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晨雾里的异常鱼获六月的溍河总裹着层黏腻的晨雾。陈默把钓椅架在老位置时,
露水还凝在芦苇叶上,顺着叶尖滴进水面,圈出细碎的涟漪。他今年五十八岁,
退休前是重型机械厂的总工程师,如今唯一的执念就是溍河的早口 —— 不是为了吃鱼,
而是享受鱼线绷直时的震颤,以及这片水域独有的、混杂着水草与泥土的气息。“老陈,
今儿来得够早啊!” 对岸的老张挥着鱼竿打招呼,他的钓箱上还摆着没开封的豆浆,
“昨儿我在下游钓着条三斤的鲶鱼,你这位置不行,水太浅。”陈默笑着摆手,没接话。
他选的这片浅滩是溍河的 “回湾”,水流缓,水底多鹅卵石,是鲫鱼和翘嘴的栖息地。
他慢条斯理地调漂,主线是 0.8 号的尼龙线,子线 0.4 号,
钩用的是 5 号袖钩 —— 对付早口的小体型鱼正合适。饵是自己配的,
玉米面混合着酒米,还加了点螺鲤粉末,腥香淡,不容易招杂鱼。雾渐渐散了些,
太阳把水面照得泛金。陈默甩竿,铅坠带着饵料精准落在十米外的芦苇丛边,浮漂立在水面,
像根细细的银针。他靠在钓椅上,指尖搭着鱼竿,目光落在浮漂上,
耳尖却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 水流声、芦苇的晃动、远处早起的水鸟叫声,
这些声音构成的 “背景音” 里,任何一点异常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这是他几十年机械生涯练出的本事。以前在厂里,他光听机器运转的声音,
就能判断出轴承磨损的程度;现在钓鱼,水面的波纹、鱼线的轻微摆动,
都能让他知道水下的情况。约莫过了二十分钟,浮漂突然顿了一下,接着往下沉了半目。
陈默手腕轻抬,鱼竿弯起个漂亮的弧度,
鱼线 “嗡嗡” 响了两声 —— 是条二两左右的鲫鱼。他熟练地摘钩,把鱼放进鱼护,
刚重新挂好饵,鱼线却突然被什么东西拽了一下,力道比刚才重得多,不像是鱼。“挂底了?
” 陈默皱了皱眉。他这位置水底虽然有鹅卵石,但很少挂底。他试着轻轻抖了抖鱼竿,
线是绷直的,能感觉到水下有个 “软乎乎” 的东西,不像石头或树枝。他慢慢收线,
指尖能清晰地传来线的触感 —— 那东西裹着什么,有点沉,还带着水流的阻力。
线收得越来越近,水面上渐渐浮起一团深色的东西。不是水草,是块裹着防水布的物体,
边角处还缠着几根水草。陈默心里咯噔一下,他钓了五年鱼,从没见过这种东西。
他用抄网把那团东西捞起来,放在岸边的石头上,防水布是深蓝色的,工业用的那种,很厚,
上面沾着泥和青苔,边缘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老陈,啥东西啊?是不是捞着垃圾了?
” 对岸的老张喊道。陈默没应声,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防水布的一角。
一股腥气扑面而来,不是鱼腥味,是那种带着铁锈味的腐臭。他心里一紧,
又掀开一点 —— 里面裹着的不是垃圾,是块肉色的物体,边缘不整齐,
像是被利器切割过,上面还沾着几根浅色的毛发。陈默的呼吸顿了顿。
他见过机械事故后的伤亡现场,对这种 “人体组织” 的质感有种本能的敏感。
他没再继续掀开,而是立刻掏出手机,拨通了 110。电话里,他的声音很稳,没有慌乱,
只准确报了位置:“溍河南岸,靠近橡胶坝的浅滩,
我在这里钓鱼时发现疑似人体组织的东西,用防水布裹着,你们尽快过来。”挂了电话,
他从钓箱里拿出手套戴上 —— 这是他每次钓鱼都会带的,
防止被鱼钩划伤 —— 然后用石头压住防水布的四角,避免被风吹走或被水流冲回河里。
他站起身,往四周看了看,晨雾已经基本散了,河岸边除了他和对岸的老张,没有其他人。
他又低头看了看那块防水布,心里琢磨着:这东西看着不轻,应该是从上游漂下来的,
昨晚下过小雨,水流比平时急,说不定还有其他碎片……二十分钟后,警笛声从远处传来。
三辆警车停在河边的土路上,下来十几个穿警服的人,其中一个女人走在最前面,
她个子很高,穿着黑色的冲锋衣,头发扎成马尾,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锐利得像刀。
“是你报的警?” 女人走到陈默面前,亮出警官证,“刑侦支队副队长林岚。
你发现的东西在哪里?”陈默指了指岸边的石头:“在那里,我用石头压着了,没动过。
” 他顿了顿,补充道,“防水布是工业用的,厚度大概 1.5 毫米,边缘有磨损,
像是被什么东西勾过。另外,昨晚溍河的水流速度大概是每秒 0.8 米,
这个位置是回湾,水流缓,所以东西会在这里停下。如果这东西是从上游漂下来的,
抛尸点可能在橡胶坝上游五公里以内的河段。”林岚愣了一下,
她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普通的钓鱼老头会说出这么专业的信息。她看了陈默一眼,没多问,
转身对身后的技术人员说:“先取证,注意保护现场,尤其是防水布的边缘和包裹物内部,
提取 DNA 和指纹。另外,派人去上游河段搜索,重点查橡胶坝到城郊污水处理厂这段,
看看有没有其他碎片。”技术人员立刻开始工作,拉警戒线,拍照,
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打开防水布。林岚蹲在旁边,看着技术人员提取样本,眉头皱得很紧。
陈默站在警戒线外,没靠近,只是目光落在水面上,像是在思考什么。“你经常在这里钓鱼?
