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业七年初。
洛阳,紫薇宫,乾阳殿。
“高句丽王高元,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戌,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亦不来朝。
朕欲举百万之众伐之,诸卿议之。”
隋帝杨广头戴冕冠,身着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
他面色威严,目光扫视下方众臣。
黄门侍郎裴矩出列,向隋帝杨广行了一礼后,朗声道:“高句丽者,周封箕子之国,亦属汉地诸侯。
如今不服王化,理应举兵伐之。”
左翊卫大將军宇文述亦迈步出列,向隋帝杨广拱手一礼。
“启禀陛下,刚才裴大人所言有理,老臣愿率军首捣平壤,灭其国,毁其宗庙,擒高句丽王高元那厮于殿前谢罪。”
随着宇文述的声音落下,殿前文武众臣争相出列,纷纷首言讨伐高句丽。
在御座的左侧,有三个身着莽服的小孩儿正并肩而立。
他们都是隋帝杨广的孙子,年龄各不相同,分别是十一岁的燕王杨倓、十岁的越王杨侗以及九岁的代王杨侑。
隋帝杨广共有两个嫡子,他们都是由萧皇后所生,分别是长子晋王杨昭和次子齐王杨暕。
然而,在杨昭获封太子后,齐王杨暕却心怀不轨,野心勃勃,企图效仿杨广的所作所为。
只可惜他行事不够缜密,最终还是被杨广察觉到了他的意图。
杨广对此大为震怒,毫不犹豫地废除了杨暕的王位,并将他圈禁在自己的身边,以防他再生事端。
大业二年,元德太子杨昭病故。
杨昭的离世让杨广深感痛心,同时也让他意识到皇位继承人的问题。
在慎重考虑后,杨广决定将元德太子杨昭的三个幼子杨倓、杨侗和杨侑带在身边亲自抚养。
或许是出于对嫡子杨昭的想念,又或许是希望这三个孩子能够继承杨昭的品德和才华,并从中选出合适的继承人。
乾阳殿中,群臣激昂,讨伐高句丽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然而,在这喧闹的场景中,有一个人却显得格外格格不入——那便是站在龙椅左侧的代王杨侑。
杨侑,一个年仅九岁的孩童,他那胖乎乎的小脸上,此刻却写满了绝望之色。
他那双原本清澈明亮的眼睛,此刻也变得黯淡无光,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生气。
其实,杨侑的身体里,居住着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
他对这隋末这段历史了如指掌,深知隋朝看似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强大无比。
但随着三征高句丽的失败,这个庞大的帝国将会如大厦倾颓一般轰然倒塌。
而历史上的杨侑,他的下场更是悲惨无比。
先是被李渊立为皇帝,成为了权臣手中的傀儡。
后来又被逼迫禅位,失去了皇位和尊严。
最后,甚至还没等他长大成年,就莫名其妙地死去,死因成谜。
一想到这些,杨侑心中的绝望愈发浓烈,他不禁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深深的焦虑和恐惧。
不行!
我应该做点什么。
…………“圣人,臣有话要说。”
一道稚嫩的童音在御座的左侧响起。
乾阳殿里瞬间一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拢过去。
杨侑一路小跑,气喘吁吁的来到御座之前,学着大臣们的样子,向隋帝杨广端端正正行了一礼。
看着下面一板一眼行礼的皇孙杨侑,隋帝杨广神色微怔,目光中流露着疑惑之色。
“侑儿,何事?”
他问道。
代王杨侑?
殿上众臣的目光聚焦到了杨侑那小小的身影上,不明所以。
但是不妨碍他们想着:这是在上朝,小孩捣什么乱,圣人太过纵容他了。
御座左侧的燕王杨倓和越王杨侗兄弟俩个也是一脸的懵圈,三弟这是要做什么?
“回禀圣人,臣有话要问殿上诸位大人,可否?”
杨侑胖乎乎、圆滚滚,扬着小脸,满是期待之色。
隋帝杨广眉角轻扬,饶有兴趣的说道:“朕准了。”
“谢圣人!”
杨侑再次向隋帝杨广行了一礼后。
他转过身,面对殿上众臣。
杨侑的目光,首先落到了左翊卫大將军宇文述的身上。
他是圣人的五位辅政大臣之一,执掌军政。
“宇文大將军,本王有话问你。”
稚嫩的童音充满了威严。
“殿下请说!”
宇文述向杨侑拱手一礼。
他心中虽然觉得圣人不该陪小孩子胡闹,但是,面上却也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本王想问的是,宇文大將军可知高句丽坚城几座?
兵有几何?
地貌如何?
存粮多寡?
请大將军回答本王。”
随着杨侑的话音落下,隋帝杨广微微愣神,目光中流露出震惊和思索之色。
宇文述就像遇到了鬼一样,瞪大了双眼,张了张嘴,最后,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高勾丽撮而小国,谁会去了解那些,碾压过去就是了。
杨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把目光落向了裴矩的身上,“裴大人,本王也有话要问你。”
裴矩心神一凛,在宇文述被问得张口结舌就能看得出,这个代王杨侑虽然年龄不过九岁,却也不是好应付的。
“殿下请说!”
他端端正正的向杨侑拱手一揖。
“裴大人可听说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句俗语。”
“老臣知晓。”
“那好。
本王再问裴大人,假设我大隋乘兵百万,全力攻取高句丽。
如果北方突厥人趁虚而入,引兵来攻。
裴大人可有应对之策?”
“这……这个么……”裴矩手捻胡须,差一点,拔下了那么二三根。
“嗯——老臣认为……”“呵呵——”杨侑打断了裴矩的话音,冷笑道:“裴大人可是要说,去年突厥启民可汗己经来朝臣服,又有义成公主远嫁突厥为后,突厥人不足为虑?”
裴矩嘴巴微张,眼睛瞪的溜圆。
你咋把我想说的说出来了呢?
活见鬼了!
杨侑冷哼一声,“朝廷大事,在祀与戎,岂能轻忽!
义成公主殿下真的能左右突厥人的想法吗?
本王看——不尽然。
别和本王说什么突厥人己经臣服,没有狼子野心?”
裴矩一不小心,將胡子拔下了那么二三根,疼得他眼角抽搐。
杨侑目光扫视殿上众臣,朗声道:“还有谁能回答本王的问题?”
乾阳殿上鸦雀无声,众大臣们低着头,震惊之余,也在暗暗思索杨侑的话……宇文述这时回过神来,心中暗恼,居傲的开口说道:“代王殿下,我大隋乘兵百万,小小高句丽如螳臂当车,横推过去就是了,不必多虑?”
杨侑转过目光,盯着宇文述,冷声道:“高句丽百姓69万户,常备兵30万。
战时,能动员60万以上。
而且高句丽盛产铁矿,不但兵甲齐全,更有具装重骑兵上万。
其境内大河两条,坚城数座。
宇文大將军,你还认为能够轻松推平高句丽吗?”
哗——30万常备兵,能动员士兵60万以上。
这高句丽有点强啊!
殿上的大臣们都面色动容,全然没了先前的淡淡然之色,也包括御座之上的隋帝杨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