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其它小说 > 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

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

喜欢菜葵的旺达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喜欢菜葵的旺达”的其它小《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作品已完主人公:苏城小李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2020年6我攥着3000块钱在苏城的老巷子里找到那间小砖房瓦片上的青苔还沾着晨推开一股混着霉味的旧空气扑面而墙皮斑驳得能看见里面的红地面是坑洼的水泥但我蹲下来摸了摸墙竟觉得踏实——这是我在这座陌生城市的第一个第二天清我沿着巷子走到巷口的砂纸工厂机器的轰鸣声已经裹着机油味飘了出门口的保安看我是新来指了指二楼:“仓库的张主管在上面等” 二楼仓库...

主角:苏城,小李大   更新:2025-10-31 13:30:0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2020年6月,我攥着3000块钱在苏城的老巷子里找到那间小砖房时,

瓦片上的青苔还沾着晨露。推开门,一股混着霉味的旧空气扑面而来,

墙皮斑驳得能看见里面的红砖,地面是坑洼的水泥地,但我蹲下来摸了摸墙角,

竟觉得踏实——这是我在这座陌生城市的第一个家。第二天清晨,

我沿着巷子走到巷口的砂纸工厂时,机器的轰鸣声已经裹着机油味飘了出来。

门口的保安看我是新来的,指了指二楼:“仓库的张主管在上面等你。

” 二楼仓库比我想象的宽敞,货架从地面堆到天花板,

每一层都码着印着不同颜色标记的砂纸盒,张主管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手上沾着点木屑,

他拿起两个盒子递到我面前:“红色是80目,粗砂,用来磨金属;蓝色120目,细砂,

磨木头的,可别搞混了。” 他说话时带着苏城本地的软口音,边说边带我走货架,

手指划过盒子上的型号,“1楼的小李和王姐负责印砂、装盒,

他们把装好的箱子用电梯运上来,你就按颜色归位,重的箱子别硬搬,喊小李下来搭把手。

”7月的苏城已经热得发闷,仓库里没有空调,只有两台吊扇慢悠悠转着。

我每天7点20出门,巷口的早点摊总飘着手抓饼的香气,5块钱一个,加个鸡蛋和里脊肉,

咬一口烫得直哈气,却能暖到胃里。7点28分,手指按在指纹打卡机上,“滴滴”一声响,

像是给一天的生活按下了开始键。中午12点,食堂的队伍排得很长,两荤一素,米饭管够。

我常和1楼装盒的小李大哥坐一起,他比我大10岁,老家在安灰,

总把自己碗里的红烧肉夹给我:“你年纪小,多吃点,搬箱子费力气。” 下午5点下班,

要是不加班,我就回小砖房打王者陪玩——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没想到我玩射手时走位稳,

打野能控龙,再加上说话声音软,不少客人愿意点我。

有次一个姐姐打完游戏给我发了20块红包,说“弟弟打得好,买瓶水喝”,

我攥着手机笑了半天,觉得晚上的时间也没白费。就这样到了2021年1月,

新年第一天工厂全员放假。我一个人在小砖房里,早上没起床,中午点了份小龙虾外卖,

红色的虾壳堆了满桌,辣得我直冒汗,却觉得有点孤单。晚上又点了鲍鱼饭,打开盒子时,

浓郁的酱汁味飘满了小房子,这是我来苏城后第一次花100多块点外卖,吃的时候想着,

等存够钱,一定要带爸妈来尝尝。2021年4月底,发完工资后,

我算了算银行卡余额——8w。这个数字让我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好几分钟,

从去年6月到现在,除了500块房租和每天5块钱的手抓饼,我几乎没花过别的钱,

中饭晚饭在工厂吃,陪玩的钱也都存了下来。那天心情格外好,下班没直接回家,

而是往前面的镇子走。镇子上的炸鸡店刚出锅的香辣炸鸡冒着热气,我点了一份,

坐在窗边吃,外皮酥脆,肉汁满溢,配着冰可乐,觉得浑身都松快了。吃完路过一家彩票店,

门面不大,玻璃上贴着“刮刮乐最高中100w”的海报。我本来不想买,觉得是浪费钱,

但脚却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老板是个中年大叔,抬头问我:“小伙子,要哪种?

