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那年错过的青春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7-03

**(一) 镜中倒影与心底暗礁**镜面光滑,映照出一张堪称完美的面孔。林雨柔。

这个名字在菁英高中无人不晓。此刻,镜中的她,长发如瀑,泛着健康的光泽,

随意披散在肩头,几缕碎发拂过光洁的额头。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清澈明亮,

仿佛盛满了揉碎的星光,灵动而充满生机。当她牵起嘴角,

那对标志性的、浅浅的酒窝便会在脸颊上甜蜜地漾开,如同投入湖心的两颗小石子,

荡开一圈圈名为“阳光”的涟漪。这是她最引以为傲的标志,

是她“校园女神”光环中最闪耀的点缀。她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镜中的酒窝,指尖微凉。

镜外人笑容依旧明媚,镜中人眼底深处,却悄然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阴翳。

钢琴键上流淌的肖邦夜曲,舞台上聚光灯下旋转如天鹅的芭蕾舞姿,

年级榜单顶端永远熠熠生辉的名字,文艺委员身份带来的前呼后拥、笑语喧阗……她的世界,

似乎被掌声、鲜花、羡慕的目光和明媚的笑容堆砌得密不透风,璀璨夺目。

优越的家境是坚实的后盾,父母无微不至的宠爱更是让她活得肆意张扬,

仿佛天生就该站在人群中央,接受所有的瞩目与赞美。然而,

这层精心构筑的、光彩照人的外壳之下,无人窥见的深处,却深埋着一道隐秘的伤痕。

它的名字,叫“江澄”。这道伤痕不像锋利的刀刃留下的创口,

它更像一枚被漫长岁月反复冲刷、磨去了棱角的石子,

沉甸甸地坠在心底最柔软、最不设防的角落。平日里,

它被喧嚣、忙碌和刻意维持的明媚笑容小心覆盖,仿佛不存在。

可总有一些猝不及防的时刻——一首熟悉的旋律,一幅相似的画作,一个相似的侧影,

甚至仅仅是窗外一场突如其来的夜雨——都会让这枚石子微微滚动,

漾开一片又一片名为“遗憾”的涟漪,无声地扩散,浸透整个心房。谁能想到呢?

舞台上光芒万丈、仿佛被命运格外眷顾的林雨柔,也曾在自己兵荒马乱的青春里,

那样笨拙、那样骄傲、又那样痛彻心扉地……弄丢了她视若珍宝的月光。

**(二) 初遇:琴声与画魂**记忆的风,带着旧日校园里特有的青草与书本气息,

温柔又强势地将她卷回了那个一切都还带着新鲜露水的高中时代。校园文艺汇演,

是林雨柔的主场。巨大的礼堂座无虚席,空气里弥漫着兴奋与期待。当主持人念出她的名字,

聚光灯如同舞台上流淌的熔金,瞬间倾泻而下,将她和她面前那架优雅的三角钢琴笼罩其中。

喧嚣褪去,世界安静得只剩下自己的心跳和指尖下冰凉的琴键。她深吸一口气,

将纷杂的情绪沉淀,修长的手指轻轻落下。是德彪西的《月光》。

清冷的音符如同月光下的露珠,从她指尖滚落,叮咚作响,在偌大的空间里缓缓流淌。

时而如薄雾笼罩湖面,朦胧而神秘;时而如月光穿透林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她的身体随着旋律微微起伏,长发垂落肩侧,神情专注而沉醉。

最后一个余音带着无尽的缠绵,轻轻消散在寂静的空气里。短暂的停顿后,

掌声如积蓄已久的潮水,骤然爆发,汹涌澎湃,几乎要掀翻礼堂的屋顶。她起身,

对着台下深深鞠躬。直起腰时,脸上绽放出自信而从容的笑容,酒窝深深,

毫不费力地迎接着四面八方投射而来的艳羡、崇拜、甚至爱慕的目光。镁光灯闪烁不停,

捕捉着她最耀眼的瞬间。那一刻,她是当之无愧的女王,脚下的舞台是她光芒四射的王国,

所有注视都是为她加冕的礼赞。她享受着这被光环笼罩的感觉,

这是她用汗水与才华赢得的荣光。**悬念:这万丈光芒之下,是否有一束目光,

穿透了这耀眼的外壳,捕捉到了琴声里那缕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孤寂?那束目光的主人,

