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凉书阁 > > 苏瑾苏瑾(社区网格员的酱菜摊)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社区网格员的酱菜摊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都市小说连载
小说《社区网格员的酱菜摊》“苏瑾不做怪蜀黍”的作品之一,苏瑾苏瑾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全文精彩选节:故事主线围绕苏瑾不做怪蜀黍展开的现实情感小说《社区网格员的酱菜摊》,由知名作家“苏瑾不做怪蜀黍”执笔,情节跌宕起伏,本站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6846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7-24 06:25:14。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社区网格员的酱菜摊
主角:苏瑾 更新:2025-07-24 06:36:25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李红梅把最后一份《社区通知》塞进 3 单元 201 的门缝时,
裤腰上的传呼机又响了。不是新式的智能手机,是社区统一发的老式传呼机,
绿荧荧的屏幕上显示着 “张大妈家漏水”,后面跟着个大大的感叹号。“知道了知道了,
这就来。” 她对着传呼机嘟囔,手指在布满老茧的掌心蹭了蹭。四十出头的人,
在幸福里社区当网格员,一干就是八年,每天的生活就像小区门口的陀螺,
被各种家长里短抽得团团转。张大妈家在 5 楼,老式居民楼没电梯,
李红梅爬到三楼就喘得厉害,手撑着膝盖歇了半分钟。楼梯间堆着各家的杂物,
王大爷的废品筐占了半级台阶,赵姐家的小孩在墙上画的涂鸦还没擦掉,
空气里飘着炒菜的油烟味,混杂着楼下早点摊的油条香。“红梅啊,你可来了!
” 张大妈敞着门,头发乱得像鸡窝,指着厨房地上的水洼,“你看这漏的!
楼下王老师都找上门了,说天花板在滴水!”李红梅蹲下来摸了摸地板,水是温的,
带着点洗洁精的香味:“大妈,您家热水器是不是坏了?我看看。”老式电热水器挂在墙上,
锈迹斑斑的外壳上贴着三年前的检修标签。李红梅踮着脚掀开盖子,
里面的加热管上结着厚厚的水垢,像层黄泥巴:“得换了,这玩意儿用太久不安全。
”“换一个得多少钱啊?” 张大妈的脸瞬间垮下来,
“我这退休金刚够吃药的……”“我帮您问问社区的维修队,他们有合作的厂家,能便宜点。
” 李红梅掏出小本本记下来,笔尖在纸页上划出沙沙的声响,“您先把总闸关了,别触电。
”刚走出张大妈家,传呼机又响了 ——“1 号楼王大爷的狗又咬了人”。
李红梅叹了口气,往 1 号楼走,心里盘算着中午得赶回家给女儿做午饭,
昨天答应她今天做可乐鸡翅。李红梅的家在社区后面的老家属院,60 平米的两居室,
墙皮有些地方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的水泥。丈夫周建军是货运司机,常年跑周边县城,
今天难得在家,正蹲在地上修电风扇。“回来了?中午吃啥?” 周建军抬头,
额头上沾着灰,笑起来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做可乐鸡翅,婷婷昨天念叨半天了。
” 李红梅系上围裙进了厨房,打开冰箱,里面整齐地码着菜 —— 白菜、土豆、鸡蛋,
还有一小袋鸡翅,是昨天特意去菜市场抢的特价。她的刀工是跟婆婆学的,快而稳,
鸡翅在案板上被切成两半,骨缝里的血丝被冲洗得干干净净。热油下锅,鸡翅煎得金黄,
再倒上可乐,咕嘟咕嘟煮着,甜香很快弥漫了整个屋子。女儿周婷婷背着书包从里屋出来,
鼻尖嗅了嗅:“妈,好香啊!今天能多吃两个不?”“吃吧吃吧,不够妈再给你买。