” 我随便指了一张10块钱的,他递过来时还笑着说:“祝你中大奖啊。

”我站在店门口刮,手指捏着刮刮乐的边缘,一开始刮出“谢谢”,

心里还想着“果然没运气”,可接着往下刮,

“恭喜您获得200000元”几个字慢慢露出来。我以为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再刮一遍,

还是那几个字。大叔凑过来看了看,眼睛一下子亮了:“哎哟!小伙子,你中了头奖啊!

” 我脑子“嗡”的一声,手里的刮刮乐差点掉在地上,耳朵里全是自己的心跳声,

连谢谢都忘了说,攥着刮刮乐就往回跑。第二天我特意请了假,

揣着身份证和刮刮乐去兑奖大厅。工作人员核对信息时,我手心全是汗,生怕出什么差错。

等拿到税后16w的现金时,我手都在抖,去银行存的时候,

柜台小姐姐笑着说:“小伙子运气真好啊。” 看着银行卡里24w的余额,

我坐在银行门口的台阶上,突然觉得眼眶发热——我从来没想过,16岁的我能有这么多钱。

5月份的一天,之前常点我陪玩的一个客人给我推荐了一个软件,说“能赚钱”。

我下载下来一看,界面乱七八糟的,全是看不懂的曲线和数字,百度了才知道是炒股软件。

我赶紧卸载,又下载了官方的同花顺,开通账户时,拍身份证拍了好几次才通过,

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一开始我不敢多投,只放了1w进去,

选了一只名字叫“XX科技”的股票——就因为觉得名字好听。结果第二天一睁眼,

打开软件一看,1w只剩4000多了。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心脏像被攥紧了,

差点哭出来。但我又不服气,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亏了,于是开始认真学炒股。从那天起,

我晚上不做陪玩了,坐在小砖房的桌子前,开着台灯看财经新闻。

央视财经的报道我每天必看,B站上的炒股UP主讲均线、K线,我记了满满两本笔记,

上面画着各种颜色的线条,标着“MACD金叉买入”“均线多头排列看涨”。

我还加了一个炒股交流群,里面的网友会分享经验,有次我问“新能y股能不能买”,

一个大哥给我发了好几篇政策解读,说“国家支持新能y,长期肯定涨”。8月15号那天,

我休息,早上8点就坐在桌子前等开盘。我之前研究了很久的一只新能源股,

开盘就涨了5%,我盯着手机屏幕,手心全是汗。到了中午,涨幅到了10%,

下午直接涨停了。我咬了咬牙,点了“卖出”,刷新页面时,余额显示500231元。

我反复数了好几遍,确认是50w,突然跳了起来,小砖房的空间小,

差点碰到桌子上的水杯。我第一时间给家里打了电话,妈妈接起电话,我声音都在抖:“妈,

我给家里寄10w块钱。” 妈妈一下子慌了,问我钱哪来的,

我赶紧说“之前买彩票中了20w,扣完税16w,现在存了10w给你们寄回去”,

没敢说炒股的事——我怕他们担心。妈妈在电话那头哽咽着说:“你在外面别太累,

别乱花钱,照顾好自己。” 挂了电话,我坐在床边哭了,觉得这么久的辛苦终于没白费。

9月份,我拿着辞职报告去找张主管。他看了报告,惊讶地问我:“小伙子,

你干活这么踏实,怎么突然要走?” 我挠了挠头,说“想试试别的事”。他没多问,

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笔记本递给我:“这是我记的仓库管理笔记,你拿着,不管去哪,

都好好干。” 收拾东西的时候,小李大哥过来送了我一瓶冰红茶:“以后常联系,

要是混好了,别忘了带带我。”走出工厂的时候,苏城的阳光有点刺眼,

我回头看了一眼那栋熟悉的三层小楼,心里有点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从2020年6月到2021年9月,这座城市给了我太多——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小砖房,

