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言情小说 > 琅琊拾遗录

琅琊拾遗录

悉江阅 著

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琅琊拾遗录是作者悉江阅的小主角为裴知俭令本书精彩片段:主角为令微,裴知俭,李刺史的古代言情小说《琅琊拾遗录由作家“悉江阅”倾心创情节充满惊喜与悬本站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2161511章更新日期为2025-09-20 22:55:18。目前完小说详情介绍:琅琊拾遗录

主角:裴知俭,令微   更新:2025-09-21 02:27:1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初夏的青州,总是多雨的。

雨丝细密如雾,悄无声息地浸润着这座古老的城池。青砖黛瓦的宅邸连绵起伏,被雨水洗得发亮,檐角的鸱吻在氤氲水汽中若隐若现,恍若蛰伏的兽。坊街间的石板路被洗得光滑如镜,倒映着匆匆行人的身影——戴着幞头、披着蓑衣的男子,撑着油纸伞、着齐胸襦裙的女子。空气中混杂着泥土的腥气、槐花的淡香,还有从各家厨房飘出的、若有若无的姜醋味道。

崔令微坐在西厢房靠窗的榻上,手里捧着一卷微微发黄的《肘后备急方》,目光却落在窗外那株被雨水打得簌簌作响的芭蕉上。

雨声淅沥,衬得这间小屋愈发寂静清冷。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一榻、一案、一箱笼而已。案上是磨得有些旧的砚台和几支毛笔,一只素白瓷瓶里插着几枝刚采的栀子,香气清苦。与宅邸正堂那些富丽的紫檀木器、精美的屏风画障相比,这里简朴得近乎寒素。

“吱呀——”

门被轻轻推开,田嬷嬷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饼走了进来。老妇人约莫五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在脑后挽成一个简单的髻,插着一根素银簪子,身上的青布衣裙洗得有些发白,却十分干净整洁。

“小娘子,快趁热用了。”田嬷嬷将碗放在案上,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一种惯常的谨慎,“厨下今日忙乱,只得了这些,你好歹垫一垫。”

令微放下书卷,接过碗。清汤里浮着几根面条,零星点缀着几片青菜,不见油荤。她没说什么,拿起竹箸,小口小口地安静吃着。寄人篱下,能有口热食,已是不易。

田嬷嬷看着她纤细的脖颈低垂的侧影,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转身去整理那只唯一的箱笼。箱笼里大多是旧书,还有几件半旧的衣裙,一件叠着一件,收拾得极妥帖。

“嬷嬷,”令微吃完最后一口汤饼,轻声问道,“阿沅今日可好些了?”

阿沅是这户崔家远房表亲的女儿,她的表妹。三日前贪凉多用了些冰镇瓜果,便有些恹恹的,不思饮食,伴有轻微发热。

田嬷嬷叹了口气:“还能怎样?娘子指阿沅的母亲,令微的舅母请了仁济堂的郎中来瞧,开了方子,吃了两剂,也不见大起色,仍是懒怠动弹,说是胸口闷闷的,没滋味。”

令微沉吟片刻,起身走到那只箱笼边,从最底层小心地取出一个更小的木匣。打开来,里面是几本手抄的医书册子,纸张泛黄,边角磨损,显是时常翻看。还有几个小纸包,散发着淡淡的草药气息。

这是她父亲留下的仅有的几本医书和她平日攒下的一点药材。父亲生前虽以诗书传家,但也颇通医理,常为乡邻看看小病。她耳濡目染,也识得些药草,明白些浅显的医理。来到青州后,偶尔也会偷偷向坊间一位无人问津的老药婆请教一二。

她纤细的手指掠过书脊,抽出一册,快速翻阅着,最终停在某一页。

“暑湿困脾,气机不畅…”她低声念着,目光专注,“当以轻清芳香之品,化湿和中…”

她抬眸看向田嬷嬷:“嬷嬷,我记得我们屋里还有些昨日买的鲜紫苏叶和藿香?劳您悄悄去取些来,再寻一小块生姜,几粒冰糖。”

田嬷嬷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脸上露出些许担忧:“小娘子,这…妥当吗?若是让娘子知晓…”

“我们不说,谁知晓?”令微的声音依旧平静,眼神里却有一份不容置疑的坚持,“只是做些药膳茶饮,不算逾矩。阿沅年纪小,总这么耗着也不好。”

田嬷嬷看着她清亮而坚定的眸子,终是点了点头,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令微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连绵的雨幕。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石阶上敲打出单调的声响。这座宅邸的主人,她的远房舅父崔弘,靠着经营绸缎铺子起家,家境殷实,却始终难脱商贾之气,与令微家道中落前清贵却贫寒的士族门第格格不入。舅母王氏出身寻常富户,眼界不高,对她这个前来投奔、无所倚仗的孤女,面上客气,心底却多是疏离和计较。她能在这西厢有一隅安身之地,已算是亲戚间的情分了。

不多时,田嬷嬷回来了,手里拿着她要的东西。一个小巧的红泥炉子也被悄悄提了进来。

令微洗净手,将紫苏叶、藿香叶细细撕碎,生姜切成薄片。田嬷嬷则在一旁熟练地生起小炉,烧上一壶水。

水沸后,令微将材料投入水中,又加入几粒冰糖。很快,一股清新微辛的香气便弥漫开来,驱散了屋内的潮气,也带来一丝暖意。

她小心地熬煮了片刻,然后将汤汁滤入一个青瓷莲花碗中,澄澈的汤水微微泛着黄绿,清香扑鼻。

“等下放温些,想办法让阿沅服下。”令微将碗递给田嬷嬷,“不必说是我做的,就说是厨下熬的消暑饮子便可。”

田嬷嬷应了,用食盒仔细装好,又撑着伞,悄步往主屋那边去了。

屋内又剩下令微一人。她将炉火熄了,开窗散尽药气,然后重新坐回窗边,拿起那本《肘后备急方》,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雨似乎下得更大了些,敲打着芭蕉叶,声声入耳。她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心中一片沉寂的凉意。父母病逝后,她带着仅有的几箱书卷和微薄盘缠,千里迢迢从清河来到这青州投亲,所求不过是一处安身立命之所,能让她守住这身为人最后的体面,以及对家族文化残存的一点念想。

她必须谨慎,必须忍耐,像父亲教导的那样,“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不知过了多久,田嬷嬷回来了,食盒空了。

“怎么样?”令微问道。

“送进去了。”田嬷嬷低声道,“起初不肯喝,我劝了几句,说是娘子特意吩咐厨下做的,尝了一口觉得清香,倒是慢慢都喝了。希望能有些效用。”

令微轻轻“嗯”了一声,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些许。她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田嬷嬷收拾着碗勺,状似无意地低语:“方才过去时,隐约听到前头似乎有客至,像是官面上的人,郎君指舅父崔弘正忙着前迎后送呢。”

令微目光微动。青州地处要冲,藩镇割据,朝廷的影响力日渐式微,本地的节度使府权势熏天。官面上的人来往,无非是与赋税、商事或者…那些更复杂的权力博弈有关。这不是她该关心的事。

她重新拿起书卷,将自己沉浸入那些古老的文字里,唯有这里,才有一方属于她的、不受风雨侵扰的天地。

窗外的雨,依旧淅淅沥沥,没有停歇的意思,仿佛要将这暮春的最后一点暖意也彻底洗去,只留下无边无际的潮湿与寒凉,笼罩着整座青州城,也笼罩着她未知的前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