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从只吃鱼头到掌控整片海》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是“窦玉盐”大大的倾心之小说以主人公阿浪阿宝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精选内容:故事主线围绕阿宝,阿浪,陈伯展开的救赎,大女主,逆袭,爽文,家庭小说《从只吃鱼头到掌控整片海由知名作家“窦玉盐”执情节跌宕起本站无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60721章更新日期为2025-07-25 05:19:04。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从只吃鱼头到掌控整片海
主角:阿浪,阿宝 更新:2025-07-25 07:53:01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女娃子出海,真是晦气。”我爹边骂,边把我弟推进驾驶室,烟头在我手上烫了疤。
十年后,我的船队垄断三省冷链。弟弟在探监室里冲爹娘吼:“老不死的,卖房捞我啊!
”我转身对秘书说,“通知港口,那艘船,拆了卖废铁。”1.我叫阿浪,浪花的浪,
也是浪里讨饭的浪。我娘说,生我的那天,海上起了大风浪,我爹随口起了这个名字,
觉得很是晦气。我们家那条叫“宝发号”的破渔船,名字是给我弟阿宝求的,
发财也是为他发的。阿宝,我的弟弟,他的名字,在老屋的族谱里,
用描金边的朱砂写在了显眼的位置,而我却连一个名字都不能留下。
“女娃的名字留在族谱里会坏了我们家的风水。”这是爹的原话,他说这个话的时候,
正将弟弟高高地举过头顶,满脸骄傲。我的童年,
是永远洗不掉的鱼腥味和永远吃不饱的肚子。弟弟的碗里永远被肥美的鱼腩堆满,
而我只能吃鱼头和鱼尾。有一次我仅仅是因为夹了块弟弟碗里的红烧肉,
爹便把我吊在房梁上抽了一顿。我娘在旁边看着,不敢作声,我爹抽累了,
我娘把我从房梁上放了下来,她把凉透了的稀饭给我热了一下。她说:“阿浪,你是女孩,
要认命。家里将来的一切都是弟弟的。“七岁那年,我掉进海里,差点淹死,
捞上来的时候发了高烧。我娘偷偷给我煮了个鸡蛋,被我爹一巴掌打掉。“一个赔钱货,
吃什么鸡蛋,死了干净,还能省两口粮食。“我爹冲过来打掉我娘手里的鸡蛋,
但转脸就把家里所剩不多的钱,拿去给弟弟买了最新款的四驱车。我爹看着阿宝,
欣慰地笑道,“我们阿宝,以后是要开大船,当大老板的。“然后他看了眼床上的我,
像在看一堆垃圾。那时候的我,躺在冰冷的床上,烧得迷迷糊糊的,心里却异常清醒。
我想我不能死,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我是被海浪打到岸边的一丛海草,看似弱小,
却死死地扎根在礁石里。风浪再大,只能让我暂时折腰,却永远折不断我。从那天开始,
我就没有再掉过一滴眼泪。我爹打骂我的时候,我就在心里跟自己说,阿浪,
你要像海草一样,挺过去。身体好了之后,我爹会让我去船上干最脏最累的活,
可却从来不允许我进驾驶舱内,擦船的时候,我会盯着看他怎么打绳结,
他们讨论风向和潮汐,我就默默记在心里。我渴望知识,渴望一个摆脱鱼腥味的机会。
2.一个闷热的午后,空气里满是柴油和咸腥味,我偷偷溜进驾驶舱,
想要熟悉这里面的一切,这里是我爹的圣地,也是我的禁区。我踮起脚,
手指第一次触摸冰冷的舵盘,心里莫名的激动。“你个死丫头,这里是你能进来的地方吗?
”我爹的怒吼像炸雷一样,一只大手将我从幻想中拽出,他抓着我的手,
把我死死按在操作台上,眼神凶狠地像要活剥了我。“女人的手摸了舵盘,
这趟出海又要触霉头!”他将刚点燃的香烟狠狠地烫在了我手上,
一股焦糊味冲进了我的鼻子。“看你下次还敢么!。”我没哭也没叫,只是死死盯着他,
“女娃子也想出海,真是晦气!”他终于丢开我的手,重复着我听了无数遍的诅咒。
他转身又把弟弟推进了驾驶室,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来,爹教你看仪表盘,我们阿宝,
将来是要开大船,当大老板的!”日子就在无穷无尽的鱼腥味和永远干不完的活里,
一天天滑过。清晨,我要将网晒好再去学校学习,下了课,便回家酿制虾酱。
3.手上的疤痕淡了,但心里的那道口子,却被每一次不公越撕越大。“姐,
明天多晒两筐虾皮,城里的王老板点名要。”阿宝嘴里塞满肉,含糊地吩咐我。
他脚翘在板凳上,手上翻着一本《航海日志》,其实他大字不识几个,纯粹演给我爹看的。
我爹很吃这一套,喝了口酒,满足地说,“咱家阿宝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
咱们家以后都得靠你。”但没两天,阿宝就嫌那本书碍事,随手扔在了街巷的垃圾堆,
我像是做贼一样,把书捡回来,藏在怀里,像捡到宝贝一样。“女娃子,
你看得懂这个鬼画符?”身后传来苍老而沙哑的声音,我被他吓得把书掉到了地上,是陈伯,
住在灯塔里的老舵手,大家都说,他是这片海域的活海图。他用烟杆压住我掉在地上的书,
没头没尾地问,“潮水涨三分,东南风,子时起,记住了?明天告诉我为啥。”那一晚,
我没回家,我蹲在码头边,借着幽微的灯光,如饥似渴地读了一夜的书。第二天一早,
我守在灯塔门口,我对陈伯说,“子时,海风风力最足,船能借到最大的风势出港,省油,
还快!”陈伯“嗯”了一声,扔给我一个生锈的罗盘,他说,“海龙王忘给他擦脸了,
自己想办法。给它擦亮。”我没用砂纸,怕磨坏了刻度,而是用最细的沙子混着油,
没日没夜地擦了十几天。我的指甲缝全是黑色的油污,手指磨破了好几处,
终于让那罗盘像新的一样。我把罗盘交给陈伯,他第一次正眼看了我,眼神中有一丝松动。
我知道,我叩开了通往大海的第一扇门。从那天起,陈伯开始教我,怎么看云识天气,
如何从浪花的形状判断水下的暗流。我帮码头不识字的妇人记工分算工钱,
换她们男人带回来的旧报纸。上面的海事信息、气象图和潮汐预报,都是我的教材。
“魔怔了!”我爹一口浓痰吐我脚边,阿宝也嘲笑我,“姐,你写字还能写出一条船来?
