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其它小说 > 青衫烟雨记

青衫烟雨记

用户43932795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青衫烟雨记大神“用户43932795”将佚名佚名作为书中的主人全文主要讲述了:小说《青衫烟雨记》的主要角色是用户43932795,这是一本其他,古代小由新晋作家“用户43932795”倾力打故事情节扣人心本站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2832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13 08:25:44。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青衫烟雨记

主角:佚名   更新:2025-11-13 11:20:3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回 江东别业逢孤女 淮水秋风起劫波江左之地,自古繁华。金陵城外,有山名曰栖霞,

林壑幽美,泉石清奇。山麓之下,一湾溪水蜿蜒而过,溪边有庄,名曰"听涛山庄"。

庄主林青衫,本为江湖上赫赫有名之"沧浪剑客",十年前封剑归隐,于此筑庐而居,

不复问世事。是岁深秋,霜叶如醉。青衫方于书房作画,忽闻前庭喧哗。仆人来报:"老爷,

门外有一女子,蓬头垢面,昏倒在地。"青衫搁笔而出,见一少女卧于阶前,约莫十六七岁,

衣衫褴褛,气息奄奄。其怀中紧抱一锦囊,十指皆血,似是历经艰险。青衫心生恻隐,

遂命人将女子抬入客房,延医诊治。三日后,女子苏醒,见青衫便跪地不起,

泣曰:"恩公救命之恩,没齿难忘。小女子苏烟雨,徽州人氏,家父苏子方,本为淮扬盐商。

月前,家父为奸人所害,阖家上下三十余口,唯小女子一人得脱。今走投无路,闻恩公大名,

特来投奔。"言罢,呈上锦囊。青衫启囊视之,内有一玉佩,上镌"山河"二字,

并一封血书。书中言及当朝兵部尚书魏忠贤勾结倭寇,私卖军械,苏子方因无意中得其账册,

遂遭灭门之祸。书末云:"此书若入公道之手,奸臣伏诛,吾死瞑目。"青衫阅毕,

长叹一声。十年前,他正是因看不惯朝廷腐败,又不愿同流合污,方挂剑而去。

今见烟雨可怜,义愤填膺,遂曰:"姑娘且宽心,林某虽归隐,然侠义之心未泯。汝父之冤,

必当昭雪。"烟雨闻言,叩首流血。青衫将其扶起,安排于西厢暂住。自此,山庄之中,

多一抚琴弄墨之倩影。烟雨聪慧过人,善解人意,不旬日便与上下相得。青衫观其神色,

常带忧愁,知其心事重重,亦不便多问。一夜,月色如洗。青衫独坐中庭,对月抚琴。

曲未成,忽闻箫声相和,清越凄婉,如泣如诉。青衫诧异,循声而去,见烟雨立于竹林深处,

手持一管紫竹箫,眉眼间尽是哀伤。青衫曰:"姑娘亦通音律?

