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
望向眼前的大山,清风翠萍,几道随风须,松柏迎客长,老藤扶人身,清脆的是黄鹂叫,声嘶的有老枭哭,青苔攀长石,灵鹿望人笑,只有那奔走的猿猴不似被人吸引,玩闹着就跑远去了。
易云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苦着脸跟跟师傅说:“师傅,这真是咱们山门吗,路都长满青苔了,不像平时有人的样子啊?”
“呵呵,咱们山门啊,那可是仙门,门里有仙的,山上的人平时都不用走,一跺脚乘着雾就随风而去。”
“仙门!
难道师傅您是修仙者,那可真是太厉害了。”
少年脸上乐开了花,想着原来金手指是修仙啊。
“走快点,得在天黑前赶上去,不能耽误了时间,还要见师祖呢,要行拜师礼,让你正式入门,不过你小子在哪听得啊,修仙,修仙,修个天仙道果,修成仙人者,好称呼,咱们这都称为练气士,半步为凡,一步天仙,没叫过什么修仙者这样的称呼。”
“炼气士?
是吸收修炼灵气吗?”
“什么灵气,练气士就是练气士,叫什么不重要,和名字没什么关系,就是一朝悟道,白日飞升而己,你悟了,通了,顷刻之间化为天仙圣人之流,其余都是凡俗之流,也就些旁门左道会有什么器具丹符,借物成仙,服丹飞升,不过是牢固屋墙,壁里安柱罢了,若想成仙终究是水中捞月,镜里望花。”
“走,走,走,到了山上学了就知道了。”
中年人大笑了几声朗然高唱:“夫道者,行本念,不望金山,不嫌贫,帝王百姓千万人,出入由来都一家,好也罢,坏也罢,好坏只是人立法,天地视之如刍狗,无喜无悲只自然。
立丹鼎,熔金石,存思仰首服元气,调坎离,饮日月,斩断赤龙望长生,积气海,走周天,望向气血说玉露,指到津液做琼浆,空苦补练强气力,采阴补阳化元精。
不过五行空搬运,脱出身窍做鬼胎。
占星斗礼焚琴鹤,苦拜仙佛寻因缘。
世上哪有修仙法,万般都只在人心。
擒住心猿收意马,悟空才知空非空。”
听着师傅的吟唱,易云首到走上山顶也没想通什么,只知道这个世界修仙可能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简单。
山顶上,几间雄壮的大殿坐落开来,映出日头的金光,地下有几分稀稀疏疏的影子,周围插着几块篱笆围做院子也就再无其它,这残旧的院子和大殿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别扭。
院子里一个老人穿着青墨色衣袍,一手拿着竹扫把,一手拿着水壶洒扫着,只见水泼的地方化作碧玉,竹扫过之处漏出金丝,不一会院中青石的地面就都化作一整块玉盘,金丝点缀其间与盖着琉璃瓦的金殿照相辉映,霎时间好看极了,老人收起器物,吹出一口白雾,周边化作了云间,抬眼望去,没了篱笆墙,也没了山,周遭只有一望无际的天地,好像没有弧度,云朵只围在院子周边,天上星辰闪烁日月同辉。
“你们啊,可算来了,老夫自号清微,是本门的祖师,在此开立山门,传授道理,既然上了山,以后就是本门弟子了。”
易云听到老人言语也是刚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行礼拜道:“弟子拜见祖师。”
“好,你且去休整一番,待天上星辰理顺了就出来拜师。”
“天上星辰理顺?”
中年人拍了一下少年脑袋:“别想那么多了,一会你就知道,跟我换衣服去。”
易云随着师傅进了一间大殿准备更衣好奇问起:“师傅,咱们山门到底是什么来头啊,刚才吃了好大一惊。”
“就一个仙门而己,不过你师祖本事大着呢,也不知年龄多大,只是翻手之间便能改天换地,我也问过他老人家本事,他只说了一句万事随心。”
“万事随心?”
“万事随心。”
“走吧,换好了就出去拜师行礼,一会师祖会传你道的。”
走出大殿,好像周边发生了变化,斗转星移,日月两奔,星辰斗列于高天之上阵列俨然,日月左右侍立,似二位领兵的将军。
“***!
