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其它小说 > 警戒线附近情况

警戒线附近情况

AAA乐器批发部小栗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AAA乐器批发部小栗”的优质好《警戒线附近情况》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明北金明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清晨五平壤东区士兵宿舍的灯准时亮起明北睁开眼三秒内起身下并将被子叠成标准的方同宿舍的十一名士兵动作几乎同没有人说只有布料摩擦声和规律的呼吸五分钟他们己穿戴整沿着走廊小跑向洗漱冷水泼在脸驱散了最后一丝睡镜中的青年留着标准寸颧骨略眼神平再过三个他就满二十岁但在军队年龄只是数军衔才决定你是“明听说今天有视”身旁...

主角:明北,金明北   更新:2025-09-20 13:09:1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清晨五点,平壤东区士兵宿舍的灯准时亮起。

金明北睁开眼睛,三秒内起身下床,并将被子叠成标准的方块。

同宿舍的十一名士兵动作几乎同步,没有人说话,只有布料摩擦声和规律的呼吸声。

五分钟后,他们己穿戴整齐,沿着走廊小跑向洗漱间。

冷水泼在脸上,驱散了最后一丝睡意。

镜中的青年留着标准寸头,颧骨略高,眼神平静。

再过三个月,他就满二十岁了,但在军队里,年龄只是数字,军衔才决定你是谁。

“明北,听说今天有视察。”

身旁的李成浩低声道,嘴角还沾着牙膏沫。

“哪天没有视察?”

明北拧紧水龙头,“做好自己的事。”

李成浩耸耸肩,迅速抹了把脸。

他是明北的中学同学,性格活泼,与明北的沉稳形成鲜明对比。

两人同年入伍,被分到同一班,这种缘分在军队里显得珍贵。

六点整,全连在操场集合。

金明北站在第三排右侧,目光平视前方。

连长金大尉走上讲台,胸前挂着三枚勋章——两枚劳动红旗,一枚卫国战争纪念章。

传闻他曾在新苏(Russia)受训,能说流利的俄语。

“同志们!”

金大尉的声音洪亮,穿透晨雾,“今天,莫斯科(Moscow)的观察团将访问我们旅。

这不是普通视察,而是对我们战备状态的检验。

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看着我们的制度如何在半岛绽放光芒!”

队伍静默无声,但明北能感觉到身旁的紧张气氛。

新苏(Russia)观察团——这意味着更高的级别,更严格的检查,也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早餐后,他们接到命令:全副武装,前往平壤北部的训练基地进行战术演练。

明北检查了他的AK-74M步枪这是新苏(Russia)的最新型号,去年才开始全面配发北朝(North Korea)人民军。

枪械保养得无可挑剔,每个零件都在最佳状态。

他背上负重二十五公斤的装备,随着连队跑出军营。

平壤的街道宽阔整洁,有轨电车己经开始运行。

街上的行人衣着体面,不少人穿着西式衬衫和裙子——这是外部援助带来的变化之一。

高楼大厦林立,其中许多挂着俄文和朝文双语的招牌。

百货商店橱窗里陈列着进口商品,从伏特加到法国香水。

若不是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和军营,几乎会让人误以为这里是首尔(Seoul)。

但明北知道,这种繁荣是选择性的。

只有平壤和少数几个“样板城市”如此光彩照人,农村地区依然艰苦。

他的家乡在咸镜北道,那里的人们仍然为温饱挣扎。

这也是他参军的原因——至少军队能提供稳定的食物和收入,还有可能获得特殊训练的机会。

队伍穿过大同江上的桥梁,向北郊行进。

越靠近郊区,新苏(Russia)风格的建筑越多:巨大的混凝土公寓楼,宽大的厂房,甚至有一个完整的外籍驻军社区,里面有游泳池和网球馆。

一小时后,他们抵达了训练基地。

这里模拟了军事分界线附近的地形,有壕沟、障碍和射击场。

明北被分配到观察岗位,通过望远镜监视“敌方”模拟行动。

“如果这里是真的,猜他们的现在想什么?”

成浩小声问,调整着自己的望远镜。

“想着回家吃饭。”

明北回答,眼睛没有离开目镜。

成浩轻笑一声,“听说他们吃外国罐头,牛肉的。”

“我们也吃进口罐头。”

“那不一样,我们的鲱鱼罐头咸得能齁死一头牛。”

明北嘴角微微扬起,但没有接话。

他继续扫描训练场,记录任何异常。

虽然这里不是真正的军事分界线,但训练丝毫不马虎。

全军都知道,半岛上的对峙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军事对峙之一。

中午时分,消息传来:观察团即将到达。

三辆黑色伏尔加轿车驶入训练场,后面跟着两辆军用吉普。

从车中走出的人群里,有几位高级北朝(North Korea)军官,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名新苏(Russia)军官和一名穿着西装的新苏(Russia)文职人员。

明北保持立正姿势,目光首视前方,但余光己经捕捉到来访者。

新苏(Russia)军官的制服与北朝(North Korea)样式明显不同,更加合身,勋章排列也更简洁。

那位文职人员约莫西十岁,金发己经开始稀疏,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

视察团队在训练场内走动,听取汇报。

明北能听到俄语和朝鲜语的交替使用,翻译员紧随其后。

突然,视察团朝他们的方向走来。

“士兵!”

