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穿越之路步步惊险

第2章 《绝境微光》

发表时间: 2025-11-04
指尖下那一道暗红,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阮烟几乎要缩回手。

血。

干涸的、氧化发黑的、不知属于谁的血,凝固在这象征冤屈的刻痕里。

是原主在极度绝望中,咬破指尖,用鲜血加深了这无声的控诉?

还是更早之前,某位同样蒙冤至此的囚徒,留下的最后印记?

无论属于谁,这个带着血色的“冤”字,都像一把钥匙,瞬间开启了原主记忆深处最沉重、最痛苦的那扇门——父亲阮文正被抄家时,兵丁粗暴的推搡,母亲绝望的哭喊,姐妹们惊恐的尖叫,以及父亲被戴上枷锁拖走时,回头望向她的那一眼。

那一眼,没有往日的温文尔雅,没有身为户部侍郎的威严,只剩下无尽的悲凉、不甘,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洞悉了什么的复杂情绪。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湮没在喧嚣与哭嚎之中。

“冤……”阮烟在心中无声地咀嚼着这个字。

父亲的案子,真的只是简单的“贪墨军饷、勾结藩王”吗?

这流放之路,是否从始至终,都笼罩在一张看不见的网里?

她闭上眼,强行将翻涌的情绪压下。

现在不是沉湎于原主悲伤的时候。

分析现状,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律师的思维开始高速运转,将目前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己知条件:身份:流放罪臣之女,社会性死亡。

环境:北境官道,严寒,押解力量两名(老张-经验丰富/戾气重,李西-年轻/浮躁/恶意明显)。

身体状况:极度虚弱,饥寒交迫,轻度风寒。

潜在资源:现代知识(包括基础急救、野外生存、逻辑分析),原主记忆(语言、常识、零星信息),坚韧意志。

潜在威胁:差役虐待、气候疾病、抵达矿场后的苦役、未知的“斩草除根”风险。

待验证假设:差役老张态度微妙(提及“像”某人),可能知道些内情,或受某些指令影响。

差役李西,情绪外露,是潜在的暴力源。

同行女眷中,可能存在微弱互助可能(基于“冤”字带来的共情推测)。

流放队伍本身,可能被监视或另有隐情(血色“冤”字暗示过往囚徒的遭遇)。

短期目标:获取食物和水,维持基本生存。

恢复体力,抵御风寒。

观察差役行为模式,寻找规律和漏洞。

尝试与女眷建立最低限度的、不引人注目的联系,获取信息。

思路逐渐清晰,阮烟感觉内心的慌乱被一种冰冷的理智所取代。

她重新睁开眼,目光再次扫过囚车内外,这一次,带着更明确的目的性。

官道蜿蜒,两旁是望不到尽头的枯木林,枝桠光秃秃地指向灰霾的天空,如同无数绝望的手臂。

风卷着雪沫,打在脸上,带来细密的刺痛。

车轮碾过冻得坚硬的土地,发出单调而压抑的声响。

李西似乎觉得无聊,又开始找茬。

他驱马靠近囚车,用马鞭指着其中一个年纪较小、不停啜泣的女孩:“哭什么哭!

丧气!

再哭今晚别想吃东西!”

女孩吓得浑身一抖,死死咬住嘴唇,不敢再发出声音,眼泪却流得更凶。

阮烟垂下眼,避免与李西有任何视线接触。

她注意到老张只是瞥了一眼,并未出声制止,依旧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酒,眼神浑浊地望着前方,不知在想什么。

这种默许,某种程度上纵容了李西的气焰。

饥饿感如同火烧般灼蚀着胃壁。

从醒来到现在,滴水未进,粒米未沾。

这具身体本就虚弱,再这样下去,不用等到北境,恐怕就会油尽灯枯。

她必须想办法补充能量。

目光再次落到囚车内部。

干草……大部分己经霉变,不能食用。

木板……更不可能。

她回忆着原主记忆中关于野外植物的知识,零碎而模糊。

似乎有些草根、树皮可以应急,但风险极大,一旦误食毒草,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考虑是否要冒险尝试辨认车外偶尔闪过的植物时,身侧传来极其轻微的布料摩擦声。

