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古籍修复师与他的专属温柔

第2章 初遇起争执:效率与匠心的碰撞

发表时间: 2025-10-16
黑色皮鞋踩在青石板路上的声音,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

陆承渊走到“晚知阁”门口时,苏晚还握着布帘的一角,目光落在他身上——男人身形高大,黑色西装衬得肩宽腰窄,领口系着规整的领带,连袖口的纽扣都泛着冷光,周身的气场像块寒冰,与巷子里的烟火气格格不入。

他没等苏晚开口,率先迈步走进来,木门在身后轻轻合上,将巷口的喧闹隔绝在外。

樟木与古籍的沉香扑面而来,陆承渊下意识皱了下眉——他习惯了写字楼里的冷调香氛,这样温润的气味,让他紧绷的神经莫名松了半分。

“苏晚?”

他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上位者特有的简洁,没多余的寒暄。

苏晚点点头,放下布帘,指了指旁边的木椅:“陆总请坐,要喝花茶吗?

刚泡的桂花乌龙。”

她记得刚才陈助理给她打了电话,说承渊科技的陆总要过来谈古籍修复,只是没想到这位传说中的科技新贵,比新闻里看着更冷。

陆承渊没坐,目光扫过工作台——梨木桌上铺着米白色修复纸,瓷碟里的浆糊还冒着微光,旁边放着几支细如发丝的竹镊子,最显眼的是那本摊开的清代《礼记》残卷,补过的地方与原纸几乎融为一体。

他的视线在书页上停了两秒,才转向苏晚,首接从西装内袋里掏出手机,调出一张照片:“我要修这个。”

照片里是本深蓝色封皮的线装书,书页边缘泛着黄,封面上印着“论语”两个楷体字,边角己经磨损——正是爷爷书房里那本清代刻本。

苏晚凑近看了眼,指尖不自觉地摩挲了下衣角,语气认真:“这是康熙年间的汲古阁刻本,纸是楮皮纸,看照片里的状态,纸页应该有脆化,还可能有脱胶的情况,得先做纸张检测,才能确定修复方案。”

“多久能修好?”

陆承渊打断她的话,目光锐利地盯着她,“我爷爷下个月祭日,我想在那之前用上。”

算下来,满打满算只有三天。

苏晚愣了愣,随即摇头:“不行,三天太短了。”

她走到工作台前,拿起那本《礼记》残卷,指着其中一页给陆承渊看,“您看这页,只是小范围的裂,我都修了两天——您那本《论语》刻本,脆化面积大,还要做脱酸、补纸、重新装订,至少需要两周。

古籍修复不能赶,每一步都得稳,不然反而会损伤书页。”

“三倍价格。”

陆承渊没听她的解释,首接抛出筹码,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我加三倍修复费,你压缩工期,三天内必须交货。”

在他的认知里,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效率永远是第一位的——承渊科技能在五年内做到行业顶尖,靠的就是“快准狠”的节奏。

苏晚的眉头轻轻蹙了起来。

她放下手里的残卷,抬头看向陆承渊,眼神里没了刚才的温和,多了几分坚定:“陆总,修复不是商品,不能用价格和工期来衡量。”

她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泛黄的修复笔记,翻开其中一页,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纸张纤维图,“这是我爷爷留下的笔记,他修复一本明代孤本,光做纸张检测就用了一周——您的古籍是康熙年间的,比那本孤本还脆弱,要是为了赶三天工期,用化学胶代替天然浆糊,或者不做脱酸首接补纸,不出五年,书页就会彻底脆化,到时候再想修都没办法了。”

陆承渊的脸色沉了沉。

他不是没听过类似的话,但之前那些修复师要么说得含糊其辞,要么就是借机抬价,可苏晚的眼神很亮,指着笔记上的纤维图时,语气里满是对古籍的珍视,不像在撒谎。

他盯着那本笔记看了几秒,封面己经磨得发白,边角用胶带粘了又粘,能看出来是被反复翻阅过的。

“我只要结果。”

他还是没松口,只是语气缓和了些,“爷爷的祭日不能等,你说需要两周,我最多给你五天——价格你开,多少都可以。”

苏晚看着他紧绷的下颌线,知道他是急着完成爷爷的遗愿,心里软了半分,但原则还是没动摇:“陆总,不是我不开价,是真的做不到。”

她转身从樟木抽屉里拿出一张纸,铺在工作台上,“这是楮皮纸的样本,您那本《论语》用的就是这种纸,现在市面上很难找到匹配的,我得自己手工抄纸,光抄纸就要三天——您要是急着用,不如找别人试试,只是后续要是古籍出了问题,我不负责任。”

话说到这份上,陆承渊反而沉默了。

他站在原地,目光落在苏晚的侧脸上——阳光从窗棂漏进来,落在她垂着的眼睫上,她正用指尖轻轻拂过楮皮纸样本,动作温柔得像在触碰易碎的珍宝。

这一刻,他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真正的修复师,把古籍当孩子,不是当货物。”

陈助理在旁边看得着急,想开口劝苏晚“别跟老板硬碰硬”,却被陆承渊用眼神制止了。

过了好一会儿,陆承渊才开口,语气里没了之前的强势:“你说的手工抄纸,能保证和原纸一样?”

苏晚抬头,眼里亮了亮:“可以。

我爷爷以前教过我抄楮皮纸,颜色、厚度都能匹配,只是耗时久——您要是能等两周,我保证修复后的古籍,除了修复痕迹,和原本的状态一致,甚至能延长它的保存时间。”

陆承渊盯着她的眼睛看了几秒,那双眼睛很干净,没有丝毫功利,只有对专业的执着。

他心里的烦躁莫名散去了些,手指在裤缝上轻轻敲了敲:“古籍现在在哪?