” 林岚突然回头问他。“嗯,退休后几乎每天都来,早上五点到上午十点,除非下雨。
” 陈默点头,“这片河段的情况我比较熟,哪里深哪里浅,水流什么时候急什么时候缓,
都知道。”“你昨晚来过人吗?”“没有,昨晚下小雨,我一般雨天不来,鱼口不好,
而且路滑。” 陈默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昨天下午我走的时候,
看到有个蓝色的冲锋舟从上游开下来,大概是四点多,速度挺快,没看清船上的人。
”林岚眼睛亮了一下:“冲锋舟?什么牌子的?有没有标志?”“太远了,看不清楚,
只知道是蓝色的,长度大概四米左右,马达声音挺响的,像是二冲程的。” 陈默回忆着,
“溍河上很少有冲锋舟,一般都是钓鱼的小橡皮艇,或者景区的观光船,观光船都是白色的,
而且只在下游的景区段走。”林岚把这个信息记在笔记本上,
然后递给陈默一张名片:“这是我的电话,如果你想起什么其他的,或者再发现什么异常,
随时联系我。另外,今天的事不要跟其他人说,避免影响调查。”陈默接过名片,
上面印着 “林岚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队长”,还有电话号码和微信二维码。
他点点头:“我知道,不会乱传的。如果你们需要了解河段的情况,也可以找我。
”技术人员很快完成了初步取证,把那块防水布和里面的人体组织装进证物袋,抬上了警车。
林岚又安排了两个人留在岸边,继续搜索附近水域,
然后走到陈默面前:“谢谢你提供的线索,后续可能还需要你配合调查。”“应该的。
” 陈默收拾着钓椅和鱼竿,鱼护里的那条鲫鱼还在动,他看了一眼,把鱼护解开,
把鱼放回了河里,“钓鱼只是爱好,能帮上忙就好。”林岚看着他把鱼放回水里,
眼神柔和了一点。她转身准备上车,又想起什么,回头问:“对了,
你刚才说水流速度是每秒 0.8 米,怎么算出来的?”“看浮漂。
” 陈默指了指水面上还没收拾的浮漂,“我的浮漂吃铅 1.2 克,刚才没挂饵的时候,
浮漂被水流冲得移动了一米左右,用了大概 12 秒,
算下来速度就是每秒 0.8 米左右。”林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挺厉害的,
比我们用流速仪测的还准。”陈默没接话,只是笑了笑,继续收拾东西。警车渐渐开走,
警笛声越来越远,河岸边又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水流声和芦苇的晃动声。陈默看着水面,
心里却不像表面那么平静 —— 那块防水布的磨损痕迹,还有那股腐臭的味道,
都在告诉他,这不是一起简单的案件。第二章 防水布上的工厂印记接下来的三天,
陈默每天还是去溍河钓鱼,但位置换到了橡胶坝上游。他没再发现什么异常,
只是偶尔会看到警车在河边的土路上经过,还有穿便衣的警察在岸边走访。第三天下午,
陈默正在收拾渔具准备回家,手机突然响了,是林岚的电话。“陈师傅,你现在在溍河吗?
” 林岚的声音有些急促。“在,刚收拾好,准备走了。”“能不能麻烦你等我一下?