"烟雨敛衽曰:"幼时随母亲所学,今睹月伤情,班门弄斧耳。"二人论及音律,

竟心意相通。青衫叹曰:"十年前,吾亦有一知音,奈何……"言至此,戛然而止。

烟雨察其神色,知触其心事,遂转而言他。自此,琴箫唱和,遂成山庄一景。然江湖风波,

岂因隐居而息?数日后,一队锦衣卫忽至山庄,为首者千户陆炳,面容阴鸷,

拱手曰:"林大侠,别来无恙?今奉魏大人之命,查抄钦犯苏氏余党,闻有女子逃入贵庄,

敬请交出。"青衫冷笑曰:"林某归隐多年,不知什么钦犯。庄内只有一远房侄女,

无姓苏者。"陆炳目露凶光:"林大侠莫要自误。魏大人如今一手遮天,天下莫敢不从。

若识时务……"话音未落,青衫袖风微拂,陆炳顿觉胸口一闷,倒退三步。

青衫淡淡曰:"送客。"陆炳知青衫武功深不可测,不敢造次,率众退去。然其临去时,

回头阴恻恻曰:"林大侠,山高水长,后会有期。"是夜,青衫知魏忠贤必不肯罢休,

遂召烟雨至书房,曰:"此地已不安全,明日吾送姑娘入浙东,

吾师兄'铁剑山房'主人可庇护汝。"烟雨泣曰:"恩公因小女子而得罪权贵,

小女子岂可一走了之?愿随恩公左右,生死与共。"青衫正色曰:"姑娘家仇国恨,

岂可轻言生死?林某自保有余,姑娘勿忧。"二人争执良久,烟雨终应允。然青衫心中明白,

魏忠贤权势熏天,此番得罪,必有后患。

第二回 铁剑山房惊变起 沧州道上血痕新翌日清晨,天尚未亮,青衫便备好马车,

携烟雨悄然离庄。取道东南,欲经镇江,过常州,直入浙东。沿途但见秋意萧瑟,黄叶纷飞,

烟雨撩起车帘,望着渐行渐远的栖霞山,泪湿衣襟。青衫驾辕,一袭青衫,一柄长剑,

神色淡然。行约五十里,至一小渡口,忽闻前路马蹄声急。青衫勒马停辕,

但见十余骑飞驰而来,皆黑衣蒙面,手持倭刀,刀光凛冽。为首者身材魁梧,

厉声喝道:"留下苏氏女,饶尔不死!"青衫冷笑,长剑未出鞘,只淡淡曰:"倭寇余孽,

也敢犯我中土?"语音未落,身形已起,如惊鸿掠水,剑光一闪,为首者头颅已飞。

众倭寇大惊,蜂拥而上。青衫剑势如水银泻地,招招夺命,顷刻间十余人尽数毙命,

唯有一人重伤未死。青衫收剑,冷曰:"回去告诉魏忠贤,林某在此。

"烟雨于车中目睹此战,心惊胆战,方知恩公武功已臻化境。

然青衫神色凝重曰:"魏贼竟勾结倭寇,此非江湖恩怨,乃国之祸患。事不宜迟,速行。

"昼夜兼程,三日后抵达浙东天台山。铁剑山房建于山腰,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主人铁剑先生,名唤莫问天,乃青衫同门师兄,四十许人,面容清癯,双目如电。见青衫至,

大喜过望,然闻其详,面色渐沉。莫问天叹曰:"青衫,汝又卷入江湖矣。十年前,

汝因不愿助那魏忠贤,挂剑而去。今魏贼势大,朝野侧目,连东林党人都遭其毒手,

汝一人之力,何以抗衡?"青衫曰:"师兄,非弟好勇斗狠,实乃奸臣当道,倭寇侵边,

百姓涂炭。苏氏一门三十余口之冤,岂可坐视?"莫问天沉吟良久,曰:"也罢。

此女可留于山房,吾自会庇护。然汝欲何为?"青衫望向北方的天空,

缓缓曰:"吾欲往京城,寻当年旧友,共图大事。"烟雨闻言,跪地恳求曰:"恩公,

此行凶险万分,小女子愿同行,虽死不悔。"青衫厉声曰:"胡闹!汝武功未成,

此去徒增累赘。"烟雨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曰:"此账册,乃父临死所托。

内详记魏贼与倭寇交易之年月时日、船只货物。若此物入京,便是铁证。"青衫接过账册,

翻阅数页,神色大变。册中所记,非但军械交易,更涉及魏贼私通倭寇,欲引其入寇东南,

借以揽权。此乃通敌叛国之罪,罪证确凿。青衫思忖片刻,曰:"既如此,汝更不可涉险。

此册吾会妥善保管,汝安心留此。"当夜,山房设宴为青衫饯行。酒过三巡,

忽有弟子来报:"山房外有大队官兵围困,言奉旨捉拿钦犯苏烟雨与林青衫。

"莫问天拍案而起:"魏贼爪牙,竟敢至此!"青衫冷静曰:"师兄,此战难免。

然山房弟子无辜,不可连累。"莫问天曰:"我铁剑山房岂是贪生怕死之辈!"说罢,

提剑而出。青衫无奈,只得随行。山房之外,火把通明,官兵不下五百人。为首者,

竟是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魏忠贤之心腹也。田尔耕阴笑道:"林青衫,莫问天,

汝二人窝藏钦犯,意图谋反,今奉九千岁之令,格杀勿论。"青衫淡淡曰:"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只问一句,汝等为虎作伥,可曾愧对祖宗?"田尔耕大怒,挥手示意进攻。

