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梵音深处的惊鸿一瞥秋日的阳光透过古柏的枝叶,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林溪沿着石阶缓缓而上,耳边是若有若无的诵经声和檐角风铃的清响。她深吸一口气,
空气中混合着香火和草木的气息,让连日在都市奔波而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下来。
这座位于城郊的静心寺并非热门景点,香客不多,更显幽静。林溪在一家文化公司做策划,
连续数周熬夜赶方案带来的疲惫几乎压垮了她。今天她终于告假半日,只想寻一处清净地,
让超负荷运转的大脑得以歇息。她步入主殿,在佛前恭敬地上了三炷香。并非许下什么宏愿,
只是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寻求片刻内心的安宁。香烟袅袅升起,模糊了佛像慈悲的面容。
穿过回廊,她打算去后山的茶室坐坐。秋阳正好,透过雕花木窗,
在暗色的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就在转角处,她下意识地侧身想让开对面走来的人。
抬头的一刹那,时间仿佛骤然凝固。那双眼睛——那双她曾在无数个青春梦境里见过,
又强迫自己在七年时光中努力遗忘的眼睛——正清晰地映在她的瞳孔里。顾屿。
他穿着一件质感良好的深灰色大衣,身姿比少年时更加挺拔颀长,褪去了几分青涩,
多了成熟男性的沉稳气质。但那双眼睛依然深邃如潭,此刻正一瞬不瞬地看着她,
眸中清晰地映出与她相同的震惊。林溪的心脏猛地一跳,随即剧烈地鼓动起来,
声音大得她几乎怀疑在寂静的廊下能被对方听见。
七年的时光在这一刻被压缩成薄薄的一张纸,轻易地被这道目光穿透。
她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单肩包的带子,指节微微发白。脑中一片空白,
所有在职场锻炼出的从容镇定顷刻间土崩瓦解,
她又变回了那个在他面前会紧张无措的高中女生。顾屿似乎也刚从震惊中回过神。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那双总是显得过于冷静的眼眸中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波动,
像是平静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但他很快收敛了情绪,只是微微颔首,动作克制而疏离。
“林溪。”他叫出她的名字,声线比记忆中低沉了几分,却依然熟悉得让她心口发涩。
“……顾屿。”林溪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干涩,“好巧。”苍白的客套话。说完她就后悔了。
“嗯,”他应了一声,目光在她脸上短暂停留后移开,“来办事?”“只是来走走。
”林溪勉强维持着镇定,“你呢?”“寺里后殿在筹备修缮,公司负责这个项目,过来看看。
”简单的对话进行得磕磕绊绊,每一秒都充斥着无形的尴尬和未尽之言。
七年光阴筑起的高墙,岂是三言两语能跨越。就在这时,
一个年轻男子从顾屿身后的方向走来:“顾总监,方丈请您过去一趟。”顾屿回头应了一声,
再转回来时,脸上已看不出什么情绪。“我先去忙了。”他说。林溪连忙点头:“好,再见。
”没有承诺下次再见,也没有任何寒暄,顾屿对她微微颔首,便与同事一同转身离开。
脚步声渐远,林溪却依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他身上淡淡的、冷冽的气息,混合着寺院的檀香,
成为一种独特而令人心乱的味道。她缓缓抬起手,按在自己心口。那里依然跳得飞快,
提醒着刚才那一幕并非幻觉。七年了。她以为漫长的时光早已将过往冲刷干净,
至少表面上如此。她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圈子,很少再想起那个人。
可就在方才四目相对的瞬间,所有努力构建的平静假象轰然倒塌。
那些被刻意尘封的、属于十七岁夏天的记忆,带着青春特有的明媚与酸涩,
如同冲破闸门的洪水,汹涌地漫上心头。廊外秋风拂过,吹动古树的枝叶,沙沙作响。
檐角的风铃再次被敲响,清音悠长,仿佛穿越了时光,
将她带回了那个一切开始的、燥热而漫长的夏天。林溪闭上眼,耳畔似乎响起了聒噪的蝉鸣。
2 第二章:回忆的夏风与那封错误的信檐角的风***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
是记忆中那片震耳欲聋的、属于十七岁的蝉鸣。七年前的夏天,空气仿佛都被烤得扭曲。
南城一中的教学楼里,风扇吱呀呀地转着,却吹不散闷热和青春期特有的躁动。那时的林溪,
安静,略有些内向,是那种成绩中上、坐在教室中间位置、容易被老师忽略的学生。
她最大的爱好是看书,作文常被语文老师当成范文念出来,但也仅此而已。而顾屿,
则是站在校园金字塔顶端的人。成绩优异,长相出众,是学生会会长,篮球也打得好,
走到哪里都是焦点。他们像是两条平行线,本该毫无交集。
林溪偶尔在拥挤的走廊里与他擦肩而过,或在操场上远远看着他被一群朋友簇拥着打球,
心里会泛起一丝极淡的、她自己都未曾深究的涟漪。仅此而已。改变发生在一个周五的黄昏。
放学***响起许久,教室只剩林溪和她最好的朋友苏晴。
苏晴是那种活泼开朗、敢爱敢恨的女孩,与林溪性格迥异,却是无话不谈的闺蜜。“小溪,
求求你了,就这一次!”苏晴双手合十,几乎要趴在林溪的课桌上,脸上写满了哀求,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写!你文笔那么好,帮帮我嘛!”林溪正在整理书包的手顿住了,
脸上露出为难:“情书……怎么能让别人代写呢?这……不好。”“这有什么不好的!