”我没有说话,独自走到海边。有时我那些天书般的符号也会让我头昏脑涨,
望着汹涌的波涛,我也会迷茫,我真的能斗得赢这片海吗。就在这时,一只矫健的海鹰,
从乌云密布的天空俯冲而下,无视狂暴的巨浪,精准地叼起一条大鱼,然后展翅高飞,
消失在天际。那一瞬间,我被深深震撼,所有的迷茫和委屈都被一种巨大的力量取代。
我渴望的,正是这种力量、精准和自由。无畏风浪,只为目标,从大海获取猎物。从那天起,
“海鹰”就成了我的精神图腾,我发誓,有一天,要像那只鹰一样,飞得够高够远,
下手足够狠。4.转机,像一场突如其来来的寒流,席卷了我们这个小渔村。
那年冬天特别冷,寒潮将整个港口都封上了。全村的渔船被困在港里,渔民们聚在村口骂天,
市场上的高档海产一天一个价地疯涨。所有人看到了灾难,而我盯着那片冰面,看到了钱。
天冷,贝类为了积蓄能量,这个时候,最肥美。我找到了陈伯,
把靠做零工攒了三年的三百块钱放在陈伯桌上,“陈伯,我想借您的名头做担保,
带村里的寡妇下冰海采贝。”“浪头会咬死你。”他眯着眼说。“我比浪饿!”我掀开棉袄,
露出腰间的麻绳和铁锚,“把它嵌进礁石缝里,人就不会被卷走。”陈伯沉默了半晌,
从抽屉里摸出他的印章,摔在桌上,“混!别死在我的门口。
”我带着五个平日里只能靠补网为生的寡妇,站在结冰的海岸边。“婶子们,嫂子们!
男人没了,可我们还有手,孩子还在家等米下锅!”“今天下这片海,捞上来的,
我阿浪一分不要,全按人头分!出了事,我第一个给你们垫背!”说完,我砸开冰层,
把腰间的铁锚死死固定在礁石上,就一头扎进了刺骨的海水里。整整七天,
我们这支“娘子军”,在冰海里用命换来一车又一车的顶级海产。
我们把货拉到了给城里最高档的“望海楼”供货的水产行王老板面前时,他眼睛都直了,
“小姑娘,这天寒地冻的,你这货从天上掉下来的?“我咧嘴笑着,牵动了冻裂的嘴,
血口子裂开,我满不在乎地一抹,“拿命换的,您要不要,要,您开价!”他伸出三根手指,
“三千。”我揣着那叠滚烫的钱,几乎是跑着离开,那天我躲在海边的妈祖庙里,
抱着神像的腿,哭到打嗝。仿佛向命运证明了自己。哭完,我将钱拿回了村里,
准备把钱全分给女人们,她们却拦住了我。“阿浪,说好人人有份,怎么能没有你的。
”我心里暖洋洋,“我说过,一分不要,你们信我,把命交给我,就是我赚到的。
”但那些女人不肯,她们都是实在人,每人自发地从自己的那份钱里,抽出几张,
凑了五百给我。“阿浪,这是你应得!”第二天,我揣着这五百块,坐上了去城市的大巴,
去了旧书市场。
《船舶维修与保养》、《远洋航行基础》、《冷库建造与管理原理》……这些书比砖头还厚。
当我抱着一摞书回到家里时,阿宝正因赌钱输了在家砸东西。他看见我怀里的书,骂道,
“你有病啊,有钱不给我翻本,买这些废纸?”我没理他,径直走进我的小杂物间,
把门反锁,这些钱,是我驶向未来的第一张海图。白天我依旧是不起眼的渔女,晚上,
就把自己关在杂物间,啃那些比砖头还厚的专业书。我画的海图,
从包装纸换成了正规的航海图纸,整整273张,每一张都标注了洋流、风向、暗礁数据。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