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凉书阁 > > 梧桐山下(苏杭林晚)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_完结小说梧桐山下苏杭林晚
其它小说连载
《梧桐山下》中的人物苏杭林晚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女生生活,“章路”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梧桐山下》内容概括:由知名作家“章路”创作,《梧桐山下》的主要角色为林晚,苏杭,江辰,属于女生生活,大女主,婚恋小说,情节紧张刺激,本站无广告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413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8 19:22:22。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梧桐山下
主角:苏杭,林晚 更新:2025-10-18 21:46:5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晚收拾好最后一件行李,直起腰来,环顾这个她住了两年的家。客厅的落地窗外,
梧桐山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那是她和周慕言当初选择这里的原因——他说要陪她在每个周末爬山看日出。如今,
朝阳依旧,看日出的人却散了。没有争吵,没有撕扯,只是在某个寻常的傍晚,
周慕言镇定地说:“林晚,我们之间从一开始就没有爱情。”尽管林晚早已做好心理准备,
当亲耳听到这句话从枕边人的口中说出时,依然令她胃里一阵翻江倒海。此时,
她才恍然意识到,原来只有面包的生活,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离婚协议安静地躺在茶几上,
她已经签好了字。打包好的纸箱堆满了半个客厅,像她此刻的心,被回忆分割成一块一块,
贴上标签,等待搬运。林晚走到窗前,望着远处朦胧的山影,忽然想起大学即将毕业那年,
她二十二岁,仍对未来充满希冀。1 初遇:樱花与诗的年纪林晚第一次遇见苏杭,
是在文学院的樱花诗会上。大四那年春天,校园里的樱花盛开如云。
文学院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樱花诗会,林晚被室友拉去凑热闹。她本不是文艺青年,
那天却鬼使神差地穿了一条淡粉色的长裙,竟意外地与樱花相衬。
苏杭站在樱花树下朗诵自己的诗,白衬衫被风吹得微微鼓起。他的声音清澈干净,
花落尽的时节/遇见一个如你一般的人/不谈论爱情/只对视一眼/便知晓彼此灵魂的重量。
”林晚站在人群外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那一刻,一片樱花恰好落在她的肩头,
苏杭抬眼望来,与她目光相接。后来苏杭说,就是那一瞬间,他决定要认识她。
他们的恋爱像所有校园爱情一样纯粹而热烈。苏杭会为她在清晨采摘带着露水的野花,
会在图书馆陪她复习到闭馆,会在她生日时召集整个乐队在女生宿舍楼下为她唱自己写的歌。
林晚以为这就是爱情的全部模样——浪漫、炽热、不顾一切。毕业前夕,
苏杭拿到了A市一家杂志社的录用通知,而林晚的父母早已在家乡为她安排好了稳定的工作。
“晚晚,跟我去A市吧。”苏杭握着她的手,眼睛里有星星在闪烁,
“我们可以租一个小房子,你找工作,我写诗,周末就去后海划船,
去胡同里找最地道的小吃。”林晚几乎要点头了,如果不是母亲那通电话。“晚晚,
爸爸住院了。”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医生说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你毕业后快点回来吧。
”她挂掉电话,看着眼前满怀期待的苏杭,突然意识到,生活从来不只是诗和远方。
那天的告别没有樱花,只有初夏闷热的雨。苏杭说:“等我三年,
我在A市站稳脚跟就回来接你。”林晚摇头:“别许下做不到的承诺。”火车开动时,
她没有回头,怕一回头就会后悔。雨滴打在车窗上,像极了樱花凋零的样子。
2 现实:面包与花的选择回到家乡小城,林晚进入了一家单位。日子平静如水,
公司、医院、家,三点一线。父亲的手术很成功,但需要长期休养。家里的积蓄所剩无几,
林晚的工资成了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在医院陪护父亲期间,她认识了周慕言。
周慕言是主治医师的学弟,来医院交流学习。他比林晚大五岁,成熟稳重,
是那种会在雨天记得带伞,约会永远准时的男人。
他追求林晚的方式也极其踏实——帮她联系更好的专家为父亲复查,
在她加班时去医院帮忙照顾父亲,在她母亲抱恙时第一时间赶到家里送药。“林晚,
我们都是成年人,”周慕言求婚时说,“我知道你不是那种只相信风花雪月的小女孩。
我们可以组建一个家庭,互相扶持,共同面对生活。我不敢保证给你惊天动地的爱情,
但我会给你一个安稳的家。”彼时林晚刚经历了同事的排挤和工作的不顺,
看着周慕言真诚的眼睛,她点了点头。没有心动,只是合适。像两艘在风雨中相遇的船,
决定并肩航行。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安稳。只是有些夜晚,林晚从梦中醒来,
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会有一种不真实感。他们的对话也越来越局限,
无非就是今天的菜价、明日的天气和父母的体检报告。一天晚上,
林晚无意中提起想辞去工作,开一家小书店。周慕言放下手机,
推了推眼镜:“为什么突然有这种想法?你现在的工作很稳定,收入也过得去。
开书店风险太大,不适合你。”“我只是觉得,每天面对那些文件和会议,有点枯燥。
”林晚轻声说。“工作不都是这样吗?”周慕言语气平和,“过日子要务实一点,
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只会让你更累。”林晚不再说话。她想起大学时,
那个曾经对她说“你应该去写诗,你眼里有光”的男孩。如今,她眼里的光,
大概早已熄灭了。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晚渐渐习惯了婚姻生活的节奏。
她学会了不再提及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学会了在周慕言面前只谈论柴米油盐,
学会了把那个曾经爱读诗写字的自己深深埋藏。直到那个周末,她在整理书房时,
无意中发现了周慕言旧手机里的聊天记录。那个她以为不解风情、只懂务实的丈夫,
却在和一个年轻女孩热聊。言语间的浪漫和俏皮,是他们之间从未有过的。“今天路过花店,