又会是谁?**荣耀的喧嚣渐渐平息,生活回归日常。几天后,一次偶然,

她走进了学校举办的学生画展。展厅不大,布置得简洁素雅,

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松节油和颜料的气息。午后的阳光透过高窗斜斜地照进来,

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几何形的光斑。她原本只是随意浏览,

目光扫过一幅幅略显稚嫩或风格鲜明的作品。直到,脚步在一个安静的角落被牢牢钉住。

那是一幅尺寸不大的水彩画。画的不是宏大的风景,也不是新奇的概念,

仅仅是教学楼旁那棵饱经风霜的老槐树。然而,正是这平凡的题材,被赋予了惊人的生命力。

笔触细腻到了极致,却又带着一种挥洒自如的写意感。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繁茂深绿的枝叶,

在地面投下斑驳陆离、明明暗暗的光影,每一处明暗交界都处理得无比自然。

最令人惊叹的是那些叶子!画家似乎赋予了它们灵魂,深浅不一的绿色交织、晕染,

边缘在光线下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无声的风中轻轻摇曳,

发出只有心灵才能捕捉到的沙沙细语。一种奇异的、带着岁月沉淀感的宁静力量,

透过薄薄的画纸,瞬间攫住了林雨柔的心神。她屏住呼吸,忘了时间,忘了周遭的一切,

只是深深地凝视着,仿佛被吸入了画中的世界。她看得如此入神,

不觉画作的主人——那个总是沉默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仿佛隐形人般存在的男生——江澄,

此刻正局促不安地站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他双手插在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口袋里,

微微低着头,额前的碎发遮住了部分视线,但林雨柔能感觉到他清亮目光的注视,

那里面似乎藏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如同画中树影般的深邃忧郁。“你……喜欢这幅画?

”他开口了,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像一颗小石子小心翼翼地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这片被艺术凝固的寂静。林雨柔倏然转身,

毫无防备地对上他的眼睛。那是一双很好看的眼睛,瞳孔是沉静的深褐色,

此刻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带着一点探究,一点期待,

还有那抹挥之不去的、如同画作底色般的忧郁。她忽然觉得脸颊有些微热,

但笑容依然明媚真诚,像骤然亮起的一束光:“喜欢!”她的声音清脆,带着由衷的赞叹,

“它……它好像会呼吸,有灵魂。我能感觉到阳光的温度,风的声音,

甚至……这棵树经历过的岁月。”她指着画中遒劲的枝干。

江澄清瘦的脸上瞬间染上了一层薄红,一直蔓延到耳根。

他似乎没料到会得到如此热烈的回应,嘴唇微微翕动了一下,

一个羞涩的、几乎称得上温柔的笑容,如同初春解冻的溪流,缓慢而笨拙地在他唇边绽开,

冲淡了眼底的忧郁。“谢谢。”他的声音轻了一些,带着一丝腼腆,“我叫江澄。

”“林雨柔。”她落落大方地伸出手,笑容灿烂,酒窝深深。江澄犹豫了一下,

目光在她的手和脸上快速游移,然后才伸出自己的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指尖。他的手指修长,

骨节分明,

带着一层薄薄的、略显粗糙的茧后来她才知道那是长期握画笔和雕刻刀留下的,

触感微凉。而她的手心温暖柔软。两只手短暂地交叠,一种微妙的、带着轻微电流感的悸动,

无声地窜过林雨柔的心尖,让她下意识地蜷缩了一下指尖。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拉长了一瞬。

**(三) 靠近:艺术之桥与共振的心跳**那次画展的偶遇,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

激起的涟漪并未很快平息。不久后,林雨柔“心血来潮”地加入了学校的绘画社团。

理由冠冕堂皇——提升艺术修养。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个坐在角落安静画画的身影,

像一块磁石。绘画社的活动室在一栋旧教学楼的顶层,采光极好,

巨大的窗户将午后的阳光慷慨地迎入。

空气中常年混合着松节油、丙烯颜料、木炭粉和旧画布的味道。江澄果然是这里的常客,

他总是早早到来,习惯性地占据靠窗的那个角落位置。一张不大的画板,

一个略显陈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工具箱,就是他的一方天地。他画画时极其专注。

修长的手指稳稳地握着画笔或炭笔,在纸上游走、涂抹、勾勒。有时是铅笔打底的沙沙声,

有时是水彩笔蘸水后落在纸上的细微声响。他的神情是那样沉静,眉头微微蹙起,

眼神锐利而深邃,仿佛整个世界都消失了,

只剩下眼前的画布、流淌的色彩和心中亟待表达的意象。阳光勾勒着他清瘦的侧影,

在他微垂的眼睫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那种沉浸其中的忘我状态,

带着一种独特而吸引人的磁场。林雨柔则常常在活动室的另一角练习舞蹈基本功。

压腿、下腰、旋转、跳跃……汗水浸湿了她的练功服,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几缕碎发黏在皮肤上。舞蹈是她的另一种语言,热情、奔放、充满力量。练习的间隙,