” 李红梅笑着捏了捏女儿的脸,婷婷上高二,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是成绩中等,
总说想考本地的师范学院,不用离家太远。吃饭时,
周建军突然说:“队里最近有个去省城的活儿,跑半年,能多挣两万块。
”李红梅的筷子顿了顿:“那你得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婷婷马上要模考了……”“挣钱要紧啊。” 周建军扒着饭,“婷婷的学费、你的社保,
哪样不要钱?”婷婷没说话,默默把一块鸡翅夹给李红梅:“妈,你吃。
”李红梅的心里有点酸,却没再说什么 —— 她的工资每个月两千八,扣掉社保,
剩下的刚够买菜钱,家里的大头全靠周建军跑运输。下午去社区上班,路过菜市场,
李红梅拐进去买了十斤黄瓜。最近黄瓜便宜,五毛钱一斤,她打算做些黄瓜酱菜,
坛子里的上次做的已经吃完了,周建军最爱就着粥吃。她做酱菜的手艺是祖传的,
外婆传妈妈,妈妈传她。黄瓜要选顶花带刺的,切成条,用盐腌出水分,
再拌上酱油、醋、糖、蒜末,密封在玻璃罐里,三天就能吃,脆生生的,带点微辣。
幸福里社区每月有次便民集市,就在小区中心的空地上,
居民们可以摆摊卖些自家种的菜、做的手工。李红梅本来没打算参加,
直到张大妈提着一罐子她做的黄瓜酱菜找到社区办公室。“红梅啊,你这酱菜做得太好吃了!
我家老头子一顿能就着吃两碗粥!” 张大妈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明天集市,
你摆个摊呗?肯定好卖!”“我这哪行啊,就是自己家吃的。” 李红梅摆摆手,脸有点红。
“咋不行?我都帮你占好位置了!” 张大妈不由分说,拉着她就往集市走。第二天一早,
李红梅抱着忐忑的心情,把家里的玻璃罐都搬了出来 —— 除了黄瓜酱菜,
还有萝卜干、糖醋蒜,都是她趁着晚上婷婷睡了做的。周建军不放心,
特意请假帮她搭了个小桌子,铺上台布,还写了个牌子:“红梅酱菜,5 块钱一小罐”。
刚开始没人问,李红梅坐在小马扎上,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
旁边卖鞋垫的刘婶笑着说:“红梅,你这酱菜闻着就香,吆喝两声啊!”李红梅张了张嘴,
没好意思出声。正尴尬着,昨天被王大爷的狗咬伤的小姑娘跑过来,她妈妈跟在后面,
脸上还带着点怒气。“阿姨,你这酱菜能尝吗?” 小姑娘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能!
能!” 李红梅赶紧打开一罐黄瓜酱菜,用牙签叉了一块递过去。小姑娘咬了一口,
眼睛瞪得圆圆的:“妈!好吃!比超市买的好吃!”她妈妈半信半疑地尝了尝,
眉头瞬间舒展开:“确实不错,口感脆,不齁咸。给我来两罐黄瓜的,两罐萝卜干。
”第一单生意成了,李红梅的信心顿时上来了。后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是社区的邻居,
你一罐我一罐,不到中午,十几罐酱菜就卖光了,手里攥着六十多块钱,手心都出汗了。
“红梅啊,你这手艺可以啊!” 张大妈凑过来看,“明天再做些,我帮你吆喝!
”李红梅看着手里的钱,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或许,这酱菜真能做点文章?晚上吃饭时,
李红梅把集市上的事跟周建军说了,还数着手里的零钱:“你看,一上午就卖了六十多,
要是多做点,说不定能补贴家用。”周建军的眉头却皱了起来:“你当网格员好好的,
折腾这个干啥?又累又赚不了几个钱,别耽误了正事。”“我就是利用下班时间做,
不耽误上班。” 李红梅有点不高兴,“婷婷的辅导费下个月就该交了,你跑长途那么辛苦,
我能多挣点是点。”“我说不行就不行!” 周建军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一个女人家抛头露面摆摊,像啥样子?让人笑话!”婷婷放下筷子:“爸,
妈做的酱菜真的很好吃,同学妈妈都问在哪买的呢。”“小孩子懂啥!
