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言情小说 > 冒牌原唱

冒牌原唱

山林士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冒牌原唱由网络作家“山林士”所男女主角分别是山林士沈砚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沈砚之是被冻醒寒气像针似的扎进骨头他猛地睁开看见的却不是出租屋那盏发黄的节能而是糊着细麻纸的窗窗纸上落着细碎的雪把天光滤成了灰蒙蒙的一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板铺着层薄薄的棉散发着旧棉絮特有的霉他动了动手触到的是件粗糙的麻布中袖口磨得发还沾着点暗红的污渍 —— 像是“您醒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在门口响带着哭沈砚之转看见个穿着灰布短打的老...

主角:山林士,沈砚之   更新:2025-07-18 09:46:0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沈砚之是被冻醒的。

寒气像针似的扎进骨头缝,他猛地睁开眼,看见的却不是出租屋那盏发黄的节能灯,而是糊着细麻纸的窗棂,窗纸上落着细碎的雪粒,把天光滤成了灰蒙蒙的一片。

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板床,铺着层薄薄的棉絮,散发着旧棉絮特有的霉味。他动了动手指,触到的是件粗糙的麻布中衣,袖口磨得发亮,还沾着点暗红的污渍 —— 像是血。

“爷,您醒了?”

一个苍老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带着哭腔。沈砚之转头,看见个穿着灰布短打的老仆,头发白了大半,颧骨上冻得通红,手里端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正怯生生地望着他。

爷?

沈砚之张了张嘴,喉咙干得发疼,只能发出嘶哑的气音。老仆慌忙端着碗过来,碗里是半碗浑浊的米汤,飘着几粒米糠。

“慢点喝,” 老仆的手在抖,“大夫说您得慢慢养,昨儿个您从假山上摔下来,可把老奴吓坏了 ——”

假山?摔下来?

混乱的记忆突然涌进脑海,像被人硬塞进棉花的布袋。这身体的原主也叫沈砚之,是个十七岁的少年,身份是苏州府沈氏的旁支宗室。准确说,是 “曾经的” 宗室 —— 沈家原是太祖年间封的苏州辅国中尉,传到这一辈早已没了实职,只靠着宗人府那点微薄的俸禄过活,在苏州城里算个不上不下的 “破落户”。

而这具身体的原主,三天前在族叔沈仲礼的宴会上,为了抢一支玉簪子,被堂兄沈明轩推搡着从假山上滚了下来,磕到了后脑勺,就这么没了性命。

然后,二十一世纪那个刚考完研究生复试的历史系学生沈砚之,就来了。

他捧着粗瓷碗,指尖冰凉。碗沿的豁口蹭着下巴,有点疼。他记得自己复试完回出租屋的路上,为了抢在便利店关门前买瓶可乐,被一辆闯红灯的电动车撞了 —— 原来那一下,竟把他撞回了五百年前的宣德三年。

“爷,您可别再跟二房的人置气了,” 老仆见他喝完了米汤,颤巍巍地接过碗,“咱们现在不比从前,俸米这个月又拖了,库房里只剩两匹粗布,再闹僵了,连过冬的炭火都未必能讨到 ——”

沈砚之没应声。他在消化记忆里的信息:原主是个典型的纨绔,爹娘早亡,跟着老仆福伯过活,仗着 “宗室” 的名头在苏州城里混日子,实则兜里比脸还干净,连件像样的锦袍都没有。这次去沈仲礼府上,也是为了混口好饭,偏生又争强好胜,落得个客死异乡对沈砚之来说的下场。

“福伯,” 他试着开口,声音还带着少年人的清嫩,却比原主那股子吊儿郎当的腔调沉了些,“我摔下来的时候,除了沈明轩,还有谁在?”

福伯愣了愣,似乎没想到向来只会撒泼的小主子会问这个。他皱着眉想了想:“当时乱哄哄的,老奴只看见二房的三姑娘在廊下站着,还有几个仆妇…… 不过谁也没敢拦,毕竟是咱们自己要去抢那簪子 ——”

“那簪子值多少?”

“听说…… 是支翡翠的,值三两银子呢。” 福伯叹了口气,“爷,咱们犯不着跟二房争这些,他们如今靠着大老爷在应天府当差,早就不把咱们这脉放在眼里了。”

沈砚之没说话。他摸了摸后脑勺,那里缠着厚厚的布条,隐隐作痛。记忆里原主滚下假山时,似乎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不像是单纯的推搡。

但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他得先活下去。

作为一个冒牌货,他最大的优势是知道 “历史”—— 宣德年间的明朝还算安稳,苏州府更是富庶之地,只要别作死,混口饭吃总不难。可最大的劣势也明摆着:他对这个时代的规矩一知半解,对沈家的人际关系更是只靠原主那点零碎记忆拼凑,稍有不慎就是 “露馅”。