这不会是幻觉吧。”
“赶紧走了,别让祖师等太久。”
随着师傅进了中间的大殿,只见殿里有一个大案,祖师盘坐在当中,左右立两幅字,一天,一地,周身便再无其他,案下摆了几个蒲团。
“一礼天地。”
祖师开口。
易云好像首接通晓了什么,在门口对着天地字画远行了一礼。
“二拜师祖。”
前行几步对着师祖行了一个大礼。
“三敬亲师。”
拱手之时手中多出了一盏香茶,易云高举茶盏拜向师傅,师傅接过茶盏饮了一口,抬手指向蒲团:“坐。”
易云跟着师傅盘坐在蒲团上,望向师祖。
“好,今日收汝入门,天地见证,日月为契,星辰拱礼,寰宇之内,天地之中,此方世界,当立山门。”
“我观你有先天宿慧,但也因此得了知见障,望不得天高地远,心念流循,只能看到眼前表相,便赐你微字为号,有朝一日眼界开阔了,再自己加两个字罢。”
“谢祖师赐字,弟子感激不尽。”
“这世间啊,道理是说不完也写不完的,入我门无书无法,先学点杂学,等到日后走的多了就自然通晓。”
说罢面前多出百十本厚书。
“谢祖师赐书。”
师傅拉着易云拜别祖师,身后跟着书本,走到偏殿里将书摆好,指着一张床:“你以后就住这里了,好好学习,多看些书对你以后有好处。
你师傅我呢,号浊微,也是你师祖赐的字,浊字是我留恋人间,但愿长住,所以选了个浊字,你以后也会有自己选字的那一天的。”
望向窗外,天空微微泛红,没了刚才的亮堂,小院变了入门时的样子,只有几间偏殿,坐落在山顶,正中间的大殿也没了,地上变回青石,师祖也不见了去处,好像刚才的一幕,只是黄粱一梦。
“师傅,师祖去哪里了呢。”
“我也不知晓,只是拜师时见一面就够了。”
易云翻看着手中的书本,不认识的字马上通晓了起来,翻过一遍,一本书上的字就全都认识了,只是里头的内容还需要慢慢深究。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树上云垂锦罗织,日升又起青纱帐。
地上黄金铺就了几回,天上白玉随去了千遍,灵鹿携子逐仙猿,丹鹤又伴燕子归。
转眼之间,少年己长为青壮,约么有了十***岁的样子。
眺望山涧许久,合起手中最后一本书:“这百十本书也读完了,该去找师傅问师祖要新书了罢。
哎,可惜过去没好好学,现在什么都做不好,人家穿越都是飞机大炮样样精通,到我这里研究一个知道配方的火药都得好几年,难啊,难。”
“师傅,我背完了,是不是该找师祖要新书去了。”
易云踏进殿门朝师傅喊着。
“背完了?
那收拾东西,睡觉去,明天跟我一起下山。”
“下山?
难道有什么事情吗。”
“有事。”
师傅把易云赶出殿外闭门收拾起行李。
易云没办法就只能收拾好书本躺下睡觉了。
第二日清晨。
师傅递来了一个背篓,让易云带好自己的东西,又给了一把刀和一些水食。
“东西都收拾全了吗,这次可是要出远门,你去院子门口,扒开土,师祖应该给准备了路费。”
易云去院子门口扒开土发现有一块半指厚两掌大的半金半银的板子,拿起来十分沉手,下面还有两吊铜钱。
师傅接过一吊钱剩下的就让易云背着,走下山时因比上山时身体强壮了许多,只是一个时辰就到了山脚外。
这时好像听到了一声书合页响,扭头望去山却不见了踪影。
“不用看了,山不在这里,人在哪,山就在哪。”
易云似懂非懂的应了一声:“那师傅,我们如今去哪呢?”
师傅笑了起来“不是我们去哪,是你去哪啊。”
“我?”
易云慌得回望师傅,也不见了踪影。
师傅的声音响起:“去哪都好,随心而往,随性且行。
以后别寻我就是了,我在这人间逍遥,你也算是个赘物,锁了我数年,哈哈哈哈哈。”
伴随着笑声渐远,周遭只剩下几声知了虫鸣。
易云茫然望了望周遭,看到远处有个村镇,紧了背篓,便向远方走去。
“话说真就不管他了?”
“你不会自己看。”
师祖拿起一本书,递给了师傅,缓缓的翻开了第一页《易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