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言情小说 > 我们从完美的恋爱公式开始

我们从完美的恋爱公式开始

四季犯困 著

言情小说连载

现代言情《我们从完美的恋爱公式开始由网络作家“四季犯困”所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未眠江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新作品出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希望大家能够喜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主角:林未眠,江辰   更新:2025-11-11 15:02:5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深秋的A大,梧桐叶落了一地,像是铺了层金黄色的地毯。

但对于计算机系大三的林未眠来说,这景色与她无关。

她的世界里,只有眼前屏幕上那些冰冷而严谨的代码,以及一个让她眉心紧锁了整整一周的难题。

“未眠,你的‘人类情感行为分析’模型,进展如何了?”

陈教授温和的声音在头顶响起,林未眠从满屏的Python逻辑中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

镜片后是一双过于冷静的眼睛,像两潭深秋的湖水,波澜不惊。

“教授,”她清了清因为长时间专注而有些干涩的嗓子,声音平稳得像在做学术报告,“基础框架己经搭建完毕,数据爬虫模块运行正常。

但目前收集到的公开数据集,例如社交媒体互动文本、影评情感分析,都存在严重缺陷。”

她调出几个数据可视化图表,指尖在屏幕上轻点:“您看,这些数据过于模式化,充满了表演性和社会期许偏差。

它们无法真实反映人类在特定情境下,复杂、微妙且动态变化的情感状态。

用这样的数据训练出的模型,无异于纸上谈兵。”

陈教授看着这个他最得意的门生,眼底闪过一丝欣赏,更多的是无奈。

林未眠的逻辑无懈可击,但有时候,过于追求完美和“真实”,反而会走入死胡同。

“未眠,我理解你的追求。

但学术研究,有时候需要一定的妥协和假设。

我们可以先基于现有数据建立一个基线模型……教授,”林未眠打断他,语气坚定,“一个建立在虚假地基上的模型,即使结构再精美,也毫无意义。

它无法通过图灵测试的深化版——真正的‘情感共鸣测试’。”

她关掉图表,屏幕上重新回归她写了一半的代码。

“我需要更真实、更鲜活、更即时的行为数据。

不是过去式的文本记录,而是‘正在发生’的情感互动样本。”

陈教授沉吟片刻:“你的想法很有价值,但实现起来难度极大。

伦理审查就是第一道坎,我们不可能像设置实验条件一样去操纵真实的人类情感。”

“我明白。”

林未眠的目光重新投向屏幕,“所以,我需要找到一个方法,进行‘非介入式’的自然观察。

我需要一个……完美的观察样本。”

下课铃响起,陈教授拍了拍她的肩膀:“想法很好,但具体方案还需要仔细斟酌。

系里对这个课题很重视,希望中期汇报时,你能拿出点像样的东西。”

“我会的。”

林未眠点头,语气没有丝毫动摇。

教室里的人渐渐走空,只剩下她敲击键盘的清脆声响。

夕阳透过窗户,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暖光,却化不开她周身那种生人勿近的理性气场。

她打开一个新的文档,敲下标题:《“人类情感行为分析”课题——真实世界数据采集方案(草案)》。

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她开始罗列筛选标准:1. 目标样本类型:个体。

排除团体观察,以减少变量干扰。

2. 样本特质要求:a. 高社交可见度:行为易于观察和记录。

b. 情感表达丰富性:需具备观察到的多种情感状态(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潜在可能性。

c. 行为可预测性低:避免选择行为模式过于刻板的个体,以增加数据的多样性和真实性。

d. 环境适配性:样本需与观察者(即我本人)存在足够的生活轨迹交集,便于长期、稳定的自然观察。

写完这些,林未眠靠在椅背上,轻轻呼出一口气。

标准是定下了,但符合标准的人在哪里?

这就像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算法寻找初始参数,方向正确,但答案渺茫。

她收拾好笔记本和几本厚重的专业书,塞进那个看起来和她一样朴素的深蓝色双肩包,离开了教学楼。

A大的图书馆是校园里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穹顶高阔,沉淀着书香和岁月的气息。

林未眠习惯性地走向二楼的理科阅览区,那里是她思维的舒适区。

然而,今天她的路径被一阵小小的骚动打断了。

在靠近落地窗、光线最好的那片区域,平时总是坐满刻苦学生的长桌,此刻气氛却有些异样。

不少人的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向同一个方向。

林未眠顺着众人的视线望去。

那是一个穿着简单黑色卫衣和牛仔裤的男生,背对着她这边,身姿挺拔,肩线开阔。

仅仅一个背影,就透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疏离感。

而他面前,站着一位面容姣好、脸颊绯红的女生,双手紧张地捏着一封显然是情书的信封。

林未眠对这类场景本能地排斥,正准备绕行,男生的声音响起了。

声线是清朗的,带着点懒洋洋的调子,像秋日午后被阳光晒暖的溪水,但说出的话却没什么温度。

“谢谢你的心意。”

他说,甚至没有伸手去接那封信,“不过,抱歉。”

女生的脸色瞬间由红转白,眼神里充满了窘迫和难堪。

“为……为什么?

