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凉书阁 > > 自古帝王多薄凉(沈清如赵珩)最新热门小说_完结小说自古帝王多薄凉(沈清如赵珩)
言情小说连载
《自古帝王多薄凉》是网络作者“青烟纸柔”创作的古代,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沈清如赵珩,详情概述:专为书荒朋友们带来的《自古帝王多薄凉,奈何我独照》主要是描写赵珩,沈清如,苏传书之间一系列的故事,作者青烟纸柔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沉浸在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中。自古帝王多薄凉,奈何我独照
主角:沈清如,赵珩 更新:2025-07-24 09:37:23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阶下书,掌中雪永安二十七年的雪下得比往年早,
我抱着那册泛黄的《春秋》站在承明殿外,靴底早已冻得发麻。殿内暖炉烧得正旺,
隐约能听见太子赵珩的笑声,混着女子清浅的语调,像淬了蜜的针,细细密密扎进心口。
"阿绾,你说孤若是能一直这样看你抄书,倒也不错。""殿下说笑了,
"那声音温得像初春融雪,"臣妾只盼殿下早日得偿所愿。"我缩了缩冻僵的手指,
书脊上的墨迹被体温焐得发潮。三年前从流放地把赵珩接回来时,他连御寒的棉衣都没有,
是我把偷偷藏的炭火塞进他怀里,告诉他"殿下,史书里写着的真龙天子,
从来都不是冻死的"。那时他攥着我的手腕,指节泛白,眼里的光比雪还亮:"苏传书,
若孤有朝一日重回东宫,定让你凤冠霞帔,再不用捧这些冰冷的书简。"如今他真的回来了,
带着那位据说在流放路上救过他的沈清如。姑娘家生得极美,眉宇间总带着股淡淡的愁绪,
像极了话本里写的白月光,连走路都轻得像踩在云絮上。"苏姑娘,殿下让您进去呢。
"内侍的声音打断我的怔忪,语气里的怠慢藏都藏不住。我掀帘而入,
暖气流裹着龙涎香扑面而来,沈清如正坐在赵珩身侧,
手里捧着的正是我昨夜熬夜誊抄的兵法注解。看见我进来,她慌忙起身,
鬓边的珍珠步摇轻轻晃动:"苏姑娘来了,殿下正说你的字越发好了。"赵珩没看我,
目光落在沈清如发间:"仔细些,别让珠钗划了书页。"他伸手替她将碎发别到耳后,
指尖的温度仿佛还停留在三年前攥着我手腕的时候。"殿下,北疆急报。
"我把冻得发僵的手藏在袖中,将密函呈上。那是我托人从边关九死一生带回来的军情,
上面还沾着未干的血渍。赵珩接过密函,随手放在案上,
却先拿起我带来的《春秋》:"清如说想看这个,你把注解再誊抄一份,字写小些,
她眼睛不好。"沈清如立刻露出愧疚的神色:"殿下,还是不必了,
苏姑娘想必很忙......""无妨。"赵珩终于抬眼看我,眸子里的暖意全褪成了冰,
"传书,这点事你还是做得来的吧?"我垂下眼睑,遮住眼底翻涌的涩意:"是,
奴婢这就去办。"转身时,听见沈清如轻声问:"殿下,
苏姑娘......真是您说的那个,在流放地陪您吃苦的姑娘吗?""嗯。
"赵珩的声音听不出情绪,"不过是个识文断字的侍女罢了。"殿门在身后合上,
寒风卷着雪沫子扑在脸上,我才发现自己的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原来那些在雪地里共享的半个窝头,那些在破庙里就着月光读的兵法,
那些"定不负你"的誓言,到头来,只换来一句"识文断字的侍女"。回到偏殿时,
烛火已经燃了半截。我铺开宣纸,狼毫蘸墨时才发现手抖得厉害。窗外的雪越下越大,
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现在的雪,还是三年前流放路上,落在赵珩单薄肩头的那一场。
2 旧伤疤,新泪痕抄到后半夜,指尖终于冻得握不住笔。我呵了口热气,
看见宣纸上晕开的墨团,忽然想起沈清如那双总是带着水汽的眼睛。她确实该被疼惜的。
听说她是罪臣之女,被没入教坊司时,是赵珩用半幅身家把她赎出来的。不像我,
苏家世代忠良,父亲是前太子太傅,就算家道中落,我也从未做过伺候人的活计。
可赵珩需要的,从来都不是能与他并肩看江山的人。"传书姐姐,沈姑娘咳得厉害,
殿下让您去煎药。"小内侍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我捏着冻裂的指尖起身,药炉在厨房角落积了层灰。沈清如的风寒是昨日去梅林赏雪染上的,
赵珩当即就罚了跟着伺候的宫女,说她们没照顾好姑娘。可谁还记得,三年前在流放路上,
我为了给他找御寒的草药,在雪地里摔断了腿,躺了整整半月,
他也只是背过身说"别死在我前头,还得靠你识字呢"。药香袅袅升起时,
听见厨房外传来细碎的说话声。"听说了吗?陛下有意立二皇子为储,
咱们这位废太子能不能坐稳东宫还不一定呢。""那沈姑娘还巴巴地凑上来?我看呐,
还是苏姑娘聪明,跟着殿下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如今却连个名分都不要......""嘘!