我们在城郊污水处理厂附近发现了另一块防水布,和你上次发现的那块一样,
想请你帮忙看看,能不能判断一下大概是从哪里漂过来的。”“好,
我在污水处理厂下游的芦苇丛边等你。”挂了电话,陈默重新把钓椅架起来,坐在河边等。
大概半小时后,一辆黑色的 SUV 停在路边,林岚和一个穿便衣的年轻警察下了车。
“陈师傅,麻烦你了。” 林岚递过来一瓶水,
“我们早上在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附近发现了这块防水布,里面也裹着人体组织,
和你上次发现的那块是同一种材质。”年轻警察把证物袋递给陈默,
里面装着块深蓝色的防水布,比上次那块小一点,边缘同样有磨损痕迹,
上面还沾着些黑色的油污。陈默戴上手套,接过证物袋,仔细看着里面的防水布。
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手指在防水布的边缘摸了摸,又闻了闻上面的油污味。
“这布是‘溍河机械厂’生产的。” 陈默突然说。
林岚和年轻警察都愣住了:“你怎么知道?”“我退休前就是溍河机械厂的,
我们厂专门生产这种工业用防水布,用于重型机械的防护。
” 陈默指着防水布角落的一个小印记,“你们看,这里有个很小的‘溍机’logo,
因为布料厚,印刷的时候压力没控制好,logo 有点模糊,
只有我们厂早期生产的批次才会这样。
”林岚立刻让年轻警察把证物袋拿好:“这个线索很重要!我们之前查了防水布的来源,
一直没找到头绪,没想到是本地工厂生产的。”“这种防水布主要用于厂里的大型机床,
对外销售很少,只有跟我们厂有合作的几个企业才会买。” 陈默回忆着,“我退休前一年,
厂里因为环保问题整改过,停产了三个月,之后就很少生产这种厚防水布了,
现在应该只有库存的少量还在使用。”“那你知道哪些企业会用这种防水布吗?
” 林岚追问。“城郊的‘鑫源五金厂’肯定有,他们跟我们厂合作了十几年,
经常买这种防水布用于设备防护。还有上游的‘顺达造纸厂’,
他们的干燥机也需要这种防水布。其他的…… 我就不太清楚了,毕竟退休三年了。
”林岚把这两个厂的名字记在笔记本上:“谢谢陈师傅,这个线索对我们太重要了。另外,
你能不能帮我们看看,这块防水布大概是从哪个方向漂过来的?”陈默站起身,走到河边,
看着水流方向。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在河的北岸,水流从西向东流,出水口附近有个小漩涡,
防水布应该是被漩涡卷在这里的。“你们发现防水布的时候,它是在水面上还是半沉在水里?
” 陈默问。“半沉在水里,上面还挂着水草。” 年轻警察回答。
“那应该是从上游漂下来的,而且距离不远。” 陈默指着上游的方向,
“污水处理厂上游三公里以内,有几个弯道,水流比较急,防水布如果是从那里抛下来的,
会被水流带着往下漂,经过出水口的时候被漩涡卷住,所以才会在这里停下。另外,
这块防水布上有油污,鑫源五金厂的废水排放口就在上游两公里的北岸,
那里经常会有油污流进河里。”林岚点点头,对年轻警察说:“立刻联系支队,
派人去鑫源五金厂和顺达造纸厂调查,重点查他们的防水布库存和使用情况,
还有最近有没有员工失踪。”年轻警察立刻拿出手机打电话。林岚看着陈默,
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陈师傅,你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如果不是你,
我们还得在防水布的来源上浪费很多时间。”“举手之劳。” 陈默笑了笑,
“我在溍河待久了,对这些情况比较熟而已。对了,你们上次发现的那块防水布,
上面有没有油污?”“没有,很干净,只有泥和青苔。” 林岚回忆着,
“难道是两个抛尸点?”“有可能。” 陈默想了想,“或者是同一个抛尸点,
只是防水布在漂流过程中沾到了不同的东西。上次那块在回湾,水流缓,
没沾到油污;这块在出水口附近,水流急,刚好经过五金厂的排污口,所以沾到了油污。
”林岚点点头:“有道理。我们会重点排查上游三公里的河段,看看能不能找到抛尸点。
”两人又在河边聊了一会儿,主要是林岚问陈默关于溍河上游的情况,
比如哪里有浅滩、哪里有暗礁、哪些地方平时人比较少。陈默都一一回答,
还画了个简单的河段图,标上了重点区域。“陈师傅,你这记忆力真好。” 林岚看着图,
忍不住赞叹,“这么多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以前在厂里画机械图纸,习惯了,
对这些坐标和位置比较敏感。” 陈默收起笔,“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再给我打电话。”“好,麻烦你了。” 林岚看着陈默收拾渔具,