刹那间,箭矢如雨,官兵蜂拥而上。青衫剑光如水,所过之处,人仰马翻。莫问天铁剑沉重,

势大力沉,当者披靡。山房弟子虽少,然皆精锐,竟将五百官兵阻于山门之外。激战正酣,

忽然后山火起。原来官兵分兵两路,一路正面进攻,一路绕后偷袭。烟雨所在客房,

已被火海吞噬。青衫大惊,舍了田尔耕,向后山飞掠而去。火势凶猛,房舍倒塌。

青衫不顾灼热,冲入火海,寻得烟雨,其已昏迷。青衫以袍裹之,破窗而出。待安置好烟雨,

回望山房,已是一片火海。莫问天率弟子且战且退,伤亡惨重。青衫心如刀绞,

知铁剑山房百年基业,毁于一旦。田尔耕见青衫救出烟雨,狞笑道:"林青衫,汝纵能飞天,

今日亦难逃天罗地网。"话音未落,四周山林中杀声四起,竟又涌出千余官兵。

原来魏忠贤早有准备,布下重兵。青衫见大势已去,对莫问天曰:"师兄,速带弟子突围,

吾护烟雨杀出。"莫问天曰:"青衫,汝..."青衫厉声曰:"走!"青衫抱起烟雨,

长啸一声,剑光如瀑,直取田尔耕。田尔耕大惊,急退。青衫并不恋战,借势冲开重围,

向深山遁去。身后,铁剑山房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第三回 深山古寺遇高僧 金陵旧梦付东流青衫抱着烟雨,施展轻功,连夜奔出百里,

至一深谷。谷中古木参天,云雾缭绕,远处传来钟声悠悠。烟雨于怀中悠悠转醒,

见青衫大汗淋漓,胸口染血,惊曰:"恩公,汝受伤了?"青衫微笑曰:"小伤而已,

不足挂齿。"实则田尔耕之暗箭,已中其左肩。青衫点穴止血,然剧毒已入经络。

烟雨泪如雨下:"皆小女子之罪,累恩公至此。"青衫摇头曰:"此乃林某甘愿,与汝何干?