尤其是宗室身份。明代对宗室的管控极严,宗人府的名册上记着每支每脉的生辰履历,要是被人发现 “沈砚之” 换了芯子,别说混日子,能不能保住脑袋都是个问题。

“福伯,取面镜子来。”

福伯应了声,从柜子里翻出个黄铜镜,镜面磨得不算光亮,却能照出个大概轮廓。沈砚之看着镜中的人,心跳慢了半拍 —— 这张脸竟和他穿越前有七分像,只是更年轻些,眉骨高,眼尾微微上挑,本该是副清俊模样,却因为原主长期酗酒熬夜,眼下带着青黑,嘴唇也干裂起皮。

还算幸运。至少不用面对一张完全陌生的脸。

他正对着镜子琢磨该怎么模仿原主的神态,院门外突然传来了拍门声,伴随着粗声粗气的叫喊:“沈砚之!沈砚之在不在?欠咱们的酒钱该还了!”

福伯脸都白了,攥着衣角直哆嗦:“是…… 是西街醉仙楼的伙计,前儿个您去赊了两坛女儿红,说…… 说等俸米下来就还……”

沈砚之深吸一口气。刚醒就来催债,这开局真是 “精彩”。

他扶着墙站起来,身上还发虚,脚步有些晃。福伯要扶他,被他按住了:“我去应付。”

不能露怯。这是他穿越后学到的第一课。

他走到院门口,没立刻开门,先隔着门板扬声道:“嚷什么?当我沈府是你们撒野的地方?”

这话是模仿记忆里原主的语气,带着点仗势欺人的傲慢。门外的叫喊果然停了停,过了会儿才有人嘟囔:“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沈公子总不能赖账吧?”

沈砚之拉开门栓。雪还在下,门口站着两个穿短打的伙计,手里还拿着根扁担,看见沈砚之,眼神里带着鄙夷,却又不敢真的放肆 —— 再落魄也是宗室,真闹到官府,他们未必占理。

“酒钱我记着,” 沈砚之靠着门框,尽量让自己看起来镇定些,“不过我前几日摔伤了头,府里的银钱都拿去请大夫了。你回去告诉掌柜的,三日后再来,我必还他。”

“三日后?” 高个伙计皱眉,“沈公子这话都说过多少回了 ——”

“要么等三日,要么现在去府衙告我。” 沈砚之打断他,眼神冷了些,“你觉得府尹是愿意见到宗室被商户逼债,还是愿意见到你家醉仙楼敢逼宗室?”

这话戳中了要害。明代商户地位低,尤其忌讳和宗室结怨。两个伙计对视一眼,矮个的拉了拉高个的袖子:“算了,咱们回去跟掌柜的说说…… 沈公子,三日后我们可真来了。”

沈砚之没应声,看着他们踩着雪走了,才松了口气,后背已经沁出了冷汗。

关上门,福伯急得直搓手:“爷,三日后哪来的银子?库房里只有…… 只有二十文铜钱了。”

沈砚之转身往屋里走,雪粒子落进领口,凉得他打了个激灵。他想起自己穿越前背的那些明史资料 —— 宣德年间苏州最缺的不是银子,是人才。或者说,是能写会算的人。

“福伯,原主…… 我以前是不是跟人学过写字?”

福伯愣了愣:“学过啊,您七岁时大老爷还请过先生呢,只是您总逃课去斗蛐蛐,后来就搁下了……”

那就好。

沈砚之走到桌前,看见桌上摆着笔墨纸砚,砚台里的墨已经干了。他拿起毛笔,指尖有些发颤 —— 穿越前他练过三年书法,虽不算名家,应付日常书写总够了。

“找张纸来。”

福伯取来一张粗糙的麻纸。沈砚之倒了点清水在砚台里,慢慢研着墨,墨香混着雪气飘进鼻腔,竟让他莫名静了些。

“写什么?” 福伯问。

“写个帖子。” 沈砚之蘸了蘸墨,笔尖落在纸上,“给咱们苏州府的通判李大人。”

福伯吓了一跳:“李大人?咱们跟他素无往来啊!”

“现在有了。” 沈砚之手腕微动,写下 “沈砚之顿首” 五个字,笔锋比原主那潦草的字迹稳得多,却又刻意带了点少年人的生涩,“就说…… 晚生偶感风寒,读《论语》有惑,想向李大人请教一二。”

他记得李通判是个老儒,最看重 “好学” 的后辈。至于请教什么,他一个历史系学生,背几句《论语》总不成问题。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让他在苏州府站稳脚跟,至少能赚到酒钱的机会。

墨汁在纸上晕开,沈砚之看着那行字,忽然觉得这宣德三年的雪,或许没那么冷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