小声点!殿下最不喜别人拿苏姑娘和沈姑娘比,上次有个太监多说了句,
就被杖责三十扔去守皇陵了。"药汤煮沸的咕嘟声里,我把火拨得更旺。名分?
我曾以为自己要的是这个,可当赵珩在朝堂上为了沈清如顶撞御史,
说"清如于孤有再造之恩,谁敢动她,先问孤的剑"时,我才明白,我真正想要的,
是他眼里那点独属于我的位置,哪怕只是恨,也好过如今的视而不见。端着药碗回承明殿时,
正撞见赵珩亲自给沈清如披上狐裘。那件白狐裘是我用父亲留下的玉佩换来的,
当初他冻得浑身发紫,我哄他说"等开春了就有新衣服",他却把裘皮裹在我身上:"传书,
你比孤金贵。""殿下,药好了。"我把碗递过去,瓷碗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
沈清如接过药碗,却不小心烫到了手,药汁洒在她素色的衣袖上。
赵珩立刻抓住她的手吹了又吹,抬头时,眼里的怒火几乎要将我烧成灰烬:"苏传书!
你是故意的?""奴婢不是......""够了!"他打断我,声音冷得像淬了冰,
"清如若是有半点差池,孤定不饶你!"沈清如连忙拉住他的衣袖:"殿下息怒,
是我自己不小心......""你就是太心软。"赵珩扶着她坐下,目光扫过我时,
像在看一件碍眼的东西,"罚你去跪殿外,什么时候想明白错在哪了,什么时候再起来。
"雪还在下,落在我单薄的肩头,很快就积了薄薄一层。殿门紧闭着,
里面的暖意和笑语一丝丝渗出来,却暖不了膝盖下的冻土。不知跪了多久,意识渐渐模糊。
恍惚中,好像又回到了流放路上的那个寒夜,赵珩把我冻僵的脚揣进他怀里,
低声说:"传书,等孤回去,就让你做孤的太子妃。这天下,有孤的一半,就有你的一半。
"那时的星星很亮,亮得让我以为,只要跟着他走,总能走到春暖花开的地方。3 朱砂痣,
蚊子血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偏殿的床榻上。小宫女正用热帕子敷我的额头,见我睁眼,
惊喜地叫出声:"苏姑娘,您醒了!""我睡了多久?"喉咙干得发疼。"一天一夜了。
"小宫女眼眶红红的,"殿下......殿下来看过您一次,见您没醒就走了。
"我扯了扯嘴角,想笑却笑不出来。也是,沈清如的风寒还没好,
他哪有功夫管一个犯错的侍女。挣扎着起身,才发现膝盖上敷着上好的伤药,
是太医院专供的那种。心里刚泛起一丝暖意,就听见外面传来沈清如的声音:"殿下,
苏姑娘身子刚好,那些抄写的活计,不如让旁人代劳吧?""不必。
"赵珩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她是孤的人,这点本分还是要尽的。"我的心沉了下去,
原来这点伤药,也不过是主人对仆役的施舍。接下来的日子,赵珩对我的态度越发冷淡。
他会陪沈清如在月下赏花,会为她亲手描眉,会把她随口说的一句话记在心上,
却连看我的眼神都带着不耐。有一次,沈清如随口说想看江南的春色,
赵珩竟立刻让人在宫中仿造了江南园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连池子里的锦鲤都是从江南千里迢迢运过来的。我站在假山下,
看着赵珩牵着沈清如的手走过曲桥,她的笑靥比池中的荷花还要娇艳。忽然想起,
去年我生辰时,他只随口说了句"传书,辛苦你了",连块生辰糕都没有。"苏姑娘,
这是您要的边关地图。"侍卫把一卷羊皮地图递给我,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军的布防。
这是我托人花了三个月才绘制完成的,是赵珩夺回兵权的关键。我抱着地图去找赵珩,
