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他被赵云生擒或斩杀,江东基业将毁于一旦。
此刻,吕蒙已无路可逃。
眼见亲兵殆尽,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
“天不助我!”
吕蒙欲自尽,却被一名士兵拦腰抱住。
转眼间,他被五花大绑,再无反抗之力。
“我抓住吕蒙了!”
“我抓住吕蒙了!”
“投降!”
“投降!”
未及一炷香,吕蒙便被押至赵云面前。
“将军,你我本是盟友,为何突袭我荆州?”赵云望着被绳索紧缚的吕蒙,神情平静如水。
吕蒙虽受制于人,却仍昂首冷声道:“既已兵败,只求一死!”
“背盟之人,也配求死?”
赵云冷哼一声,挥手道:“押入大牢!”
待左右上前,他又问道:“吕蒙麾下兵卒可尽数擒获?”
部下点头禀报战况。
赵云抬头望天,急令道:“速提吕蒙亲兵数人,本将要亲自讯问!”
他深知吕蒙乃东吴死士,严刑逼供亦无用处。
四年前,孙权见刘备据有益州,便欲索回荆州。
然而刘备岂肯归还?当即搪塞道:“待我取下凉州,自当奉还。”
孙权大怒,遂命吕蒙偷袭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吕蒙善用攻心之计,暗中笼络策反,手段高明。
其策反对象不仅限于守将,更广布耳目。仅凭两封劝降信,长沙、桂阳便相继归顺。
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初时坚守,经吕蒙亲至劝诱,终亦投降。
足见其谋略之深。
当时荆州未露颓势,三郡却望风而降,显是吕蒙早已布局。
此等人物,审之无益。
赵云自有盘算——
先查吕蒙往来书信,再提审其亲兵,反复核对求证。
不久,他得知孙权亲率大军来袭,江东精锐尽出,只为围攻关羽。
关羽威震华夏,确令孙权忌惮。
赵云细加探查,多方印证,终确认消息无误。
“好!孙权既来,必叫他有来无回!”
他凝视地图,苦思歼敌之策,目光忽而定格一处——
“浔阳江……”
指尖缓缓移向二圣山,眼底锋芒骤现。
此地虽非必经之路,却是行军最快的捷径。
夺取荆州后,孙权必然担忧夜长梦多,定会选择二圣山这条路线,在此设伏正是良机。
赵云身经百战,心中早已有了判断。
此刻孙权尚不知晓,吕蒙已被赵云生擒。
随后,赵云派出一名心腹向孙权传递假消息。
浔阳江畔
孙权率众将士登陆。
赵云的心腹迅速赶到孙权面前。
此人跟随赵云多年,机敏过人。
孙权阅信后未起疑心。
他对吕蒙的能力深信不疑。
何况关羽主力不在,荆州无险可守。
偷袭必成!
看完书信,孙权放声大笑:"荆州已是囊中之物!"
众将纷纷奉承,孙权又道:"今得荆州,但公安傅士仁、南郡糜芳两处该如何收复?"
话音未落,虞翻出列道:"不需一兵一箭,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定能说服傅士仁来降!"
孙权笑问:"仲翔有何妙计能让傅士仁归顺?"
虞翻答:"我与傅士仁自 好,若以利害相劝,他必降东吴!"
孙权大喜,命虞翻率五百精兵先行赶往公安,自己则亲率大军直取荆州。
"荆州,终入我手!"
二圣山
赵云耐心驻守于此。
三万兵马已沿路布防。
能否重创孙权大军,全看这三万降卒是否听令。
麾下可用之将寥寥无几,有实战经验的将领多被关羽带走。
面对这三万降卒,赵云心中并无十足把握。
但既已生擒吕蒙,此战已稳赚不亏。
眼下只待扩大战果。
斥候不断传回最新情报。
赵云捋须沉思,仔细研判军情。
孙权正急速行军。
他对荆州志在必得,片刻不愿耽搁。
东吴的疆域极为有限,浙闽沿海尚属山越蛮夷之地,唯有长江中下游这片弹丸之地可称王化。在荆州收复、孙权称帝后,魏、吴、蜀三国的版图格局才最终形成。而在刘备掌控荆益二州时,其势力范围仅次于曹魏。
长江自四川奔腾至湖北,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江面或狭窄或曲折,处处皆是天险。但自湖北以下,江面骤然开阔。若占据上游,则长江天险便与下游共享,顺流而下势如破竹,顷刻间便可威胁下游腹地。
对蜀汉而言,失去荆州尚可依托地形封闭的四川盆地割据一方,却丧失了与曹魏抗衡的战略支点;对曹魏而言,夺取荆州便能俯瞰长江,进而吞并东吴、进军西川;而对东吴来说,荆州地处长江上游,失去此地则国本动摇。
这个道理,孙权心知肚明。
吕蒙更是反复剖析其中利害。
然而更深层的危机在于:一旦孙权对刘备动手,联盟破裂后刘备必然报复。届时两国相争,莫说立国根基,只会陷入慢性死亡的绝境,终将被曹魏逐步蚕食。
倘若鲁肃在世,定会将这番道理向孙权剖析透彻——与其觊觎荆州,不如先洗刷"合肥战神"的耻辱名号。
"孙权登陆了!"
赵云眼中精光乍现,嘴角扬起讥诮的弧度:"早闻张辽八百精兵便能震慑江东,今日倒要会会这些江东子弟!"
孙权率军疾行,意图速取荆州要地。
行至二圣山时,忽见火光冲天。
不祥预感瞬间攫住孙权心神。
"有埋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