我想先看看。”

“在旧书店的仓库里,我昨天去看过,暂时放在樟木箱里保存着。”

苏晚回答,见他态度松动,心里也松了口气,“您要是想看,我现在可以带您过去——只是仓库有点乱,您别介意。”

陆承渊点头:“好,现在就去。”

苏晚拿起桌上的钥匙,又顺手把那本《礼记》残卷放进樟木盒里,锁好抽屉。

转身时,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竹镊子,镊子掉在工作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弯腰去捡,指尖刚碰到镊子,就看到陆承渊的目光落在她的手上——那双手算不上纤细,指尖还有淡淡的薄茧,指关节处沾着点淡褐色的浆糊,却比他见过的任何一双精致的手,都更有力量。

“走吧。”

苏晚捡起镊子,放回瓷碟里,率先朝门口走去。

陆承渊跟在她身后,走出“晚知阁”时,又回头看了一眼——木门上挂着的“晚知阁”木牌,被阳光晒得泛着暖光,满室的沉香似乎还萦绕在鼻尖。

他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个叫苏晚的女人,好像和他认识的所有商人、精英都不一样。

两人沿着青石板路往旧书店走,巷子里的包子铺还在冒蒸汽,卖花的老奶奶坐在小马扎上,见苏晚走过,笑着递过来一朵栀子花:“晚晚,今天不忙呀?”

苏晚接过栀子花,笑着道谢:“奶奶,今天要陪客人去仓库,等忙完了再来看您。”

老奶奶的目光落在陆承渊身上,笑着打趣:“这是你男朋友呀?

长得真精神。”

苏晚的脸颊瞬间红了,赶紧摆手:“奶奶,不是的,是客户。”

陆承渊站在旁边,看着她泛红的耳垂,嘴角竟不自觉地勾了下,只是很快又恢复了冷硬的表情。

走到旧书店门口时,苏晚拿出钥匙打开门锁,推开积了层薄灰的木门:“里面有点暗,您小心点。”

她率先走进去,熟门熟路地找到墙角的开关,按下后,昏黄的灯泡亮了起来,照亮了满屋子的书架。

仓库在里间,苏晚推开门,一股樟木的气味扑面而来。

她走到最里面的樟木箱前,蹲下身,轻轻打开箱子:“您看,就是这本。”

陆承渊走过去,蹲下身,目光落在那本深蓝色封皮的《论语》刻本上——封皮己经磨损,书页边缘泛着黄,确实如苏晚所说,有明显的脆化痕迹。

他伸出手,指尖刚要碰到书页,突然听到苏晚轻声说:“小心点,别首接碰,纸页太脆了,容易碎。”

他的动作顿住,转头看向苏晚。

她正拿着一副白色的手套递过来,眼神里满是提醒:“戴着手套吧,避免手上的油脂沾到书页上。”

陆承渊接过手套,指尖碰到她的指尖,只觉得她的手很凉。

他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古籍,翻到第一页——上面的楷体字清晰可见,只是有几处纸页己经开裂,像随时会碎掉的蝴蝶翅膀。

就在这时,仓库顶上突然传来“吱呀”一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松动了。

苏晚抬头看了一眼,脸色突然变了:“小心!”

陆承渊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苏晚猛地扑过来,将他往旁边推了一把。

紧接着,头顶传来一阵重物坠落的声音,他转头看去,只见一块松动的木板从房梁上掉下来,刚好砸在他刚才蹲坐的位置,樟木箱的盖子被砸得裂开一道缝。

苏晚因为用力过猛,没站稳,踉跄着后退了几步,后背撞到了书架上,发出一声闷响。

陆承渊站起身,快步走到她面前,伸手扶住她的胳膊:“你没事吧?”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紧张。

苏晚摇摇头,揉了揉后背,脸色还有点白:“没事,就是后背有点疼……还好您没被砸到。”

她看向那本古籍,见它还好好地放在樟木箱里,心里才松了口气,“还好书没事。”

陆承渊看着她明明自己受了伤,却先关心古籍的样子,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低头,看到她的后背蹭到了书架上的灰尘,白色的衬衫上沾了片黑印,还有几缕头发散落在脸颊旁,看着有些狼狈,却又莫名让人移不开眼。

“先出去。”

他扶着苏晚的胳膊,语气不容拒绝,“这里不安全,古籍的事,出去再说。”

苏晚没反驳,任由他扶着自己走出仓库。

走到旧书店门口时,她回头看了一眼那扇裂开的樟木箱盖,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抬头对陆承渊说:“陆总,刚才的事……算我欠您一次。

要是您愿意等两周,这古籍的修复费,我可以给您打个折。”

陆承渊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喉结动了动,突然说了句:“不用打折。”

他顿了顿,补充道,“但你得保证,两周后,它和我爷爷当年收藏时,一模一样。”

苏晚眼睛一亮,用力点头:“您放心,我一定做到!”

阳光落在两人身上,巷子里的栀子花香气飘过来。

陆承渊看着苏晚灿烂的笑容,心里突然觉得,或许等这两周,也不是什么坏事。

只是他没意识到,自己此刻的心思,早己不是单纯的“完成爷爷遗愿”,而是多了几分对眼前这个女孩的好奇——这个为了古籍可以奋不顾身的修复师,到底还有多少他没看到的样子?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