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清晨总是裹着一层薄薄的雾霭,如同被揉碎的云絮漂浮在白墙黑瓦之间。
小龙推开外婆家斑驳的木门时,露水顺着屋檐滴落,正巧砸在他后颈,惊得他缩了缩脖子。
远处传来刘大海唤牛的声音,低沉的嗓音穿透晨雾,像是某种隐秘的召唤。
养殖场的木门半敞着,混着干草气息的风卷着细碎的草屑扑面而来。
小龙站在门槛前,看着刘大海正在给一头花斑牛套缰绳。
那人今天换了件藏青色短袖,袖口被卷到手肘,露出小臂上蜿蜒的淡粉色疤痕,随着动作在肌肉沟壑间若隐若现。
他宽厚的脊背绷成一道结实的弧线,迷彩裤下的大腿肌肉随着用力微微隆起,仿佛蕴含着能驯服一切的力量。
“愣着做啥?”
刘大海转头时,络腮胡上还沾着几点露水,圆圆的脸上带着笑意,“过来搭把手。”
他的声音像是被砂纸磨过的粗陶,带着独特的质感,却莫名让人安心。
小龙慌忙应了一声,小跑着过去,手指触到缰绳的瞬间,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还有刘大海掌心残留的温度。
第一份工作是给牛喂食。
刘大海往木桶里倒玉米粒时,金黄的颗粒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看好了,” 他用木勺敲了敲桶沿,“要先在食槽撒一圈,这样牛才不会抢食打架。”
小龙学着他的样子,手臂却像灌了铅似的不听使唤,玉米粒撒得歪歪扭扭。
刘大海没说话,只是伸手握住他的手腕,带着他重新调整姿势。
两人靠得极近,小龙能闻到对方身上混着皂角和草料的气息,心跳骤然加快,连耳朵都烧了起来。
打扫牛舍时,刺鼻的气味让小龙差点作呕。
他捏着鼻子,拿着扫帚的手悬在半空迟迟不敢动作。
刘大海弯腰铲起牛粪,动作娴熟得像是在做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别嫌弃,” 他首起腰抹了把汗,胸毛上还沾着几缕干草,“这些可都是庄稼的宝贝。”
说着,他把铁锨递给小龙,“捏住这儿,用巧劲。”
小龙接过铁锨,却因用力过猛踉跄了一下,刘大海眼疾手快地扶住他的后背,掌心的温度透过单薄的 T 恤传来,让他浑身一颤。
日头升到头顶时,刘大海从墙角搬出个铁皮箱,取出两个军用水壶。
“喝这个。”
他拧开壶盖,递给小龙的壶身上还刻着模糊的编号,“井水太凉,容易闹肚子。”
两人坐在草垛上喝水,小龙偷偷瞥向身边的人。
刘大海仰头喝水时,喉结上下滚动,络腮胡被阳光镀上金边,水珠顺着下巴滴进胸毛里,消失不见。
小龙慌忙低头,却不小心呛到,剧烈的咳嗽震得胸腔发疼。
“慢点喝。”
刘大海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背,一下又一下,节奏沉稳有力。
小龙的咳嗽渐渐平息,却仍不敢抬头,只盯着自己沾满泥土的帆布鞋。
他能感觉到刘大海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片刻,又移开了。
午后的养殖场安静得能听见牛反刍的声音。
刘大海教小龙用竹篾修补破损的篱笆,粗粝的竹条在他手中变得温顺,三两下就编出整齐的纹路。
小龙学着他的样子,手指却被竹刺扎破,血珠渗了出来。
“别动。”
刘大海放下手中的竹篾,从口袋里掏出块手帕。
那手帕边角磨得发白,却洗得干干净净。
他捏住小龙的手指,动作轻柔地擦拭血迹,“伤口小,吹吹就不疼了。”
温热的气息拂过指尖,小龙感觉有股电流顺着手臂窜上心头。
傍晚收工时,小龙累得首不起腰。
刘大海递来块干净的毛巾:“擦擦汗,去我家洗个澡。”
小龙这才注意到自己浑身沾满草屑和灰尘,衣服也被汗水浸得透湿。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刘大海穿过村巷。
刘大海的家是座老式砖瓦房,堂屋墙上挂着泛黄的军装照,照片里的青年身姿挺拔,眼神坚毅。
“这是你当兵的时候?”
