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龙纹残脉

第1章 尘封的叹息

发表时间: 2025-08-28
咸阳宫遗址博物馆的闭馆音乐,是一段空灵又略显哀婉的编钟古曲,每天下午五点准时响起,像是在为两千多年前那个短命而轰烈的王朝奏响永恒的安魂曲。

林轩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观众。

他站在那面巨大的、斑驳不堪的夯土墙前,鼻尖几乎要碰到冰冷的防护玻璃。

灯光昏暗,勾勒出他专注而清瘦的侧影。

玻璃上映出他微蹙的眉头和眼底一丝挥之不去的困惑。

墙上,是根据残存痕迹复原的秦宫壁画拓片,车马奔驰,旌旗猎猎,展现着帝国无可匹敌的武力与威严。

但林轩的目光却死死锁在角落——一小片未被复原的原始墙体上。

那里只有几道模糊的、深褐色的喷射状痕迹,像是某种液体干涸了千年。

“又是血溅纹……”他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临摹着那令人不安的轨迹。

这己经是他第三次来了,每次都被这片不起眼的痕迹吸引。

史料记载,秦宫历经项羽焚烧,又掩埋千年,早该洗净铅华。

可这种痕迹,他在多处秦末关键遗址的考古报告照片里都见过类似的。

阿房宫地基、骊山陵陪葬坑、甚至是一些被认定为起义军激战地的土层剖面……它们出现得太频繁,太集中,尤其是在帝国最后那短短几年留下的遗迹里。

“看入迷了?”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林轩的导师,陈瀚教授,不知何时来到了他身边。

老人头发花白,戴着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睿智而宽容,但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教授,”林轩回过神,指了指那片痕迹,“您不觉得奇怪吗?

秦末动乱,战争固然惨烈,但这种……近乎喷溅式的痕迹,出现在宫墙、地砖甚至礼器上,不像是寻常战斗能留下的。

而且,分布似乎有某种规律。”

陈教授扶了扶眼镜,凑近看了看,轻轻叹了口气:“小轩啊,你的观察力总是这么敏锐。

但这只是夯土,是灰烬,是两千多年的尘土。

考古学讲究实证,这些痕迹,可能是矿物侵蚀,可能是后期破坏,甚至可能是当年工匠无意留下的……我们不能过度解读。”

“可扶苏接到伪诏就自裁,蒙恬手握重兵却甘愿受死,李斯精明一世却在沙丘之变中轻易屈服,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应者云集,仿佛一夜之间,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失去了所有抵抗的意志和力量……这难道不像是……”林轩顿了顿,寻找着合适的词,“……像是某种……崩溃?

从内部开始的,迅速的崩溃?

这些痕迹,会不会是那种崩溃的某种外在表现?”

他说得有些激动,声音在空旷的展厅里激起轻微的回音。

那曲编钟安魂曲似乎也到了尾声,余音袅袅,更添几分寂寥。

陈教授沉默了片刻,拍了拍他的肩膀:“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也更简单。

秦亡于暴政,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这是主流定论。

至于这些细节……”他目光扫过那片深褐痕迹,眼神闪烁了一下,“有时候,过于执着于窥探深渊,深渊也会回望你。

有些领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勇气;但知其不可窥而窥之,可能就是……愚勇了。”

这话说得有些重,也有些突兀。

林轩微微一怔,感觉教授话里有话。

“走吧,闭馆了。”

陈教授转身,向出口走去,步伐似乎比平时沉重了些,“别忘了,你下周要交的关于秦代祭祀体系的论文。

多关注些有明确文献记载的东西,别总钻牛角尖。”

林轩最后看了一眼那片墙壁,那深褐色的痕迹在渐暗的光线下,仿佛活了过来,像一只凝固的、绝望的眼睛,无声地凝视着后世所有的探寻者。

他跟着教授走出博物馆,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咸阳原上的风带着黄土的气息,吹拂着他手中的笔记本,页脚卷起,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标注,其中“沙丘”、“徐福东渡”、“骊山地宫”、“异常能量点(?

)”等词句被反复圈画。

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违和感,像一根细刺,扎在他心里。

他总觉得,在那段被史书简化成“暴政-反抗-灭亡”的宏大叙事背后,隐藏着另一个更深沉、更晦暗、更接近本质的秘密。

一个或许本不该被触及的秘密。

他摸了摸口袋,里面是一张明天去往另一处更偏僻的秦代祭祀遗址的车票。

教授的话像是一瓢冷水,但并未浇灭他心头的火焰,反而更像是一种反向的激励。

有些深渊,如果真的存在,他偏要去看一看。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