” 周建军瞪了女儿一眼,把碗重重放在桌上,“我明天就去队里报名跑省城,
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李红梅没再说话,默默收拾着碗筷,心里堵得慌。
她知道周建军是为了这个家,但她也想做点什么,不想总伸手要钱。夜里,
周建军翻来覆去睡不着,李红梅知道他心里也在打鼓。黑暗中,她轻轻说:“建军,
我就试一个月,要是不行,我就不做了,行不?”周建军沉默了半天,
叹了口气:“别太累了,注意身体。”李红梅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黑暗中,
她攥紧了丈夫的手,粗糙的掌心带着老茧,却让她觉得踏实。有了周建军的默许,
李红梅像是打了鸡血。她利用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开始批量做酱菜。
菜市场的王老板听说她要做酱菜卖,特意给她留着最新鲜的黄瓜和萝卜,还按批发价算。
社区办公室的同事们也帮着宣传,小李把她的酱菜拍了照片发在社区群里,
立刻有人接龙预订。李红梅买了十几个玻璃罐,都是超市打折时抢的,洗干净后用开水烫过,
消毒得干干净净。第一次做这么多,李红梅忙到半夜。周建军睡醒了,看到厨房还亮着灯,
默默走过去,帮她递罐子、盖盖子。“你咋醒了?” 李红梅的眼眶有点热。
“帮你快点弄完,早点睡。” 周建军的声音有点闷,“明天我休息,陪你去集市。
”李红梅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原来他不是真的反对,只是嘴硬。第二次集市,
李红梅的酱菜种类多了不少,除了原来的三样,还加了豆角和洋姜,
都是她试验了好几次才定下的口味。周建军推着三轮车,把桌子、罐子一股脑搬上去,
还特意买了个小喇叭,录了段吆喝:“红梅酱菜,自家做的,干净卫生,5 块钱一罐!
”路过的人都被逗笑了,生意比上次还好,不到中午就卖光了,挣了两百多块。
周建军数着钱,嘴角忍不住往上扬:“没想到这玩意儿这么好卖。”“那是,
也不看是谁做的。” 李红梅有点得意。旁边卖水果的老王凑过来说:“红梅啊,
你这酱菜光在集市卖可惜了,我认识开小超市的朋友,要不要问问?
”李红梅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真的?能行吗?”“试试呗,不试咋知道。
” 老王拍着胸脯,“我明天就帮你问问!”老王的朋友开的超市在隔壁小区,不大,
但生意挺好。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姓赵,听老王说李红梅的酱菜卖得好,
就让她送几罐样品过去。李红梅特意选了最受欢迎的黄瓜和萝卜干,装在干净的罐子里,
还用红绳系了个蝴蝶结,看着挺喜庆。周建军陪她一起去的,
路上反复叮嘱:“要是人家看不上,咱也别灰心,就当多认识个人。
”赵老板尝了口黄瓜酱菜,眼睛亮了:“不错啊,口感脆,酸甜度刚好,
比那些大品牌的有家常味。这样吧,你先给我送五十罐,每种都来点,卖得好再续。
”李红梅和周建军都愣住了,没想到这么顺利。赵老板笑着说:“现在的人就爱吃点家常味,
你这酱菜干净,用料实在,肯定好卖。”从超市出来,周建军骑着三轮车,一路哼着小曲,
比中了奖还高兴:“我就说我媳妇厉害吧!”李红梅坐在后面,抱着空罐子,
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为了赶订单,她请了两天年假,周建军也请了假帮忙。
两人从早忙到晚,菜市场的王老板特意留了最新鲜的菜,
张大妈和刘婶也来帮忙洗黄瓜、切萝卜,说说笑笑的,像过节一样。装罐的时候,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