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慵懒地穿透三清观破旧的窗棂,在布满岁月痕迹的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里弥漫着线香燃烧后的淡淡余韵,混杂着陈旧木料和尘土的独特气息。
李玄道(现代)身着浆洗得发白的藏青色道袍,动作沉稳而专注,手持一柄半旧的笤帚,细细清扫着神龛前的每一寸地面。
拂尘安静地挂在臂弯,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
殿内供奉的三清神像,玉清元始天尊居中,手持混元珠,面容古拙威严;上清灵宝天尊居右,怀抱玉如意,眉宇间似有剑气流转;太清道德天尊居左,手持芭蕉扇,神情恬淡平和。
岁月剥蚀了金漆,露出内里深沉的木色,更添几分厚重与沧桑。
“道法自然,尊道贵德…” 李玄道心中默念着师父的教诲,目光虔诚地扫过神像。
师父羽化前,将这座几乎被世人遗忘的荒山小观托付给他,叮嘱他守护这份清净,体悟道之真意。
他甘之如饴,每日洒扫、诵经、***,在简单清贫中寻求内心的安宁。
忽然,脚下坚实的地面毫无征兆地剧烈震颤起来!
灰尘簌簌落下,瓦片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地震?
李玄道心中一惊,本能地想要稳住身形。
然而,就在这地动山摇的瞬间,神龛上那尊最为高大的**玉清元始天尊神像**,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猛然推了一把,底座发出刺耳的断裂声,整个神像以一种违背常理的角度,朝着正下方打扫的他,轰然倾倒!
“不好!”
李玄道瞳孔骤缩,只来得及抬起手臂护住头脸,巨大的阴影己然笼罩下来。
沉重的木质神像裹挟着千钧之力,狠狠砸中他的头颅!
剧痛!
无边的黑暗瞬间吞噬了他所有的意识。
在彻底沉沦前,他仿佛听到一声渺渺茫茫、穿透亘古的道音,似叹息,似召唤,在混沌的识海中回荡:“…守一…归真…”不知过了多久,仿佛沉溺于冰冷深海,意识在无尽的黑暗中载浮载沉。
无数破碎的、陌生的画面和声音如同沸腾的泡沫,强行挤入他的脑海,带来撕裂般的痛楚。
“…玄道,明日便是启灵大典,切莫紧张……李家扎根此地己近百年,族人当谨记‘血脉相连,道途共济’……爹娘…妖兽…早亡…族中供养……炼气、筑基、金丹…苍明界…天元修仙界…道源李家…”信息洪流冲刷着残存的自我。
李玄道(现代)与李玄道(异世少年)的记忆碎片激烈地碰撞、交融、重组。
头痛欲裂,仿佛灵魂被强行撕扯又粗暴缝合。
“呃…”一声痛苦的***从他干涩的喉咙里挤出。
意识艰难地回归,沉重的眼皮缓缓掀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陌生的房梁,由一种散发着微弱清香的灵木构成,结构简单却结实。
身下是硬实的木板床,铺着略显粗糙但干净的麻布被褥。
光线从一扇糊着素纸的木格窗透入,照亮了室内。
陈设极其简单:一桌一凳,桌上放着一个粗陶碗,一个水罐;墙角立着一个半人高的木柜;墙壁上挂着一幅笔触稚嫩的基础人体经络图,旁边贴着一张绘制着简单云纹的符纸,散发着极其微弱的灵气波动——这大概就是原主记忆中,最低阶的“静心符”。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更为清新、活跃的气息,丝丝缕缕,沁人心脾。
李玄道尝试着吸了一口气,那气息顺着口鼻钻入体内,带来一丝微弱的清凉与活力。
“灵气…” 一个清晰的认知浮现在融合后的意识中。
这就是苍明界,天元修仙界!
他真的穿越了,成为了道源李家一个同样名叫李玄道的三代弟子,父母早亡,由家族抚养长大,即将参加决定命运的启灵大典。
就在这时,吱呀一声,木门被轻轻推开。
一位穿着素净布衣、约莫西十许人的妇人端着一个小陶碗走了进来,面容慈和。
“玄道,醒啦?
头还疼吗?”
妇人声音温和,带着关切,将碗放在桌上,里面是冒着热气的稀粥,米粒晶莹饱满,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显然不是凡米。
“昨儿个听说你练功岔了气晕倒,可把婶子吓一跳。
快把这碗‘黄芽米’粥喝了,暖暖身子,养养精神。
明天可是大日子,启灵测根骨,马虎不得。”
“谢谢…三婶。”
李玄道下意识地回应,融合的记忆让他认出了这位经常照顾他的族亲。
他撑起身子,靠在床头,接过温热的粥碗。
米粥入口软糯,带着一丝甘甜,入腹后更有一股微弱但清晰的暖流散开,滋养着虚弱疲惫的身体。
这份来自陌生族人的朴素关怀,像一道暖流,稍稍驱散了灵魂穿越带来的巨大惶恐与冰冷。
他一边小口喝着粥,一边默默梳理着混乱的记忆和感知。
识海深处,那被神像砸中的剧痛感似乎还残留着,隐隐的胀痛提醒着他那场匪夷所思的穿越。
三清神像…道观…师父…还有这具身体原主对修仙的懵懂向往和对家族的责任感…种种思绪纷至沓来。
窗外的天光渐渐明亮。
李玄道放下空碗,目光透过窗纸,望向外面隐约可见的连绵屋舍轮廓。
道源李家…启灵大典…灵根…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与可能性的世界,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他握了握拳,感受着这具年轻身体里蕴含的力量,以及识海中那挥之不去的沉重感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奇异联系。
“既然来了,”他心中默念,目光渐渐变得坚定,“李玄道,这道途,便由‘守一’之心,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