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离心入梦

离心入梦第2章 阴配在线免费阅读

发表时间: 2025-03-15
“早知道你们这么废物的话,我何必浪费这么多口舌。”

徐承易挥剑归鞘,把领头的口袋翻了个遍。

值钱的还真就没多少,倒是那布商的入关凭证有点意思。

凭证底部明晃晃的印着永安州府大印。

凭证上书的言辞也是客气至极。

倒像是这永安州府请他来的一样。

徐承易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干脆将凭证收好,专心翻找起其他人的口袋。

而在三猴子身上翻出的一页喜帖倒是让徐承易如遭雷击,怔在原地,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儿,徐承易才算清醒了过来。

他用力的揉了揉眼睛,确认没看错后,面容愁思更甚。

“告汝甲乙,汝既早逝,大义未通。独寝幽泉,每移风月......”

甚至后面不用看完,徐承易心中都一清二楚。

这是“阴配。”

但让徐承易感到疑惑的是,这夫妻的署名。

徐承易—黄翠儿 敬上。

“虽说这世上重名的人也不少,但应该也不至于这么巧吧。”

徐承易小声嘟囔着,转头踢了三猴子一脚。

“配冥婚你们都敢抢,你也不怕起夜的时候给自己吓死。”

徐承易本想着最后回一趟永安城,寻个风水宝地,挖个坑给自己葬了。

没想到还能弄出这么个事来。

思虑再三,徐承易还是决定进城看看。

既然要死,总得死个明白吧。

想罢徐承易也不再耽搁,收整行囊,骑着毛驴下了山。

永安城位于庆阳王朝北部,地域不大,但山峰众多,重峦叠嶂,得天之险,易守难攻。

与北辕隔山相望,乃是两国交界之处。

北部本就苦寒,也操办不起什么好的营生。

永安城的百姓们本想着靠边界的优势赚点北辕的钱财。

没想到这新帝登基后,庆阳和北辕一场大仗直接打的半个城都没了,如今这边关别说人影,连个鸟影都看不见。

百姓们眼看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拖家带口的都跑了,要么南下投奔个亲戚,要么直奔国都寻个大的机遇。

可独独这个时候,永安城里出了个人物。

徐承易骑着毛驴悠哉悠哉的向着永安城进发,路上听到有人谈论起他来,讪讪笑了笑,将面罩又系的更紧了一些。

没错,他堂堂永安城千年难遇的奇才,如今却落了个全国通缉的下场。

徐承易,剑心一门最小的弟子,所得心窍乃至纯至刚“纯辕剑”,剑道一脉得天独厚的不世之材。

一手“断云千里”使得更是气吞山河,无人可拟。

但若是说起徐承易幼时的经历,也称得上是苦难了。

徐承易幼时重病,医治无果,被父母抛弃。

而后流落街头,本是要冻死的命,却因城内的乞人们心软,收留了下来。

但没过几日,病情愈加严重,此病本就无解,乞人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徐承易病重而死。

可谁曾想徐承易不单扛了过来,还奇迹般的痊愈了。

恰逢此时两国大战,打到最后连两国的修士都参战了。

也是在此时,剑心一门的长老看到了徐承易。

仅仅只是教了他如何开动心窍,提炼心剑,便开出了纯辕剑这般罕见的剑意。

其后被剑心一门收为弟子后,更是在几年之内生生将纯辕剑给炼了出来。

自此,扶摇直上,万人敬仰。

便是连永安城都受了不少恩泽,各大门派开宗收徒,也都会先去永安城转转,看看有没有好的苗子或好的风水宝地。

徐承易至今都记得当年师傅亲口告知自己的事。

当年自己病重之时,是永安城的本心用半城的气运换了自己一条命,不然自己早就死了。

不然就冲这城池之固,山峰之险,怎么可能让北辕一下子毁了半个城呢。

而将徐承易托孤给剑心一门的也是它。

徐承易追着师傅问了那么多年的为什么,师傅也没给他一个答案。

师傅只是告诉徐承易,恩要还,情要报,但具体是恩是劫,那就要看你怎么选了。

年幼的徐承易哪会想那么多,唯独记得这一份弥天大恩,无论与何人提起永安城,也是说不完的美景,道不完的骄傲。

徐承易心中想着过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城门之下。

本想着翻个墙过去算了,却看到城墙上如此多的屯兵布防,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徐承易牵着毛驴走到了城防守关的面前。

将那布商的入关凭证递与城防,城防几人相互传递,看了几眼,连面罩都没让徐承易摘,便匆匆放行了。

“对了,今日阴烛,若是来此经商,寻个客栈,过了午后便莫要出门了。”

徐承易扭头看向的那位说话的守关小哥,冲他点了点头,便牵着毛驴进了城。

徐承易依着喜帖上的地址,一点一点的翻找,终于在半山腰处找到了这个破败的庙宇。

对此地徐承易可谓是记忆犹新,想当年乞人们收留他,便是在这个地方住的。

徐承易看着眼前的城主庙,比当年的时候更破了,这会儿甚至连棚顶都没有了。

本就荒废了太久,再加上谁家缺个砖少个瓦的都会来这拿,慢慢的也就不剩什么了,唯有匾额上留下的几个字依稀还能认出来这是供奉什么的。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认为每一座城池里都住着一个城主。

他会保护生活在城中的每一个人。

所以无论大事小情,人们都会跑过来供奉城主,祈求城主庇护。

但自打庆阳王朝大一统之后,城主这一说法就被严令禁止了。

毕竟已经统一成为一个国家了,若还是沿用城主这一说法,那各个州府该如何治理,又如何来统一管制呢?

为此庆阳王朝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在里面的。

他们允许各个修士能人在各大州府开宗立派,又将其与国家朝堂分开,这些被统称为江湖。

甚至会不定期的于江湖中寻募强者为国所用,慢慢的江湖便愈发壮大了起来。

只要不干预朝堂政事,江湖便可以自行发展。

时间一久,城主这一说法便慢慢的消失了。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