"循钟声声,二人至一古寺,名曰"寒山禅寺"。寺中主持,法号觉远,乃一代高僧。

见青衫负伤而来,垂目曰:"施主杀孽过重,恐难善终。"青衫苦笑道:"大师,

非林某好杀,实乃逼不得已。"觉远命弟子将二人安顿于禅房,亲为青衫疗伤。

烟雨跪于佛前,祈祷终日。三日后,青衫伤势稍缓,然毒入五脏,非寻常药石可解。

觉远曰:"此毒名'七日断魂散',乃西域奇毒,七日内若不得解药,必死无疑。

"烟雨闻言,几欲昏厥。青衫淡然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林某纵横江湖二十载,

杀人无算,今日之死,亦是果报。"烟雨泣曰:"恩公若死,小女子绝不独活。

"觉远望向烟雨,忽曰:"女施主戾气深重,然印堂有红光,乃大慈悲之相。世间恩怨,

本是因果循环。老衲有一方,可延施主三日之命,然能否得救,全看造化。"说罢,

取出一粒丹药,命青衫服下。是夜,烟雨侍奉于榻前,寸步不离。青衫昏沉中,呓语连连,

竟呼一女子之名:"婉儿...婉儿..."烟雨心中一动,知此必为恩公往日情人。

她轻声问觉远:"大师可知婉儿是谁?"觉远叹曰:"此乃林施主心结。十年前,

林施主本与未婚妻柳婉儿姑娘订下婚约。然婉儿之父柳御史,因参劾魏忠贤,被构陷下狱,

满门抄斩。林施主欲救无力,婉儿于狱中自尽。林施主一怒之下,独闯天牢,

斩杀狱吏十七人,后挂剑而去,不复问世事。"烟雨闻之,泪如雨下。原来恩公与她,

竟同是天涯沦落人。她握着青衫的手,轻声曰:"恩公,汝为婉儿姐姐报仇,

今又为烟雨奔走。烟雨虽死,亦当结草衔环。"三日后,青衫醒转,气色稍复。

觉远曰:"老衲只能至此。要解此毒,唯有一法。"青衫曰:"请大师明示。

"觉远曰:"此去向东三百里,有山名曰普陀,山上有仙草名'紫玉珊瑚',三十年一开花,

服之可解百毒。然此草生于悬崖峭壁,且有异兽守护,取之不易。

"烟雨毅然曰:"小女子愿往。"青衫摇头曰:"汝不会武功,如何去得?

"烟雨曰:"恩公为烟雨舍命,烟雨岂可坐视?纵是刀山火海,亦要一试。"青衫见其意决,

只得应允。觉远赠其一葫芦丹药,曰:"此可避瘴气。然山中毒蛇猛兽众多,

女施主千万小心。"次日,烟雨拜别青衫,背着竹篓,独自向东而去。青衫于寺中养伤,

每日打坐调息。觉远常来谈禅论道,言及因果报应,青衫默然。第五日,烟雨竟负伤而归,

然竹篓中,赫然一株紫色灵芝状仙草,光芒流转。烟雨右臂抓痕深可见骨,

然笑曰:"幸不辱命。"原来她于峭壁之上,与一巨蟒搏斗,几丧其命,终以智取,

得此仙草。青衫感动莫名,觉远亦叹曰:"女施主诚心感天,林施主有救了。"服草之后,

青衫毒素尽清。二人于寺中再养数日,伤情大好。然魏忠贤之追杀,如影随形。这日,

寺外又现官兵踪迹。青衫知不可久留,遂与烟雨辞别觉远,觉远赠言曰:"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然屠刀未举,何以放下?施主好自为之。"二人离开寒山禅寺,乔装打扮,

循小路至扬州。扬州繁华,自古烟花之地。青衫于城中有一旧友,名唤柳如是,

乃当年秦淮名妓,今已赎身,开设一绣楼,名曰"烟雨楼"。此楼表面绣庄,

实则为江湖消息汇聚之所。至烟雨楼,柳如是见青衫至,惊喜交加。引二人入密室,

曰:"林郎,十年不见,别来无恙?今江湖盛传,汝携苏氏之女,与魏大人作对,可是真的?