她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安静的角落。

她看他如何用炭笔精准而有力地勾勒出静物的坚毅轮廓,

如何用水彩轻盈而富有层次地晕染出天光云影的梦幻意境。他的画风并不华丽,

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质朴力量和沉静诗意。偶尔,在她完成一个漂亮的连续旋转,

或者一个充满张力的控腿动作时,他也会从自己的世界中短暂抽离,抬起头,

目光穿过舞动的身影,精准地落在她身上。那双沉静的眼眸里,没有惊艳,没有评判,

只有纯粹的欣赏和一种无声的、带着温度的鼓励。那目光像冬日里一杯温热的清茶,

熨帖而舒适。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他内敛沉静、扎根于观察与思索的绘画,

与她热情奔放、用身体诉说情感的舞蹈——在同一个充满颜料和汗水气息的空间里,

奇妙地交织、碰撞,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他们很少交谈,

更多时候是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却又仿佛能清晰地感知到对方的存在,

以及那份对“美”同样虔诚的追求。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在无声中悄然生长。

**(四) 秋日湖畔:光与影的私语**周日的校园湖边,

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艺术之约”。没有约定,却总能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

看到彼此的身影。秋天是这里最美的季节。阳光仿佛被筛子滤过,变得格外慷慨,

像融化的金粉,洋洋洒洒地铺满整个湖面,波光粼粼,碎金跳跃。

岸边的银杏树换上了最华美的盛装,每一片叶子都闪耀着纯粹的、耀眼的金黄色泽,

远远望去,如同一片燃烧的黄金火焰。微风是温柔的推手,轻轻拂过,

金黄的叶片便挣脱枝头,像一只只轻盈的蝴蝶,优雅地、打着旋儿,簌簌地飘落下来,

在草地上、小径上铺成一条通往童话世界的、松软的金色地毯。空气清冽,

带着湖水微腥的气息、草木干燥的芬芳和泥土的清新。“今天的阳光,

像给万物都镀了层蜜糖。”林雨柔支起画架,摆好颜料盒,一边调着色,一边忍不住感叹。

她今天穿了一件米白色的毛衣,衬得皮肤格外白皙,头发松松地挽了个髻,

露出优美的脖颈线条。“嗯,”江澄早已铺开画纸,画笔蘸取了饱满的赭石色,

在纸上沙沙作响,勾勒着远处湖岸的轮廓。他没有抬头,

目光专注地追随着湖面上跳跃的光斑和岸边树木投下的、不断变幻的深色影子,

“光影在跳舞,美得……让人想抓住它,锁在画里。”他的声音很轻,

像怕惊扰了眼前的美景,却带着一种沉静的、让人安心的魔力。他们不再说话,

各自沉浸在创作的天地里。林雨柔尝试着用色彩捕捉眼前金秋的绚烂,

大块的柠檬黄、中黄、橘红在调色盘上混合。江澄则更专注于光影的微妙变化和景物的结构,

笔触沉稳而克制。空气中弥漫着水彩颜料特有的湿润气息、松节油的淡淡清香,

以及被阳光晒暖的草木味道,混合成一种独特的、属于创作时刻的芬芳。有时,他会停下笔,

走到她身边,指着她的画纸上某处湖面的反光,

声音温和而认真:“这里的蓝色可以再透亮一点,加一点点群青试试?对比强了,

光感会更突出。”她依言尝试,效果果然不同。她也会凑近看他未完成的画稿,

指着画中一片正在飘落的银杏叶轨迹,叽叽喳喳地发表见解:“你看这片叶子下落的弧线,

多流畅,像不像舞蹈里一个完美的空中转体动作?有种……失重的美感?”江澄侧过头看她,

阳光落在他睫毛上,投下小片阴影,他眼中带着清晰的笑意,点点头:“嗯,有韵律感,

也有动势。”阳光暖融融地包裹着他们。在光和影的对话中,在线条与色彩的交织里,

在舞蹈的韵律与绘画的构图的碰撞下,两颗年轻而敏感的心,在艺术纯粹的共振中悄然靠近。

像两株在静谧湖畔并肩生长的植物,枝叶在阳光下各自舒展,根系却在看不见的泥土深处,

悄然地、试探性地缠绕在一起。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情愫,如同湖面氤氲的雾气,

无声地弥漫开来。**(五) 裂痕初现:流言的沙砾与骄傲的壁垒**青春的乐章,

纵然旋律优美,也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蹦出几个刺耳的不和谐音符。不知从何时起,

