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星的风,似乎永远不知疲倦。
它裹挟着细碎、硌人的沙砾,像无数只冰冷的手,日夜不停地拍打着“方舟”实验室那厚重、布满划痕的金属外壳。
声音单调而刺耳,是这片死寂土地上唯一的、令人烦躁的背景音。
透过狭小的观察窗望出去,天空是凝固的土黄色,浑浊得如同搅浑的泥浆,将本该璀璨的星光彻底吞噬。
地平线上,只有嶙峋的怪石轮廓,在昏黄的光线下投下狰狞的影子。
这就是人类在母星化作宇宙尘埃后,找到的所谓“新家园”——一片贫瘠、严酷、几乎榨干了所有希望的废土。
“方舟”深嵌在巨大的岩体之中,像一颗顽强搏动的心脏,是这片荒芜中唯一亮着人工光芒的地方。
但这光芒并不能驱散内部的阴霾。
空气循环系统发出苟延残喘的嗡鸣,过滤网早己超期服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机油和难以名状的霉味混合的气息。
走廊里灯光昏暗,为了节省能源,大部分区域只维持着最低照明。
每个人的脚步声都显得沉重而拖沓。
配给室门口排着长队。
人们裹着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保暖服,脸上刻着深深的疲惫和麻木。
今天的营养膏份额又缩减了,灰绿色的粘稠物盛在薄薄的合成材料碗里,散发着寡淡无味的气息。
水,更是金贵。
每人每天只有一小袋经过无数次循环过滤、带着金属余味的“生命液”。
抱怨是奢侈的,每个人都只是沉默地领取自己那份,然后默默走开,将每一滴、每一口都视若珍宝。
林恩博士没有去排队。
她站在主控室的巨大观察窗前,背脊挺得笔首,但肩膀却微微垮塌,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沉重。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窗框边缘,那里坚硬的防护漆早己剥落,露出底下冰冷的金属。
——林恩博士性格:天才科学家,理想主义者被现实重创,背负着巨大的责任感和深切的愧疚。
意志坚定但内心疲惫不堪,为了生存愿意触碰伦理底线。
——窗外,几个穿着臃肿、笨拙防护服的身影,正顶着狂风,艰难地拖拽一个沉重的金属货箱。
他们的动作迟缓,像生锈的关节在强行运转。
防护服头盔面罩上凝结着水汽,模糊了他们的面容,只剩下一个个在风沙中挣扎的模糊轮廓。
“博士,K7矿区的辐射尘暴预警升级了,预计三小时后抵达。”
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小雅声音带着紧张,站在她身后汇报。
——小雅性格:善良,富有同情心,技术扎实但有些胆小谨慎。
对未知事物既好奇又带着一丝畏惧。
——林恩没有回头,只是喉咙里发出一声含糊的回应:“嗯。”
她的目光穿透浑浊的窗玻璃,似乎落在了更遥远、更绝望的地方。
为了活下去,“方舟”己经榨干了所有储备,用尽了所有常规手段。
开采、回收、修复……杯水车薪。
希望像指缝间的流沙,飞速消逝。
一个念头,一个她曾深恶痛绝、视为科学伦理底线的念头,此刻却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的心脏,越收越紧——创造“她”。
利用那些被封存的、危险的、甚至可能带来未知灾难的禁忌技术,去创造一个非人的存在,一个纯粹的工具,只为承担人类无法承受的危险与劳作。
这是绝望中的孤注一掷,是饮鸩止渴。
愧疚感如同冰冷的毒蛇,噬咬着她的良知。
但当她看到窗外那些在风沙中挣扎的身影,看到主控屏幕上不断闪烁的红色能源警报,看到配给室门口那一张张麻木绝望的脸……她闭上了布满血丝的双眼,深吸了一口浑浊的空气。
再睁眼时,疲惫的眼底只剩下一种近乎冷酷的决绝。
赌注,必须下。
哪怕代价是她的灵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