看到一束很配你的向日葵,就买下来了。可惜不能亲自送给你。”“你讲的那个笑话,
我笑了一整天。你怎么这么可爱?”“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我已经开始期待了。
”林晚一条一条地翻阅着,手止不住颤抖。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周慕言——风趣、幽默、充满热情。那天晚上,周慕言回家时,
林晚正坐在客厅里等他。她把手机放在茶几上,平静地问:“所以你是觉得,
我们之间没有激情了,对吗?”周慕言愣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往常的镇定。他没有否认,
也没有辩解,只是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林晚,我们之间从一开始就没有爱情,只是合适。
我以为这样就够了,直到最近我发现,我也渴望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他的坦诚像一把刀,
精准刺穿了林晚最后的防线。她点点头,随后整理好思绪,起身开始收拾行李。没有争吵,
没有眼泪,更没有歇斯底里。周慕言在门口拦住她:“我们可以试着挽回,尝试婚姻咨询,
或者要个孩子...”“不必了,”林晚轻声打断他,“我们都值得真正想要的生活。
”她拖着行李箱走出那个精致却冰冷的家,夜色中的小城格外安静。路过一家花店,
橱窗里摆着一束盛开的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盘在路灯下泛着温暖的光。林晚停下脚步,
想起他们聊天记录里的那句话:“今天路过花店,看到一束很配你的向日葵,就买下来了。
”原来他不是不懂浪漫,只是他的浪漫从不属于她。她继续向前走,没有回头。
路边的梧桐树叶在夜风中沙沙作响,像是为她的离去送行。这一刻,她突然明白了,
选择面包并没有错,错的是以为只要有了面包就可以不要玫瑰。而更可悲的是,
那个给你面包的人,其实心里也藏着送给别人的花。夜风吹散了她的头发,林晚深吸一口气,
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她租了一套小公寓,开始了离婚后的新生活。只是偶尔,
林晚会想起苏杭,想起青春年少时的自己。
3 重逢:旧梦与伤的觉醒省城的秋天来得比小城早许多。林晚裹紧风衣,
站在文化中心门口,看着银杏叶一片片旋转着落下,在地上铺成金色的地毯。
这是她离婚后的第三年。三十岁的林晚,终于在公司站稳了脚跟。这次论坛,
是她主动要求参加的,为了可以短暂逃离那个熟悉的小城,逃离那些无处不在的回忆。
论坛设在文化中心的报告厅里。林晚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翻开会议手册,
心不在焉地浏览着议程。她并没有注意到台下嘉宾席那个熟悉的身影,
直到主持人念出那个名字:“下面有请著名诗人、文化评论人苏杭老师上台发言。
”林晚猛地抬头。台上那个穿着深灰色西装的男人,正从容不迫地调整着话筒的高度。
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却未曾磨灭那份独特的气质。他的眼角有了细纹,
头发剪得比以前短,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笑起来时依然带着几分少年般的羞涩。“大家好,
我是苏杭。”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比记忆中多了几分沉稳。林晚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指甲深深陷进掌心。她看着他侃侃而谈,听着那些关于文学、关于创作的见解,
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的樱花诗会。如梦似幻。一别八年之久。论坛结束后,
人群缓缓向出口移动。林晚低着头,紧跟大部队,希望能在人潮中悄然离去。“林晚?
”那个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僵在原地。转过身,看到苏杭就在不远处,
眼睛里是掩饰不住的惊讶和喜悦。“真的是你。”他快步走过来,在她面前站定,
“我刚才在台上好像看见你了,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林晚张了张嘴,
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好久不见。”最后,她勉强挤出一句。
他们去了文化中心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午后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
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杭告诉她,他在A市结了婚,又离了,没有孩子。
现在回到省城,在一家文化公司做内容总监。“你呢?”他问,眼神里有小心翼翼的探询。
“一样。”林晚仅仅用两个字就总结了这些年的经历,
将那些辗转难眠的夜晚、那些自我怀疑的时刻、那些在深夜独自舔舐伤口的不堪一笑而过。
苏杭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搅动着咖啡,眼底却在不经意间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所以你自由了。”他轻声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她的某种确认。接下来的三个月,
像是青春的续集,又像是平行时空里的另一种可能。苏杭开始频繁地来到小城。每个周末,
他都会开车过来,带林晚去他们曾经想去而没能去的地方,做他们曾经约定要一起做的事。
他们在凌晨四点起床,开车去郊外的山顶看日出。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他们身上时,
苏杭握住她的手,轻声说:“迟到了八年的日出,但还是等到了。”他们去海边,
在沙滩上放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的瞬间,苏杭低头吻了她。
那个吻带着海风的咸味和烟花的硫磺气息,恍惚间,林晚仿佛回到了二十二岁。
他们会在深夜的街头分享同一副耳机,听那些大学时代最爱的老歌。苏杭还会为她写诗,
虽然他说自己已经很久不写诗了。“只有你,能让我重新变成诗人。”他说。
林晚几乎要相信,命运真的给了她第二次机会。那些被生活磨平的棱角,
似乎正在一点点重新生长,那些已经熄灭的热情,仿佛又开始在心底闪烁。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