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上官飞燕来到将军府门前,未见人,却听得其声。
“来人止步。”
“狗哥,不认我了?”
突然之间,一道黑影如同鬼魅一般从房屋顶上飞身跃下,稳稳地落在地上。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浑身散发着神秘而冰冷的气息。
只见那双隐藏在黑暗中的眼眸,犹如深邃的寒潭,漆黑得让人无法窥视其内心所想。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打破了这份寂静:“小阳子回来啦……”这声呼喊仿佛具有某种魔力,瞬间吸引了周围众多人的注意。
紧接着,人群开始骚动起来,纷纷朝着这边涌来。
眨眼间,一个身材魁梧、膀大腰圆的男子出现在眼前。
令人瞩目的是,他那头如银丝般的长发随风飘动,更增添了几分威猛之气。
只见他大步流星地走上前来,二话不说,张开粗壮有力的双臂,一把将我紧紧抱入怀中。
由于这突如其来的拥抱太过用力,我忍不住咳嗽了好几声。
“虎哥,快放我下来,我……咳咳……”我一边挣扎着,一边喊道。
听到我的话,那名叫虎哥的男子稍稍松开了一些手臂,但并没有完全放开我。
终于,在我的再三要求下,虎哥缓缓放下了双手,让我重新站到了地面上。
站稳脚跟后,我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被一连串急切的问题给淹没了。
“怎么就只有你自己回来了啊?
将军他人呢?”
虎哥瞪大了眼睛,满脸焦急地问道。
面对虎哥的询问,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回答道:“都……都牺牲了……”“什么?!”
虎哥难以置信地惊呼出声,脸上满是惊愕与悲痛之色,“怎么可能呢?
将军可是天下无敌的存在啊!
区区大燕国,就算他们有五十万大军又如何?
再加上咱们将军麾下那精锐无比的虎豹骑,更有二十万大军和金戈铁马相助,怎么会这样?
这绝对不可能!
小阳子,你一定是在骗我对不对?
你快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看着虎哥激动的神情,我心中一阵酸楚,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但我还是强忍着悲伤,继续说道:“王松仁那个叛徒出卖了我们,导致我们中了敌人的埋伏。
对方人数众多,我们实在是寡不敌众啊……”说到这里,我不禁低下了头,想起那场惨烈的战斗,心中充满了痛苦和自责。
沉默片刻之后,虎哥似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的情绪也稍微稳定了一些。
“那你……又是怎么逃出来的?”
虎哥皱起眉头,疑惑地盯着我。
我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关切的脸庞,最后停留在身旁那位身姿婀娜的女子身上。
“是因为执念吧,八千将士们不屈的执念支撑着我。
也许,也是上天眷顾,让我命不该绝。
关键时刻,正是这位姑娘出手相助,才救下了我的性命。
她叫上官飞燕,是陛下身边的侍卫。”
说着,我侧身让出一步,向上官飞燕介绍道。
众人闻言,纷纷向上官飞燕投去感激的目光,并齐声说道:“见过上官大人。”
“虎哥,狗哥,此番回来还有一事。”
“哦?”
“想必此时此刻,那王松仁己然成功地将大燕收入囊中!
倘若祈王再率领大军一举攻入皇宫,其后果简首不堪设想啊!
届时,王松仁与祈王二人里应外合,这天下恐怕就要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了!”
我面色凝重地说道。
白虎紧接着附和道:“如今将军己经不在了,大家都听从您的指挥,那么接下来咱们究竟该如何行事呢?”
我略微沉思片刻后,果断开口道:“入宫!
然而仅靠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想要成功的机会实在太过渺茫。
所以当前最为紧迫之事,便是先行派遣人手赶赴北疆,设法调动玄甲军前来支援。”
这时,一旁的飞马挺身而出,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地说道:“此事就交由我去吧,我的速度可是极快的!”
弓狗却忧心忡忡地提出疑问:“只是如今没有定国公老爷子在此,我们又要凭借何种手段才能够调动这支强大的部队呢?”
“我即刻动身前去拜见定国公,当面跟他详细阐明目前的局势。”
飞马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然而,弓狗马上便摇头否定道:“只怕时间上来不及了呀!
眼下这种紧急关头,唯有假传圣旨一途可行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大惊失色,纷纷惊呼起来:“你疯啦?
这可是诛九族的重罪啊!”
“可除此之外,我们确实别无他法了。
事不宜迟,咱们赶紧分头展开行动吧!”
弓狗一脸决绝之色,斩钉截铁地说道。
“只能如此了。”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与上官飞燕、白虎以及弓狗一同踏上了前往国都的路途。
终于,国都那巍峨高耸的城墙出现在眼前,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地平线上。
城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守卫们身着锃亮的盔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站岗执勤。
进入国都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各种新奇的玩意儿让人目不暇接。
然而此刻,我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些繁华景象之上,因为马上就要面见圣上了,心中难免有些紧张。
上官飞燕倒是显得淡定自若,她优雅地走在前面,不时回头给我一个鼓励的微笑。
白虎则昂首阔步,尽显威猛之姿;而弓狗则安静地跟在一旁,时刻保持着警觉。
随着脚步的深入,皇宫那金碧辉煌的建筑越来越清晰可见。
红墙黄瓦,雕梁画栋,美不胜收。
终于,我们来到了宫殿前,在太监的引领下,缓缓步入大殿之中……“我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平身。”
我面色沉静如水,不紧不慢地将所发生之事一五一十地道与吕曌知晓。
然而,当我的话语落下,吕曌那一双美丽的凤眸之中却瞬间充满了难以置信之色,她显然未曾料到事情竟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就在吕曌尚未开口表明态度之时,殿下的诸位大臣己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一个个群情激奋起来。
他们纷纷对我加以指责,言辞激烈而尖锐。
有人斥骂我乃是临阵脱逃的懦夫,因为我的退缩才导致贻误了宝贵的战机;更有甚者,言之凿凿地声称王丞相一向忠心耿耿,绝不可能做出背叛国家之举,认定我所言纯属胡言乱语、妖言惑众。
面对这汹涌如潮的指责声浪,我心知肚明,朝堂之上仍有众多乃是王松仁的党羽势力。
此时此刻,局势于我而言可谓极为不利,只怕此番大事尚未成功,我便要被无情地打入那暗无天日的天牢之中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定国公与护国公挺身而出,极力劝谏吕曌保下我的性命。
与此同时,我亦毫不隐瞒地向吕曌坦诚交代了私自调动玄甲军一事的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