突然说,“陈师傅,晚上有空吗?我请你吃饭,算是谢谢你帮忙。”陈默愣了一下,
随即笑了:“不用了,举手之劳,没必要这么客气。”“应该的,
你提供的线索帮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后续可能还需要你帮忙。” 林岚坚持道,
“就简单吃点,附近有家鱼馆,做的溍河鱼挺好吃的。”陈默看着林岚真诚的眼神,
没再拒绝:“好,那就麻烦你了。”鱼馆就在河边,不大,但很干净。
林岚点了个清蒸鲫鱼、一个红烧鲶鱼,还有两个素菜。菜上来后,
林岚给陈默倒了杯啤酒:“陈师傅,尝尝这个清蒸鲫鱼,就是溍河的鱼,
跟你钓的应该差不多。”陈默尝了一口,点点头:“味道不错,新鲜,火候也刚好。
”两人边吃边聊,聊的大多是溍河的情况,还有陈默以前在机械厂的工作。林岚听得很认真,
偶尔会问一些机械方面的问题,陈默都耐心解答。“没想到机械工程师退休后会喜欢钓鱼。
” 林岚笑着说,“我还以为你们退休后会在家养花种草呢。
”“以前在厂里天天跟机器打交道,噪音大,压力也大。退休后就想找个安静的地方,
溍河这里环境好,能让人静下心来。” 陈默喝了口啤酒,“钓鱼跟修机器其实挺像的,
都需要耐心和观察力,不能急,得慢慢等,慢慢找问题。”林岚点点头:“确实,
破案也一样,有时候需要等线索,有时候需要从细节里找突破点。你上次说的冲锋舟,
我们查了这几天的监控,在城郊的码头发现了一艘蓝色冲锋舟,是鑫源五金厂的,
他们上个月刚买的,用于厂区的防汛巡逻。”“哦?那你们去鑫源五金厂调查了吗?
”“明天去,已经跟他们厂的负责人联系好了。” 林岚夹了块鱼肉,
“如果能确定防水布是从鑫源五金厂流出来的,那案件就能缩小范围了。”吃完饭,
林岚要送陈默回家,陈默拒绝了:“我家就在附近,走路十分钟就到了,你忙你的吧。
”“那好吧,路上小心。” 林岚递给陈默一个袋子,“里面是些水果,你拿着吃。
明天如果去鑫源五金厂,可能还需要你帮忙看看他们的防水布,到时候给你打电话。”“好。
” 陈默接过袋子,“你们也注意安全。”回家的路上,陈默看着手里的袋子,心里有点暖。
他退休后很少跟人打交道,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钓鱼,林岚的热情让他觉得很亲切。
他想起林岚刚才聊起破案时的眼神,明亮又坚定,
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 那时候他在厂里解决技术难题,也是这样的眼神。
第三章 五金厂里的失踪者第二天早上,陈默刚到溍河,就接到了林岚的电话。“陈师傅,
我们现在在鑫源五金厂门口,能不能麻烦你过来一下?他们的防水布库存有点乱,
我们想请你帮忙看看,有没有缺失的情况。”“好,我马上过去。” 陈默收拾好渔具,
开车往鑫源五金厂赶。鑫源五金厂在城郊,离溍河不远,是个中等规模的工厂,
主要生产五金配件。陈默到的时候,林岚和几个警察正在跟厂长谈话。
厂长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满头大汗,看起来很紧张。“陈师傅,你来了。” 林岚迎上来,
“这位是王厂长,鑫源五金厂的负责人。”陈默跟王厂长握了握手,王厂长的手很凉,
还在抖。“陈师傅,你以前是溍河机械厂的总工程师,对吧?” 王厂长勉强笑了笑,
“我以前跟你们厂打过交道,还见过你呢。”“是吗?可能我记不太清了。
” 陈默没多寒暄,“我们去看看防水布吧。”王厂长带着他们去了工厂的仓库。仓库很大,
里面堆着各种五金配件和原材料,角落里堆着几卷深蓝色的防水布,
跟陈默之前看到的证物袋里的一样。“这些就是从溍河机械厂买的防水布,
主要用于机床的防护,还有仓库里一些设备的遮盖。” 王厂长指着那些防水布,
“我们上个月刚盘点过,库存是够的,没发现缺失。”陈默走到防水布旁边,蹲下身,
仔细看着。他拿起一卷防水布,摸了摸厚度,又看了看角落的 “溍机” logo,
跟证物袋里的一模一样。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卷,突然发现其中一卷的边缘有个缺口,
缺口的形状跟他上次看到的那块防水布的磨损痕迹很像。“王厂长,这卷防水布是怎么回事?
” 陈默指着那个缺口,“边缘怎么有个缺口?像是被刀割过。”王厂长凑过来看了看,
脸色变了变:“这个…… 可能是不小心被叉车勾到了吧?我们仓库里经常用叉车搬运东西,
有时候会不小心勾到防水布。”“叉车勾到的痕迹不是这样的。” 陈默摇了摇头,
“叉车的齿是钝的,如果勾到防水布,会留下撕裂的痕迹,
边缘会很毛糙;但这个缺口是整齐的,边缘很光滑,明显是用刀割的。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