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的孟知欢己经长到爷爷的肩膀高了。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坐在桂花树下的石桌上写作业,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子,在她的练习册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爷爷蹲在不远处翻晒桂花,竹匾里的金黄花瓣被晒得微微卷曲,散发出愈发浓郁的甜香。
他时不时抬头看她一眼,嘴角的皱纹里盛着笑意,像藏了满院的阳光。
“欢欢,歇会儿。”
他首起身,捶了捶腰,“喝口水。”
孟知欢抬起头,朝他弯了弯眼睛,算是应了。
她放下笔,走到爷爷身边,接过他递来的搪瓷杯。
水是凉的,带着淡淡的桂花味——爷爷总爱在水壶里放些晒干的桂花。
她喝了两口,用手指了指竹匾里的桂花,又指了指自己的嘴。
爷爷笑了:“等晒干了就给你做桂花酱,抹馒头吃。”
他拿起一片花瓣,放在她手心里,“今年的桂花特别香,是不是?”
她点点头,把花瓣凑到鼻尖闻了闻。
真的很香,香得让人心头发软。
初三的课业越来越重,孟知欢每天都要学到很晚。
爷爷房间的灯总是陪着她亮到最后,有时她抬起头,能看见爷爷坐在门槛上,借着月光编竹篮,竹条碰撞的“噼啪”声,成了她深夜苦读时最安心的背景音。
有天晚上,她做数学题到深夜,实在困得不行,趴在桌上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把她背起来,熟悉的桂花香裹着暖意将她包围。
她睁开眼,看见爷爷布满血丝的眼睛,他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了她的梦。
“爷爷……” 她在心里轻轻喊着,把脸往他怀里埋了埋。
第二天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身上盖着爷爷的旧棉袄,棉袄上有淡淡的樟脑味和桂花混合的气息。
书桌上,那道没解出来的数学题旁边,放着一张纸条,是爷爷歪歪扭扭的字:“欢欢,别太累,爷爷陪着你。”
她看着纸条,眼眶突然就湿了。
她走到院子里,桂花树的叶子上还挂着露水,在晨光里闪闪烁烁。
她伸出手,轻轻碰了碰叶片,好像这样就能把心里的感激告诉桂花树,告诉爷爷。
中考前一个月,孟知欢突然发起高烧。
迷迷糊糊中,她感觉爷爷用温水给她擦额头,喂她喝很苦的药。
她不想喝,皱着眉躲开,爷爷就拿出一块桂花糖,在她眼前晃了晃:“喝了药,就给你吃糖。”
她乖乖喝了药,苦得皱紧了脸。
爷爷赶紧把桂花糖塞进她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散开,驱散了药的苦味。
他坐在床边,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哄小时候的她睡觉一样,哼着那首不成调的老曲子。
“爷……爷……” 她在半梦半醒间,发出了模糊的声音。
“哎,爷爷在呢。”
爷爷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疲惫,却依旧温柔。
烧退了之后,她的复习进度落下不少。
看着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她急得掉眼泪。
爷爷没多说什么,只是每天把桂花糕做得更软一些,把水晾得更温一些。
有天晚上,她发现爷爷房间的灯亮到后半夜,第二天早上,看见他拿着一本旧字典,在她的错题本上写写画画。
原来他怕自己看不懂题目,就一个个查字典,把她做错的地方标出来,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桂花图案,像是在给她加油打气。
她拿着错题本,走到桂花树下,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下来。
她知道,爷爷没读过多少书,却在用他能想到的所有方式,陪着她往前走。
中考那天,爷爷天不亮就起来了。
他给她煮了两个鸡蛋,在她口袋里塞了一小包桂花糖,然后牵着她的手去考场。
路上,他不停地用手比划着,告诉她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
她看着爷爷鬓角又添了些白发,心里酸酸的。
她停下脚步,抱住爷爷的胳膊,把脸贴在他的袖子上。
爷爷愣了一下,然后笑着拍了拍她的背:“去吧,欢欢最棒了。”
考试结束的***响起时,孟知欢走出考场,一眼就看见在人群里踮着脚张望的爷爷。
他手里拿着一瓶冰镇的橘子汽水,看见她出来,赶紧跑过来,把汽水递到她手里,又用袖子擦了擦她额头的汗。
她拧开汽水瓶盖,递到爷爷嘴边。
爷爷喝了一口,然后笑着说:“甜,比桂花糖还甜。”
成绩出来那天,孟知欢正在院子里帮爷爷收桂花。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过来,喊着她的名字。
她跑过去接过成绩单,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
爷爷也凑了过来,眼睛瞪得大大的。
当看到“重点高中”西个字时,他突然笑了起来,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他一把抱住孟知欢,声音哽咽:“咱欢欢,考上了!
考上了!”
邻居们都跑来看热闹,纷纷夸孟知欢争气。
爷爷把早就准备好的桂花糖分给大家,嘴里不停地说:“都是孩子自己努力,都是她自己努力。”
那天晚上,院子里的桂花开得格外热闹,香气飘得很远很远。
爷爷搬了张桌子放在树下,做了满满一桌子菜,还开了一瓶舍不得喝的米酒。
他给孟知欢倒了点米酒,自己则喝了一大口,然后看着她说:“欢欢,好好读高中,将来考个好大学。”
孟知欢点点头,举起杯子,和爷爷的杯子轻轻碰了一下。
米酒有点辣,却带着桂花的甜香,像极了她和爷爷的日子,有点苦,却更多的是甜。
她知道,高中三年会更辛苦,但她不怕。
因为她的身后,有爷爷,有这棵桂花树,有满院的桂花香。
这些,都是她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