
寒暄过后。
“东青,你爹在家吗?”朱有财对夏东青的热情有些不适应。
“不在,不过我娘在。”
夏东青没请人进屋,而是让大春搬来长条凳坐在院里。
又倒了杯热茶。
这不是怠慢。按规矩,家里只有女人时,除非是亲戚或女客,否则就算请人家也不会进屋。
有些讲究的老人连院子都不愿进。
“哎呀,朱爷您来了。”
李小娟和周秀琴一起从厨房出来。
朱有财立刻起身,显得很谦卑。
李小娟心善,一看就知道对方有事相求。
她爽快地说:"朱爷,咱们乡里乡亲的,有啥事您直说。"
"能帮上忙的我们一定帮!"
李小娟不知道儿子心思,话说得留了三分余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