关于江澄和隔壁班一个文静女生苏晓的“绯闻”,像几粒细小的、带着棱角的沙砾,

被风吹进了林雨柔的耳朵。起初,她像拂去落在肩头的蛛丝般不以为意。

江澄那样沉静内敛的人,怎么会?何况,苏晓和她相比,实在太过普通。

林雨柔的自信和骄傲让她本能地屏蔽了这些杂音。然而,怀疑的种子一旦被风吹落,

便会在心底阴暗的角落悄然滋生。直到那个暮色四合的放学时分。

林雨柔因为排练舞蹈稍晚了一些,刚走出教学楼,就看到前方不远处,

昏黄的路灯下并肩走着两个人影。是江澄和苏晓。

夕阳最后的余晖在他们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交织在一起。苏晓微微仰着头,

似乎在兴奋地说着什么,侧脸带着羞涩的笑意。而江澄,微微侧身低着头,认真地听着,

昏黄的光线模糊了他的表情,但那微微抿起的嘴角,在林雨柔看来,

分明噙着一抹……温柔而专注的浅笑?那画面,像一根冰冷而细小的针,

猝不及防地、狠狠地刺进了林雨柔毫无防备的心口。一股尖锐的酸涩感瞬间炸开,

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连指尖都微微发麻。她猛地停住脚步,躲在一棵粗大的梧桐树后,

心脏在胸腔里失序地狂跳。“原来……他的温柔,他的专注,并非只属于我一个人?

”这个念头像带着倒刺的冰冷藤蔓,骤然缠紧了她的心脏,勒得她几乎窒息。

巨大的失落感和一种被背叛的荒谬感席卷了她。骄傲是林雨柔最坚硬的铠甲,

也是最脆弱的软肋。面对可能的“失去”和“被替代”,

她本能地选择了最笨拙也最具伤害性的方式——逃避和防御。

骄傲不允许她像一个被抢走糖果的孩子般上前质问。她开始刻意避开绘画社的活动,

找各种理由缺席。在走廊、在食堂、在操场,只要远远看到那个清瘦的身影,

她便立刻低下头,加快脚步,或者干脆拐进另一条路,像一只受惊的鹿。好几次,

她清晰地捕捉到他投来的目光——那目光里充满了困惑、不解,

还有一丝被拒绝的、显而易见的失落。那失落的目光像细小的针,

每一次都精准地刺在她心口那道看不见的伤痕上。可她固执地、近乎残忍地视而不见。

少女敏感脆弱的自尊心和对“专属感”的独占欲,混合着莫名的委屈,在她与江澄之间,

无声地筑起了一道冰冷而坚固的高墙,将他彻底隔绝在心门之外。每一次仓促的擦肩而过,

每一次刻意回避的目光接触,都像是在两人原本靠近的心上,

又刻下了一道新的、浅浅的却难以磨灭的伤痕。他们之间刚刚萌芽的、小心翼翼的连接,

就这样被猜忌和骄傲无声地斩断。

**(六) 洪流与重逢:褪色的划痕与沉淀的光芒**高考,如同一场席卷一切的洪流,

裹挟着无数年轻的梦想和迷惘,呼啸而来。

填志愿、备考、冲刺、最后走进肃穆的考场……每一分每一秒都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

在这巨大的压力洪流中,

那些关于绘画社、关于湖边阳光、关于少年羞涩笑容和失落眼神的记忆,

连同心口那道隐隐作痛的划痕,似乎都被暂时冲刷、掩埋。时间是最好的沙砾,

覆盖了情感的河床。林雨柔如愿以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本省顶尖大学的艺术学院舞蹈系。

她以为,那道名为“江澄”的划痕,早已在奔涌向前的时间长河里被彻底抚平,不留痕迹。

大学校园,是另一个更广阔、更自由的世界。梧桐树的叶子在初秋的风中渐渐染上金黄,

铺满了通往教学楼的小径,踩上去发出沙沙的脆响。

空气里弥漫着青春蓬勃的气息和新鲜的自由感。开学典礼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林雨柔正和几个新认识的室友谈笑风生,清脆的笑声洒了一路。忽然,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