一份踏实的工作,一次意外的惊喜,还有一段跌跌撞撞却让我成长的炒股经历。

我攥了攥手里的笔记本,觉得16岁的人生,好像才刚刚开始。

搬进1200块一个月的1室1厅时,我特意选了个带阳台的户型。

阳光透过白纱帘洒在地板上,比之前的小砖房亮堂太多,

我把炒股用的笔记本摊在客厅的小桌上,

阳台堆着刚搬来的行李——那台陪我做过王者陪玩的旧电脑、装着工厂工服的箱子,

还有一沓厚厚的炒股笔记。当时我以为,靠着股市里的30w,总能再赚更多,可没想到,

接下来的大半年,股市给我上了最狠的一课。辞职后的头两个月,

我几乎把自己关在了出租屋里。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坐在电脑前,眼睛盯着K线图,

手指不停刷新财经新闻,连外卖都只点能送到门口的。一开始还算顺利,

跟着群里的“王哥”买了一只光伏股,三天涨了8%,我卖掉时还跟王哥炫耀:“哥,

你这眼光真准!” 可没等我高兴几天,麻烦就来了。10月底的一个早上,

我刚开盘就补了5w块进那只光f股——前一天晚上看新闻说国家要加大光f补贴,

我觉得肯定能涨。结果9点半一开盘,股价直接跳水,屏幕上的绿色数字像瀑布一样往下掉。

我慌了,赶紧给王哥发消息,他半天没回,等回复过来时,股价已经跌了12%。

“行业突发监管,我也被套了。” 看着这句话,我盯着屏幕里的余额,

40多w变成了40w,手心的汗把鼠标都浸湿了。那之后,

我像着了魔一样想把亏的钱赚回来。晚上熬夜看各种炒股教程,

B站上的“均线战法”“量价分析”看了一遍又一遍,笔记本上画满了红红绿绿的线条,

连梦里都在算K线。12月的苏城特别冷,出租屋的暖气不太热,我裹着被子坐在电脑前,

喝着冷掉的速溶咖啡,看着一只医药股从盈利5千跌到亏损3w,终于忍不住点了“清仓”。

按下确认键的那一刻,我趴在桌子上,耳朵里全是电脑风扇的嗡嗡声,

突然觉得特别无力——原来钱不是那么好赚的,之前的30w,不过是运气。

2022年新年那天,我没点外卖,煮了碗速冻饺子,打开手机看银行卡余额:40w。

从40多w到40w,四个月时间,我熬了无数个夜,掉了好几斤肉,却只换来一场空。

饺子煮烂了,我吃着没味道的馅,突然想通了:靠股市“赌”未来,迟早会输光。那天晚上,

我把炒股软件文件夹拖进了回收站,盯着阳台堆着的空箱子,第一次认真想:除了炒股,

我还能做什么?决定做电商时,我连“营业执照”怎么办理都不知道。大年初八,

我带着小李大哥沟通好了去了政务服务大厅,排了两个小时队,

工作人员问我“经营范围”,我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我还没想好卖什么。

最后只能含糊地填了“日用百货销售”,拿着刚打印出来的营业执照,站在大厅门口,

看着来往的人,心里既慌又有点期待。一开始我想走“捷径”,在网上找了个“代运营”,

对方说“交8000块,保证月销过万”。我咬咬牙转了钱,

结果对方只给我上架了几个模糊的商品图,就再也联系不上了。8000块打了水漂,

我坐在电脑前,看着店铺里空荡荡的页面,差点把鼠标摔了。后来才知道,

那些所谓的“代运营”,大多是骗子。吃了亏,我反而踏实了。每天早上坐公交去批发市场,

从南门走到北门,看哪些东西好卖。一开始进了200个网红发圈,5块钱一个拿的货,

想着卖15块,结果半个月只卖出去3个——发圈质量一般,我拍的照片又模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