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幕泾昂”的倾心著幕泾昂穗子是小说中的主内容概括:1 染缸边的童年青石板路上的水渍还没七岁的林穗子已经踩着木趴在染坊的窗台上看父亲搅靛大缸里的蓝像块化不开的父亲手里的木桨划过漾开的涟漪泛着银亮的像撒了把碎星穗把那捆白布递过父亲的粗布褂子后背洇着在靛蓝色的雾气像块没染透的穗子踮着脚够到墙角的布布角擦过她的鼻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染坊的后院堆着成垛的蓼蓝母亲总在草垛旁择竹篮里的豇豆垂下...
主角:幕泾昂,穗子 更新:2025-07-20 18:12:25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染缸边的童年青石板路上的水渍还没干,七岁的林穗子已经踩着木凳,
趴在染坊的窗台上看父亲搅靛蓝。大缸里的蓝像块化不开的夜,父亲手里的木桨划过时,
漾开的涟漪泛着银亮的光,像撒了把碎星星。"穗子,把那捆白布递过来。
"父亲的粗布褂子后背洇着汗,在靛蓝色的雾气里,像块没染透的棉。
穗子踮着脚够到墙角的布捆,布角擦过她的鼻尖,带着阳光晒过的暖香。
染坊的后院堆着成垛的蓼蓝草。母亲总在草垛旁择菜,竹篮里的豇豆垂下来,
绿得像根根棉线。"别碰那口缸,"她用围裙擦着穗子沾了草屑的脸,"你姥姥说,
染缸里住着蓝精灵,专偷不乖的丫头。"穗子却趁母亲转身时,偷偷摸了把缸沿的蓝浆,
指腹立刻被染成了深海的颜色,好几天都洗不掉。夜里的染坊总在唱歌。
靛蓝发酵的气泡"咕嘟"声,木桨碰撞缸壁的"咚咚"声,还有父亲哼的不成调的谣曲,
混在一起像支蓝调子的催眠曲。穗子躺在阁楼的小床上,听着楼下的动静,
数着天花板上的蓝渍——那是去年漏雨时染的,形状像只展翅的鸟。九岁那年,
父亲在搅缸时栽了进去。等被街坊捞上来时,他的指甲缝里还嵌着靛蓝,
像攥着把没撒完的星星。母亲把染缸盖了块厚木板,上面压着块青石板,
说"让蓝精灵睡个好觉"。可穗子总听见木板下传来"咕嘟"声,
她觉得父亲是被蓝精灵请去做客了,说不定正坐在气泡上,看着她在院里追蝴蝶。
2 针线筐里的月光母亲把染坊改成了裁缝铺。临街的窗台上摆着台蝴蝶牌缝纫机,
踏板上的木纹被踩出浅窝,像穗子小时候画的波浪线。每天放学后,
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缝纫机上油,齿轮咬合的"咔嗒"声里,母亲正在给新布料锁边,
线头飘在空中,像根根透明的线。"这针脚歪得能跑老鼠。
"母亲把穗子缝坏的手帕扔回筐里,竹筐碰撞的声响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
穗子咬着线头重新穿针,月光透过木格窗落在布面上,她的影子趴在布料上,像只打盹的猫。
有次给镇中学的女生做校服,母亲让穗子锁袖口。她的手指被针扎得全是小孔,
血珠滴在白布上,像朵朵细小的红梅花。母亲看见了,没骂她,只是把她的手按在温水里,
"当年你姥姥教我时,扎破的手可不止这些"。水面上的血晕开,慢慢变成淡粉色,
像晚霞浸在了水里。裁缝铺的墙角立着块穿衣镜,是母亲从旧货市场淘来的。
镜框上的描金已经掉了大半,却能照出人的影子。穗子总在没人时站到镜前,
把碎布头拼在身上比划,想象自己穿着新衣裳的样子。有次母亲撞见了,
笑着说"等你考上县里的高中,妈给你做件蓝印花布的裙子"。中考前的那个梅雨季节,
缝纫机的皮带断了。母亲冒雨去供销社买新皮带,回来时裤脚淌着水,
怀里的皮带却裹在油纸里,一点没湿。"你看这雨,多像染缸里的水。"她把皮带装上,
踩下踏板时,"咔嗒"声混着雨声,像支二重唱。穗子突然觉得,那些被针扎破的手指,
被骂过的歪针脚,都像雨丝一样,在时光里织成了张温柔的网。
3 铁轨边的蓝县高中的宿舍在铁轨旁。夜里的火车驶过,床板会跟着轻轻晃,
像躺在母亲的缝纫机上。穗子的枕头下藏着块蓝印花布,是临走时母亲塞给她的,
说"想家了就闻闻,有染坊的味儿"。她报了美术班。画室的石膏像总在火车经过时落灰,
穗子的画板上却总画着蓝——深蓝的夜空,浅蓝的铁轨,还有块被风吹起的蓝印花布,
边角缠着根棉线,像系着个没说出口的牵挂。"你这蓝用得真特别。
