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佩兰传

第3章 密诏风云

发表时间: 2025-09-08
景元二十八年冬,承乾宫的炭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帝王寝宫里的寒意。

景元帝斜倚在龙纹锦枕上,蜡黄的手指划过奏折,朱批字迹洇透纸背——"凤藻宫阅"的印鉴像血痕般刺眼。

"陛下,该进药了。

"王中全捧着鎏金药盏跪在榻前,烛光在他褶皱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药气混着陈年檀香在殿内弥漫。

景元帝突然抬手,枯指猛地扣住老太监腕子:"这些...都是皇后批的?

"案头奏折堆成的小山微微晃动,最上方那本江西水患的折子,朱批小楷娟秀得像女子绣花,却字字透着令人心惊的力道。

"回陛下,太医说您需静养...""静养?

"景元帝猛地咳嗽起来,绢帕捂住的嘴缝间渗出暗红,"朕看这江山,倒要先于朕..."话音被更漏声截断,子时的梆子敲得人心头发紧。

景元帝突然支起身子:"取《贞观政要》来。

"当王中全捧着书册回来时,发现陛下正盯着凤藻宫方向出神,琉璃窗上映着那片永不熄灭的灯火,像永不熄灭的鬼火。

"你说,先帝当年可曾防过枕边人?

"景元帝枯瘦的手指翻开书页,突然压低声音:"掌灯近些。

"羊毫笔在夹页游走时,殿外传来瓷器轻碰声。

王中全警觉地转头,只见奉茶宫女青杏跪在珠帘外:"奴婢...奴婢来收茶具。

"皇帝迅速合上书册:"退下。

"待脚步声远去,他盯着晃动的珠帘忽然笑了,笑声像漏风的风箱:"中全啊,你说这深宫里的飞蛾,怎么总爱扑那烧身的火?

"青杏跌跌撞撞跑过九曲回廊,裙裾扫过阶前积冰,在青砖上拖出断续水痕。

凤藻宫东暖阁里,萧皇后正在对镜卸簪,铜镜映出她骤然绷首的脊背:"看清了?

""奴婢只瞥见殉葬二字..."宫女伏在地上颤抖,鬓边金钗磕在青砖上叮当作响,"王公公突然转头..."鎏金烛台上,十二支红烛同时爆出灯花,火星溅在摊开的书页上。。萧氏捏断了一根金簪:"好个《贞观政要》,他倒会挑地方藏东西。

"突然将断簪狠狠刺入紫檀木桌,"去请萧相国,就说本宫要借他的《韩非子》一观。

"景元帝凝视着烛台上将尽的红蜡,蜡泪在青铜底座积成狰狞的珊瑚状。

他摩挲着《贞观政要》的绸缎封面,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萧氏初入宫时为他跳舞的模样。

那时她玄色斗篷上落满海棠,恰似九天玄女衣上缀着的星子。

风起旋身,斗篷翻涌,满庭的春光都随着她的足尖震颤。

"陛下在想往事?

"王中全换上新烛时,发现主子的手指在书页某处反复摩挲。

景元帝没有答话。

他眼前浮现出三日前萧氏带着太子来请安的模样,想到自己若驾崩后,朝堂之上,萧后更是一手遮天。

景元帝把《贞观政要》递给了王中全,他沉声对王中全道:“把这书……藏于承乾宫东偏殿的青石水缸之下。”

王中全应声,目光掠过院中那口三尺高的青石水缸。

那水缸质地坚硬,缸壁光滑如镜,映出夜空中稀疏的星辰。

缸口略宽,边缘被打磨得圆润,仿佛岁月也无法在其上留下痕迹。

缸内水位线恰至缸沿三分之一处,清澈的水面在微风中泛起层层细腻的涟漪,倒映着西周摇曳的烛光,仿佛一池碎金。

王中全小心翼翼地将书卷入一块油布中,再将水缸缸底撬开一个小缝,将书卷塞了进去,确保那承载着帝王心事的古籍不被世人轻易发现。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