"青衫苦笑曰:"正是。如烟,今走投无路,唯有求助于汝。

"柳如是叹曰:"魏贼耳目遍天下,此楼恐亦不安全。然故人相求,焉有不顾之理。

今夜有一商船,将赴湖广,汝二人可藏于货舱,暂避风头。"青衫谢之。是夜,

二人潜至码头。然刚上船,四周灯火通明,田尔耕率锦衣卫早已埋伏。

田尔耕大笑:"林青衫,汝真以为能逃出生天?柳如是早被吾等监控,此不过引蛇出洞之计。

"青衫护着烟雨,拔剑而立,冷冷曰:"魏贼爪牙,阴魂不散。"田尔耕曰:"九千岁有令,

活捉林青衫,碎尸苏烟雨。上!"刀光剑影,血染江水。青衫剑法虽高,然连日奔波,

体力未复,又要护着烟雨,渐感不支。烟雨见青衫身上添伤,心如刀绞,忽然挣脱其手,

奔至船舷,高呼曰:"恩公,来世再见!"纵身跃入江中。青衫肝胆俱裂,长啸一声,

剑光暴涨,杀开血路,亦跃入江中。江水湍急,二人瞬间被冲散。田尔耕命人打捞,

然夜色茫茫,何处寻觅?第四回 洞庭湖畔重逢日 岳阳楼头论英雄青衫随波逐流,

幸而抓住一根浮木,漂至一处浅滩。他强撑起身,四处寻找烟雨,然不见踪影。江水冰冷,

伤口剧痛,青衫终是不支,昏厥过去。醒来时,已在一渔船之上。一老渔翁正为其换药。

见青衫醒,渔翁曰:"年轻人,汝命真大。吾于洞庭湖畔捕鱼,见汝漂来,尚有气息,

便救上船。"青衫急问:"老丈,可见一女子?"渔翁摇头曰:"只汝一人。

"青衫心如死灰,以为烟雨已葬身鱼腹。他谢过渔翁,欲起身寻尸。然伤势过重,又昏倒。

如此反复数日,才能勉强行走。这日,他至岳阳楼,登楼远眺,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他想起烟雨之名,又想起柳如是之烟雨楼,不禁怆然。楼中有一说书人,正讲江湖掌故,

讲到"沧浪剑客"林青衫,如何护一孤女,大战锦衣卫,最后双双投江,生死不明。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唯有青衫苦笑。忽听一女子声音曰:"先生所讲,恐有谬误。

"青衫回头,见一青衣女子,头戴斗笠,白纱遮面,立于角落。那声音,

竟与烟雨有几分相似。青衫心跳如鼓,强自镇定。说书人不悦曰:"姑娘何以知之?

"女子轻笑:"小女子曾识得林大侠其人,他绝非轻易言死之辈。投江之说,

或为金蝉脱壳之计。"说罢,转身下楼。青衫急追而出,至僻静处,轻呼:"烟雨?

"女子身躯一震,缓缓转身,摘去斗笠,不是烟雨又是何人?二人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

原来那夜投江,烟雨被一商船救起。船主乃一正直商人,闻其遭遇,便带其至岳阳。

烟雨知青衫若在世,必会寻至洞庭,故每日于岳阳楼等候,竟真的重逢。二人寻一僻静客栈,

互道别后情形。烟雨见青衫遍体鳞伤,泣曰:"恩公为小女子,几丧性命。今当如何?

"青衫曰:"魏贼不除,天下不宁。吾欲入京,面见圣上,呈上账册。

"烟雨苦笑曰:"恩公,今上昏聩,信魏贼如父,岂会听信汝言?"青衫默然。

烟雨所言不虚,当今皇帝天启,沉迷木工,任由魏忠贤专权,朝中正人君子,或死或逐,

已无几人。然青衫曰:"纵是独木难支,亦要一试。否则,如何对得起汝父,对得起婉儿?