是我哪里不够好吗?”

男生似乎轻笑了一下,带着点无可奈何的意味:“不,你很好。

只是……”他顿了顿,像是在寻找合适的措辞,“我这个人,比较怕麻烦。

而恋爱,据我观察,是世界上最麻烦的事情之一。”

这个理由听起来既像借口,又带着点奇怪的坦诚。

女生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她收回手,低低说了声“对不起”,转身飞快地跑开了。

围观的人群发出细微的唏嘘,目光复杂地落在那个男生身上。

有惋惜,有好奇,也有对他“不近人情”的轻微谴责。

而那个男生,仿佛对周遭的一切毫无所觉,径首坐回座位,重新戴上了耳机,拿起一本厚厚的建筑图册看了起来。

整个过程中,他的情绪平稳得没有一丝涟漪,仿佛刚才只是随手拂去了一粒尘埃。

林未眠的脚步停住了。

她那双习惯于分析数据的眼睛,敏锐地捕捉到了整个过程里极其丰富的信息素。

高社交可见度?

符合。

他显然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情感表达丰富性?

符合。

虽然他本人情绪稳定,但他能轻易引发出他人强烈的情感波动(爱慕、失落、窘迫),这本身就是极佳的研究情境。

行为可预测性低?

他拒绝的方式与众不同,不是常见的“我有喜欢的人了”或“想专心学习”,而是“怕麻烦”,这个理由本身就显得难以预测。

环境适配性?

他是建筑系的,经常来图书馆,与她的活动轨迹有交集。

更重要的是,他处理情感的方式——那种近乎冷酷的效率和置身事外的平静,像一台高效运行却缺乏情感模块的精密仪器。

这让她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熟悉感。

林未眠的心脏,第一次因为学习之外的事情,轻微地、加速跳动了一下。

不是心动,而是一种发现关键变量的兴奋。

她立刻走到一个能清晰观察到他又不易被发觉的书架后,拿出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飞快地新建了一个文档:观察日志 - 样本S(初始)时间:10月25日,下午4点17分地点:图书馆二楼东区事件:样本S面对异性首接情感表达(告白)事件。

样本S行为记录:姿态:放松,略带疏离。

全程未起身。

语言:首接拒绝,理由非典型(“怕麻烦”),具有研究价值。

情绪状态:面部表情变化幅度<5%,心率(目测)平稳,无明显生理应激反应。

情绪稳定性极高。

后续行为:事件结束后迅速回归初始状态(阅读图册),表明其对情感事件的“消化”或“摒弃”效率极佳。

初步分析:样本S呈现出高效的情感隔离与处理机制,其内在逻辑可能与主流社会情感范式存在偏差,极具观察价值。

其存在本身,即能有效引发周围个体的情感波动,是理想的“情感交互”触发源。

结论: 建议将样本S列为一级优先观察目标。

写完最后一行字,林未眠抬起头,目光穿过书架的缝隙,再次落在那个人身上。

夕阳的金辉恰好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清晰利落的下颌线。

他似乎遇到了一个设计难点,无意识地用铅笔尾端轻轻敲着桌面,眉头微蹙,专注的神情让他整个人仿佛在发光。

林未眠下意识地调用了她的人脸识别和微表情分析知识库(虽然是纯理论层面的),试图解读他这个表情。

是困惑?

还是思考?

不,都不完全准确。

那是一种……沉浸在创造与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纯粹状态。

一种她的代码世界无法完全模拟的状态。

她合上平板,心中那个关于新方案的草案迅速变得清晰、具体起来。

“人类情感行为分析”的课题,找到了它最完美的活体样本。

项目的名字,或许可以叫做——**《关于样本S(江辰)的情感行为模式分析与建模》。

数据的困境,似乎在这一刻,窥见了一条充满挑战却无比迷人的出路。

她知道这很难,甚至可能触碰伦理的边界。

但面对一个如此完美、仿佛为她课题而生的样本,林未眠那习惯于理性计算的大脑,第一次被一种名为“挑战欲”的情绪点燃。

下一步,就是制定详细的接触与观测计划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