小龙鬼使神差地问。
刘大海正在往锅里添水,闻言笑了笑:“是啊,那时候年轻气盛,啥都敢冲。”
他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小臂上的疤痕,小龙察觉到这个话题似乎触到了对方的伤口,慌忙转移视线。
浴室是用木板隔出来的小间,木桶里己经放满了热水。
刘大海把换洗衣物放在门口:“我在外面等你,洗完叫我。”
门被轻轻带上,小龙望着蒸腾的水汽,心跳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加快。
他脱掉衣服,站在木桶边,望着水面自己微微发红的倒影。
想起白天刘大海触碰过自己的手、后背,还有那些若有若无的目光,脸上烧得厉害。
洗完澡出来,刘大海正在灶台前做饭。
火苗舔舐着锅底,映得他的脸庞忽明忽暗。
“简单做点,别嫌弃。”
他掀开锅盖,香气顿时弥漫整个屋子。
是青菜豆腐汤和腊肉炒饭,都是小龙爱吃的。
两人坐在八仙桌前吃饭,刘大海不时往他碗里夹菜,话却不多,只是叮嘱 “多吃点”“别饿着”。
夜色渐深,小龙起身告辞。
刘大海送他到门口,月光给那人的轮廓镀上一层银边。
“明天还来?”
刘大海倚着门框,军绿色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
小龙点点头,喉头发紧,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转身离开时,身后传来刘大海低沉的声音:“路上小心。”
回外婆家的路上,小龙踩着自己的影子,耳边还回响着刘大海的声音。
夜风拂过,带着青草的香气,却盖不住记忆里那人身上的皂角味。
他摸了摸被竹刺扎过的手指,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刘大海掌心的温度。
这陌生的开始,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他原本平静的生活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此后的日子里,小龙每天都早早来到养殖场。
他渐渐熟悉了这里的一切,也熟悉了刘大海的习惯。
清晨喂牛时,刘大海总会把最温顺的那头让给他;烈日下劳作,刘大海会在休息时递来一壶温水;遇到不懂的问题,刘大海从不不耐烦,总是耐心讲解。
有一次,一头小牛突然生病,刘大海整夜守在牛棚。
小龙得知后,偷偷带着外婆煮的姜汤来到养殖场。
月光下,刘大海靠在草垛上打盹,络腮胡上沾着细碎的草屑,眉头微皱,似乎在梦中也在担忧小牛的病情。
小龙轻手轻脚地放下姜汤,却不小心踢到了旁边的水桶。
刘大海立刻惊醒,看到是小龙,紧绷的神情缓和下来:“这么晚还跑来,快回去。”
他的声音带着困意,却依旧温柔。
小龙摇摇头,在他身边坐下:“我陪你。”
两人就这样坐在牛棚里,听着小牛微弱的呼吸声,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刘大海说起自己在部队的往事,说起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说起边境排雷时的惊险瞬间。
小龙静静地听着,第一次觉得,刘大海身上那些淡粉色的疤痕,不再只是可怖的印记,而是勋章,是岁月和勇气的见证。
天快亮时,小牛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
刘大海松了口气,转头看向小龙,却发现少年己经靠着他的肩膀睡着了。
月光洒在小龙的脸上,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阴影,苍白的脸颊因为疲倦泛起淡淡的红晕。
刘大海的心跳漏了一拍,他轻轻调整姿势,让小龙睡得更舒服些,然后就那样静静地看着少年,首到晨光染红天际。
在养殖场的日子里,小龙和刘大海的话依旧不多。
但每一个眼神交汇,每一次不经意的触碰,都让小龙对这个男人的好奇和在意,像藤蔓般在心底疯狂生长。
而刘大海,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不自觉地开始关注这个内向羞涩的少年,会在他弯腰劳作时默默扶住摇晃的梯子,会在他被蚊虫叮咬时拿出自制的草药膏,会在他画纸上的葡萄架渐渐成型时,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份陌生的开始,在时光的打磨下,慢慢长出了温柔的枝桠,缠绕着两颗逐渐靠近的心,在青石村的岁月里,悄然绽放出别样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