"烟雨曰:"小女子有一计。魏贼虽权势滔天,然其亦有政敌。今内阁大学士韩爌,

素与魏贼不和。吾等可寻其相助。"青衫曰:"韩大人清正,然其府邸必有魏贼耳目,

如何得见?"烟雨微笑曰:"小女子自有办法。"原来烟雨之母,与韩爌夫人乃手帕之交。

幼时,烟雨曾入韩府,与韩家小姐为伴。今虽家道中落,然韩夫人念旧,必肯相助。

二人商议已定,遂乘船顺江而下,至金陵,再取道北上。途中,青衫教授烟雨剑法,

曰:"汝既入江湖,当有一技傍身。"烟雨聪慧,进步神速。青衫赞曰:"汝有慧根,

假以时日,必成高手。"然魏忠贤之追杀,从未停歇。这日在徐州驿站,二人正在用饭,

忽觉四周有异。青衫低声曰:"有杀气。"话音未落,数枚暗器破空而至。青衫挥袖挡开,

拉起烟雨破窗而出。驿站外,已被重重包围。为首者,乃一蒙面剑客,背负长剑,气势不凡。

青衫凝目曰:"阁下何人?"蒙面人曰:"取汝性命之人。"剑光一闪,直刺青衫眉心。

青衫接招,两剑相交,竟觉对方内力深厚,不在自己之下。二人剑来剑往,瞬间百招。

烟雨欲助,然被其余杀手缠住,险象环生。激战中,青衫渐感对方剑法似曾相识,心念一动,

失声曰:"尔是婉儿之兄柳长风?"蒙面人身躯剧震,剑势一缓,扯下面巾,

果是一英俊青年,然目含悲愤:"林青衫,汝还有脸提婉儿?"青衫收剑曰:"长风,

当年之事,非林某不愿救,实是无力回天。"柳长风厉声曰:"无力?汝武功盖世,

独闯天牢如入无人之境,为何不带婉儿走?汝可知,婉儿在狱中,每日盼汝,最后绝望自尽。

汝配称她未婚夫?"青衫默然,良久曰:"是林某负她。然今江湖风雨,国家危难,

个人恩怨,暂且放下如何?"柳长风曰:"放下?吾加入魏党,便是要借其权势,有朝一日,

斩汝首级,祭吾妹在天之灵。"说罢,又欲出剑。烟雨忽然挡在青衫面前,曰:"柳公子,

恩公十年来,无一日不在愧疚。今他为国为民而战,汝若杀他,正合魏贼之意。

"柳长风凝视烟雨,忽曰:"汝便是那苏氏女?"烟雨曰:"正是。"柳长风冷笑:"好,

好。林青衫,十年前汝为婉儿挂剑,今日为苏氏女重出江湖。吾倒要看看,这女子有何不同。

"他剑花一挽,竟刺向烟雨。青衫大惊,飞身扑救。然柳长风剑法精妙,竟半途变招,

直取青衫要害。青衫避无可避,眼看中剑。烟雨忽然扑上,以身挡剑。长剑透肩而入,

血如泉涌。柳长风愣住。青衫暴怒,剑光如狂涛骇浪,将柳长风逼退。他抱住烟雨,

见其面色苍白,心如刀割。他点穴止血,然剑伤甚深,烟雨已奄奄一息。柳长风立于原地,

神色复杂。青衫抬头,目眦欲裂:"柳长风,汝如愿了?"柳长风默然良久,

抛下一瓶丹药:"此乃金创圣药,或可救她。林青衫,吾与汝之仇,未了结。"说罢,

率众退去。青衫无暇顾及,急为烟雨疗伤。药果然灵验,血止,然烟雨失血过多,昏迷不醒。

青衫雇一马车,日夜兼程,寻一僻静山村,租下一茅屋,悉心照料。七日七夜,烟雨方醒。

见青衫守于榻前,须发皆乱,形容憔悴,

她轻声曰:"恩公..."青衫喜极而泣:"汝醒了。"烟雨伸手,

轻抚青衫脸颊:"小女子不值得恩公如此。"青衫握住其手,曰:"值不值得,林某心知。

"二人目光相对,情意尽在不言中。然青衫心中,始终有婉儿之影。烟雨亦知,然不以为意。

她曰:"恩公,小女子别无所求,只愿伴君左右,同除国贼。"青衫点头。待烟雨伤愈,

二人再次上路。第五回 京城风云汇群英 东厂刑场见忠魂腊月将至,风雪载途。

青衫与烟雨历经艰辛,终至京城。京城乃天子脚下,然魏忠贤之势力,无所不在。东厂番子,

遍布街巷;锦衣卫,横行霸道。青衫不敢大意,将烟雨安顿于一僻静客栈,独自前往韩府。

韩府位于东城,门第森严。青衫夜探府邸,寻得韩爌书房。韩爌正在秉烛夜读,

忽见一青衫人影立于窗前,大惊。青衫拱手曰:"韩大人,林某冒昧来访。"韩爌识得青衫,

昔年曾有一面之缘,知其为人,遂曰:"林大侠深夜造访,必有要事。"青衫呈上账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