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徵朝康正元年的炎炎夏日,宫廷中一片喜气洋洋,皇后徐氏历经艰辛,诞下了一对龙凤胎。
皇长子取名为裴璟珩,皇长女唤作裴璟瑟,那粉嫩的模样,仿佛是上天赐予大徵的明珠。
同年 12 月,皇后的胞妹宸妃也传来喜讯,诞下了皇次子裴璟瑞。
众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皇帝更是龙颜大悦,赏赐不断到了次年 9 月,皇后再次为皇家添丁,诞下皇次女裴璟音。
而就在这一年的 12 月,宸妃又诞下皇三女裴璟妍,因接连诞下子嗣,被晋封为宸贵妃。
后宫众人纷纷前来祝贺,表面一团和气,暗地里却各自盘算。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康正 10 年,五位皇嗣在宫廷中一同成长,相处得十分融洽。
几位公主自幼便对武功感兴趣,且都有着极高的天赋,武功不相上下。
但若非要论个高低,那当属大公主裴璟瑟最为出色。
裴璟瑟身姿矫健,手持长剑,在花园中舞剑,动作凌厉,引得一旁的宫女太监们连连赞叹。
康正十六年,宫廷内又是一番大变动。
皇长子裴璟珩晋封皇太子,这无疑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步,预示着未来将承担起整个大徵朝的重任。
而几位公主也都有了自己尊贵的封号。
大公主裴璟瑟被封为嘉宁公主,二公主裴璟音封嘉仪公主,三公主裴璟妍封玉香公主。
册封日过去一月有余,平静的大徵边境突然传来不安的消息,南蛮部落蠢蠢欲动,竟妄图侵犯大徵疆土。
而不巧的是,素有威名的年大将军数日前骑马不慎摔断了腿,此刻还在府中休养,根本无法领兵出征。
这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嘉宁公主与嘉仪公主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坚定,两人一同上前,齐声说道:“父皇,儿臣愿领兵出征!”
太子璟珩紧接着也上前一步,朗声道:“父皇,儿臣愿陪皇妹一起。”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诸大臣纷纷跪地,焦急说道:“皇上三思啊!
太子乃储君,若有意外,对大徵那可是关乎国运的大事啊!”
其余大臣也纷纷附和:“望皇上三思。”
皇上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缓缓开口:“大徵本就是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太子身为未来储君,此举甚好。
与嘉宁和嘉仪一同前去,再带上瑞儿,让他也历练历练。
七日后便出发吧!”
下朝后,几位大臣聚在一处低声议论。
“皇上此举,怕是有意扶持三殿下啊!”
一位李姓大臣小声说道。
旁边的人赶忙劝道:“李大人慎言啊!
三殿下如今才几岁啊!”
与此同时,后宫中宸贵妃正在皇后宫中。
宸贵妃面带忧虑,对皇后说道:“姐姐,皇上此举,怕是……”皇后微微一笑,安抚道:“妹妹别担心,要相信她们。”
这时,嘉宁公主、嘉仪公主和璟瑞璟珩一同进来,行礼道:“儿臣给母后请安,给姨母请安。”
皇后赶忙说道:“快起来。”
宸贵妃走上前,拉着嘉宁嘉仪的手,忧心忡忡:“一路上可千万要注意安全啊!”
嘉宁公主微笑着回应:“请姨母放心。”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4位皇嗣便出宫准备出发事宜。
前往兵营途中。
璟瑞一脸疑惑地凑到璟珩身边,说道:“皇兄,母妃的话,我怎么听着话中有话啊!”
嘉宁公主忍不住打趣道:“你终于知道啦!”
璟瑞有些不好意思,说道:“皇姐,你别笑话我了。”
嘉宁公主收住笑容,认真说道:“大徵开国以来,就没有太子亲自出征的先例。
皇兄只是随口一试探,就把父皇的心里话给探出来了。”
璟瑞挠挠头,问道:“那你们提我了?”
嘉宁公主无奈地白了一眼这个傻弟弟,没有说话。
璟珩笑着解释道:“傻子。
我们是同一个外祖父母,当然得带上你了。
至于玉香嘛,到底是个公主,总得给徐家留个人不是么。
免得被人说父皇对徐家赶尽杀绝。”
璟瑞听后,思索了一会儿,说道:“那你们可得保护好我。”
三人相视一笑,齐声说道:“放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