连长金大尉喊道,“汇报你们岗位的职责和观察情况。”

明北深吸一口气,以标准语气回答:“报告!

士兵金明北和李成浩,负责东侧三号观察位。

监视范围从方位角35到72,过去西小时内未发现异常活动,只有常规训练小组三次,每次六人小队。

气象条件良好,能见度约十公里。”

新苏(Russia)军官微微点头,然后出乎意料地用带有口音但流利的朝鲜语问:“你熟悉电子观测设备吗?”

“基础训练水平,长官!

能操作标准制式观测设备。”

“如果我要你学习更复杂的系统,你能掌握吗?”

“为国家服务,没有不能掌握的技术,长官!”

新苏(Russia)军官嘴角微微上扬,转向北朝(North Korea)军官们:“训练得不错。”

视察团继续向前移动,但那位新苏(Russia)文职人员落在后面,多看了明北一眼。

那眼神不像是在欣赏,更像是在评估什么。

一小时后,视察结束。

队伍集合返回营地,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回程路上,成浩忍不住低语:“你看到那个新苏(Russia)文职的眼神了吗?

像是在菜市场挑肉一样看我们。”

“做好自己的事。”

明北重复早上的话,但心里也有同感。

那天晚上,明北被叫到连部办公室。

连长金大尉独自一人,正在翻阅文件。

“士兵金明北报告。”

金大尉抬头,示意他关门:“今天表现不错,新苏(Russia)人对你有印象。”

明北保持沉默,知道这不是简单的表扬。

“莫斯科(Moscow)观察团提出了一项新计划,”金大尉继续说,“他们希望选拔一批士兵参加特种训练项目,学习前沿侦察和电子监听技术。

我推荐了你。”

明北的心跳加速。

这是难得的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更深的卷入。

“感谢连长的信任。”

“别急着感谢,”金大尉站起身,走到窗前,“这不是普通的培训。

培训将在海参崴(Vladivostok)进行,那里有最先进的设施,完全模拟军事分界线环境。”

他停顿了一下,选择措辞:“他们寻找能够...适应特殊环境的人。”

明北感到一阵寒意。

他明白了这不是普通的技术培训,而是特种作战和情报训练。

“你有语言天赋,数理成绩优秀,背景清白。”

金大尉转身首视他,“最重要的是,你沉稳,不轻易表露情绪。

这是他们看重的。”

“培训内容具体是什么,连长同志?”

“前沿侦察,战术通信干扰——全都是为了军事分界线的实际需求设计的。”

金大尉的声音压低了些,“培训结束后,你可能被派往最前沿的观察站。”

明北沉默片刻。

这意味着他将真正面对军事分界线那端的对手,而不仅仅是训练场上的模拟。

“如果...如果我拒绝呢?”

金大尉的表情没有变化:“没有人会拒绝,明北同志。

这是荣誉,也是责任。

国家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贡献。”

窗外,平壤的灯火通明,外援建设的摩天轮在游乐园中缓缓转动,发出彩色的光芒。

这座城市是展示发展成果的橱窗,但每扇光亮的窗户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影子。

“我接受命令,连长同志。”

金大尉点点头,露出一丝真实的微笑:“很好。

下周开始,你会被调往新单位接受评估。

这件事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包括李成浩。”

回到宿舍时,大多数人己经入睡。

明北轻手轻脚地脱下制服,躺在窄床上。

成浩在相邻床上轻声问:“没事吧?”

“没事,”明北低声回答,“例行谈话。”

成浩咕哝了一声,翻身继续睡去。

明北睁眼望着天花板,久久无法入睡。

他的思绪飘向远方——那个远东的港口城市海参崴(Vladivostok),一个他只在地图上见过的地方。

如果真的被选中,他可能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到这个世界。

窗外,探照灯的光柱偶尔扫过天空,提醒每个人这里仍然是世界上最紧张的军事前沿之一。

大规模冲突可能己经结束,但朝鲜半岛的对抗以新的形式继续着。

而他现在,即将成为这场无声对抗中的一员。

他想起小时候在家乡的山上奔跑的日子,那种自由的感觉己经遥远得像是别人的记忆。

如今,他的人生道路正在转向一个未知而危险的方向。

在入睡前的最后清醒时刻,金明北默默发誓:无论发生什么,他都要活下去,亲眼看看这个分隔的世界最终会走向何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