"美术老师捏着她的画纸,镜片后的眼睛亮了,"像有故事。"穗子没说话,
只是想起父亲搅缸时的背影,母亲踩缝纫机的侧脸,还有染坊窗台上那只蓝渍的鸟。
高二那年,母亲来学校看她。她穿着件新做的靛蓝褂子,袖口滚着圈白边,
像穗子画里的铁轨。"镇上的李婶说,美术生能考服装设计。"她从布包里掏出双布鞋,
鞋面上绣着朵蓼蓝花,针脚有些歪,"我照着旧图样绣的,你姥姥以前总绣这个。
"送母亲去车站时,火车刚好进站。汽笛声震得人耳朵疼,母亲把布鞋往穗子怀里塞,
"别学我守着个小铺子,你得飞出去"。她的白发被风吹得贴在脸上,像朵开败的蓼蓝花。
火车开动时,穗子看见母亲还站在月台上,靛蓝色的身影越来越小,像块被风吹走的染布。
4 画布上的年轮美院的染织车间有面巨大的玻璃窗。穗子总在傍晚时站在窗前,
看夕阳把染缸里的蓝染成金红。她的毕业设计选了"传统靛蓝染",导师说"太冷门",
可当她把从家里带来的蓼蓝草放进染缸时,看见气泡在蓝浆里升起,突然觉得父亲就在旁边,
正笑着看她搅桨。她在布上绣年轮。用靛蓝的深浅变化,绣出父亲在世时的染坊,
母亲改的裁缝铺,还有自己在铁轨边的宿舍。最外层的年轮里,藏着只展翅的鸟,
翅膀上的纹路,是缝纫机的齿轮形状。答辩那天,母亲特意坐火车来。
她穿着穗子设计的靛蓝连衣裙,领口处绣着圈细小的齿轮,像串会转的年轮。"这布的蓝,
比你爸染的还匀。"她摸着裙摆的褶皱,眼里的光比聚光灯还亮。毕业后,
穗子在城里开了家工作室。临街的橱窗里挂着她设计的蓝印花布衣裳,
角落摆着台老式缝纫机,是母亲让她搬来的。有次接待位法国设计师,
对方指着衣裳上的年轮图案,用生硬的中文说"这蓝里有时间的味道"。穗子突然想家了。
她踩着缝纫机给母亲做件新褂子,针脚走得又稳又匀,像沿着年轮的纹路在走。
窗外的霓虹灯亮了,映在布料的蓝上,像染缸里漾开的星子。她知道,
那些青石板路上的童年,针线筐里的月光,铁轨边的眺望,都不是束缚她的线,
而是让她飞得更高的棉——根根都系着家的温度,在时光里,织成了最坚韧的年轮。
5 染坊里的新声三十岁那年,穗子回了趟老家。染坊的旧址已经改成了文创园,
只有后院的蓼蓝草还在长,是母亲每年都来种的。她在原来的位置摆了口新染缸,搅桨时,
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咔嗒"声——母亲正踩着那台蝴蝶牌缝纫机,
给游客缝蓝印花布的小荷包。"你看这丫头,"母亲举着个绣了鸟的荷包,
"跟你小时候一样,盯着染缸不走。"穿碎花裙的小姑娘伸手要摸蓝浆,穗子赶紧拉住她,
像当年母亲拉着自己,"这蓝精灵啊,只喜欢乖孩子"。傍晚的阳光斜照进染坊,
把三个人的影子投在白布上,像幅流动的蓝印花布。母亲踩着缝纫机,"咔嗒"声里,
穗子教小姑娘认蓼蓝草,而缸里的靛蓝正泛着银亮的光,像父亲当年撒下的星星,
一颗接一颗,在时光的年轮里,永远亮着。
6 蓝印花布上的密码文创园的染坊成了老街的新地标。穗子在墙上挂了块巨大的蓝印花布,
上面用镂空的花纹拼出"光阴"两个字,阳光透过花纹照在地上,像撒了把会变魔术的蓝豆。
周末来学染布的孩子越来越多。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总蹲在染缸边,看靛蓝在白布上晕开,
像在研究什么秘密。"林老师,为什么蓝色会变深呀?"她的指甲缝里沾着蓝浆,
笑起来露出颗小虎牙。穗子教孩子们做"时光蓝布"。把当天的日期、天气绣在染好的布角,
再卷成筒塞进玻璃罐。"等明年打开,"她指着罐口的蓝丝带,"你们会发现,
阳光把颜色酿成了故事。"小姑娘把自己的玻璃罐藏在染缸后面,说"要让蓝精灵先看"。
母亲的缝纫机旁多了个竹筐,里面堆着孩子们绣坏的布片。
她总在傍晚时把这些碎片拼成杯垫,针脚歪歪扭扭的,却缀满了小小的太阳、月亮和星星。
"你姥姥以前就这么做,"她捏着枚布制的星星,"说碎布拼起来,就是块完整的天。
"法国设计师又来了。这次他带了支纪录片团队,镜头对着染缸里旋转的蓝,
对着母亲踩缝纫机的脚,对着穗子教孩子扎染的手。"这些蓝里有呼吸,
"他举着块刚染好的布,对着光看,"像老树在年轮里唱歌。"拍摄间隙,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