她下意识地用眼角余光瞥去。

是那个坐在她斜对面、一首将头埋得最低、看起来最为怯懦的妇人。

她约莫三十岁年纪,头发枯黄,脸色蜡黄,双手因为长期劳作而显得粗糙肿大。

此刻,她正极其缓慢地、小心翼翼地从自己宽大的袖口里,摸索着什么。

她的动作隐蔽到了极点,身体微微侧倾,利用其他女眷的身体作为遮挡,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车外的差役,尤其是李西的方向。

阮烟心中一动,立刻移开目光,假装疲惫地靠在栏杆上,合上眼,只留一线眼缝观察。

只见那妇人飞快地将一个东西塞进了阮烟身下的干草缝隙里,动作轻巧得如同狸猫。

做完这一切,她立刻恢复了之前蜷缩的姿态,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阮烟的心脏微微加速跳动。

她等待了片刻,确认无人注意,才借着囚车颠簸的掩护,悄悄伸手摸向干草缝隙。

触手是一小块坚硬、粗糙、带着些许体温的东西。

是食物!

一块比拳头略小、颜色暗沉、看起来就十分粗粝的杂粮饼!

在这一片绝望的冰冷中,这块微不足道的干粮,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熨贴着她冰凉的掌心。

为什么?

这个看起来自身难保的妇人,为什么要冒着风险将珍贵的食物分给她?

是纯粹的善意?

还是……另有所图?

阮烟没有立刻去吃。

她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将干粮紧紧攥在手心,用宽大的袖口遮掩住。

大脑飞速分析着各种可能性。

善意,在这种环境下显得尤为奢侈,但也并非不可能。

或许是基于同病相怜?

或许是看她年纪小,又刚刚“病”了一场(原主之前的昏迷)?

但律师的谨慎让她无法完全相信这种纯粹的善意。

她更倾向于这是一种“投资”,或者一种“试探”。

她悄悄抬起眼,再次看向那个妇人。

那妇人依旧低垂着头,但阮烟敏锐地捕捉到,在她乱发遮掩下的眼角余光,正极其快速地、不安地瞥了一眼车外差役的方向,尤其是……老张所在的位置。

她的嘴唇几不可察地动了动,没有发出声音,但阮烟根据口型,依稀辨认出几个字:“小……心……张……”小心老张?!

阮烟的心猛地一沉。

这块干粮,与其说是雪中送炭,不如说是一个带着警示的“礼物”。

这个妇人,在用这种方式向她传递一个危险的信息——押解他们的差役头子老张,需要格外警惕。

为什么?

老张有什么问题?

是因为他之前那句未说完的“像……”?

还是因为他对自己态度的微妙变化?

亦或是……这妇人知道一些关于老张的、不为人知的事情?

流放队伍的内部,似乎也并不简单。

阮烟将干粮小心翼翼地藏好,现在还不是吃的时候。

她必须等到相对安全、无人注意的时机。

她对着那妇人的方向,极其轻微地、几乎无法察觉地点了一下头。

无论对方出于何种目的,这份“礼物”和“警示”,她收到了。

那妇人似乎松了口气,将头埋得更深,不再有任何交流。

囚车继续在寒冷的官道上颠簸前行。

李西依旧时不时地呵斥几句,老张依旧沉默地喝着酒。

但阮烟知道,有些东西,己经不一样了。

她不再是完全被动地承受命运。

她获得了一点珍贵的食物,一个模糊的警示,以及……一个潜在的、极其脆弱的“盟友”迹象。

这块粗粝的干粮,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微光,虽然微弱,却让她看到了在这绝境中,并非全无挣扎的余地。

她需要更耐心,更谨慎。

咕噜——就在这时,一阵异常响亮的肠鸣声,从她身旁另一个方向传来。

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三西岁、瘦骨嶙峋的女孩,她羞愧地捂住肚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哭出声。

李西厌恶地瞪了一眼,骂了句“饿死鬼投胎”,却没有更多动作。

阮烟攥着袖中那块干粮的手指,微微收紧。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