却在殿门口听见沈清如的声音:"殿下,苏姑娘好像对您......""你想多了。
"赵珩的声音带着安抚,"她不过是孤养熟的狗,再忠心,也只是条狗罢了。"那一瞬间,
我手里的地图"啪"地掉在地上。原来在他心里,我竟是这样的存在。那些同生共死的岁月,
那些刻骨铭心的誓言,终究抵不过一个"白月光"的回眸一笑。赵珩和沈清如闻声出来,
看见地上的地图,赵珩的脸色沉了沉:"苏传书,你又在胡闹什么?"我没有捡地图,
只是看着他,一字一句地问:"殿下,三年前在流放地,您说过的话,还算数吗?
"他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过去的胡话,有什么好提的。""胡话?"我笑了,
眼泪却不争气地掉下来,"原来'凤冠霞帔'是胡话,'天下分你一半'是胡话,
'太子妃之位'也是胡话?"沈清如脸色发白,拉着我的衣袖:"苏姑娘,你别激动,
殿下他......""你闭嘴!"我甩开她的手,目光死死盯着赵珩,
"我苏传书不是你的狗!当初若不是我散尽苏家残余势力帮你铺路,
你以为你能这么轻易回到东宫?若不是我替你挡下那杯毒酒,你早就成了乱葬岗的孤魂!
赵珩,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赵珩的脸色铁青,扬手就给了我一巴掌。
清脆的巴掌声在寂静的庭院里回荡,震得我耳朵嗡嗡作响。"苏传书,别忘了你的身份!
"他的声音冷得像冰,"孤能给你体面,就能让你身败名裂!"我捂着火辣辣的脸颊,
看着他眼中毫不掩饰的厌恶,忽然觉得很累。累得不想再争,不想再等,
不想再抱着那些早已褪色的回忆苟活。"是,奴婢僭越了。"我弯腰捡起地上的地图,
转身时,听见沈清如低低的啜泣声,和赵珩温柔的安抚。原来白月光永远是白月光,
而我这个陪他走过泥泞的朱砂痣,终究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4 刀光寒,
情意绝北疆战事吃紧,赵珩奉命出征。临走前,他把沈清如托付给我:"传书,
孤不在的日子,你要好生照看清如。""奴婢遵命。"我低着头,不敢看他。他顿了顿,
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转身离开。我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宫门口,心里空荡荡的,
像被掏空了一块。赵珩走后,沈清如却并没有安分。她借着赵珩的名义,频繁接触朝中大臣,
甚至偷偷与二皇子书信往来。那些信件,都被我悄悄截了下来。看着信上暧昧不清的字句,
我的手止不住地发抖。原来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白月光,心里打的竟是这样的算盘。
我把信件收好,犹豫着要不要告诉赵珩。可一想到他临行前看沈清如的眼神,
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他信她,就像当初信我一样。直到有一天,沈清如趁着我不在,
竟想偷偷打开我保管的兵防图。幸好被我及时撞见,她惊慌失措,手里的烛台打翻在地图上,
火苗瞬间窜了起来。"沈姑娘,你这是做什么?"我扑过去灭火,手背被烧伤也顾不上。
沈清如看着烧得残缺的地图,忽然笑了,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苏传书,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