”苏晴拉住她的胳膊摇晃着,“心意是我的就行啊!
我只是需要你帮我用更好的语言表达出来嘛!你不知道,我每次看到顾屿,脑子就一片空白,
话都说不利索……”听到“顾屿”两个字,林溪的心莫名漏跳了一拍。她垂下眼睫,
掩饰着突如其来的不自然。“可是……”“没有可是!好不好嘛,小溪?
你可是我最好的朋友!”苏晴使出杀手锏,眼睛眨巴着,可怜兮兮,
“你就忍心看我因为一封情书写不好而错过男神吗?”窗外的夕阳将教室染成一片暖金色,
蝉鸣不知疲倦。林溪看着好友急切又真诚的脸,内心挣扎不已。她隐约觉得这事不妥,
但年轻的友谊重于一切,她不忍心拒绝苏晴的苦苦哀求。最终,她轻轻叹了口气,像是妥协,
也像是认命:“……那,你要写什么内容,总得告诉我吧?”“太好了!小溪你最好了!
”苏晴欢呼一声,立刻凑到她耳边,叽叽喳喳地说起自己对顾屿的倾慕:篮球场上如何耀眼,
演讲时如何自信,甚至那次在图书馆偶遇,他帮她捡起散落的书本时,
笑容有多么温柔……林溪安静地听着,拿出一个印着浅色花朵的信纸。苏晴每说一句,
她的笔尖就在纸上停顿一下。那些描述,
奇异地与她内心深处对那个少年模糊的好感重叠起来。她不得不承认,苏晴观察得很仔细,
那些细节,也恰恰是她默默注意到的。写着写着,她似乎投入了感情,
将少女暗恋的忐忑、欣喜、卑微与渴望,淋漓尽致地倾注于笔端。阳光透过窗户,
在她微微颤动的睫毛上投下小片阴影。信写完了,娟秀而略带灵动的字迹铺满了信纸末尾,
她甚至无意识地在那页纸的右下角,画了一个极小极小的、她自己喜欢的蒲公英图案。
“写得太好了!简直写到我的心坎里了!”苏晴抢过信纸,读得脸颊通红,兴奋地抱住林溪,
“明天我就想办法塞到他书包里!”林溪看着空了的桌面,心里莫名空了一下,
随即被一种巨大的愧疚感淹没。这封信,字字句句出自她手,却承载着别人的心意。
她觉得自己像一个窃贼,又像一个共犯。第二天,
苏晴果然成功地悄悄将信放进了顾屿的书包。而一切,也从此脱离了预设的轨道。
3 第三章:心动的轨迹与致命的误会情书送出的第二天,林溪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
课间操时,她总觉得有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当她下意识地回头,
却往往只看到顾屿自然地移开视线,侧脸线条清晰冷淡。是错觉吗?她不敢确定。然而,
变化接踵而至。在图书馆,她正踮着脚想拿书架顶层的参考书,一只修长的手越过她,
轻松地将书取了下来。她愕然回头,对上顾屿近在咫尺的眼睛。“是这本吗?
”他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谢谢。”林溪接过书,心跳如擂鼓,
几乎不敢看他的眼睛。他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便离开了。
空气中却仿佛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张力。又一次,放学时忽然下起大雨。
没带伞的林溪被困在教学楼门口,正发愁时,一把黑色的伞递到了她面前。撑伞的人,
又是顾屿。“顺路,一起走吧。”他的理由简短,甚至有些生硬,却不容拒绝。
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伞面上,狭窄的空间里,她能闻到他校服上淡淡的洗衣液味道,
混合着雨水的清新。两人沉默地走着,气氛微妙而紧绷。她紧张得手指蜷缩,
他却似乎很坦然。小组课题,他们意外地被分到了一组。讨论时,他会认真听取她的意见,
偶尔点头表示赞同。他思维敏捷,总能抓住核心,但和她说话时,语气会不自觉地放缓一些。
这些细微的特殊对待,像一颗颗投入湖心的小石子,在林溪心中漾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她惶恐,不安,却又抑制不住地生出一丝隐秘的欢喜。她开始怀疑,
他是不是……因为那封信,而对她有了特别的关注?这种关注,
是因为信里的“心意”是苏晴的,还是因为……写信的人是她林溪?这个念头让她感到罪恶。
她不断提醒自己,那是苏晴的感情,顾屿关注的是苏晴。可每次与他短暂接触,
看到他清亮眼眸中自己的倒影时,她的心就无法控制地偏向危险的边缘。
她沉溺于这种似是而非的暧昧中,一边享受着那份独特的关注带来的悸动,
一边备受道德感的煎熬。她无数次想告诉苏晴,又不知从何说起,
更怕打破这短暂易碎的幻梦。误会,在少女的沉默和少年的自信下,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转折点发生在一个午后。林溪被苏晴拉到楼梯间的角落。苏晴皱着眉,小声抱怨:“小溪,
顾屿好像一直没回应那封信……你能不能……再帮我写一封?稍微追问一下下的那种?
”林溪心里一紧,刚想拒绝,苏晴已经把纸笔塞进她手里,双手合十,
眼巴巴地看着她:“最后一份!真的!拜托啦!”就在林溪犹豫着接过笔,
正准备写下第一个字时,楼梯上方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她下意识地抬头。
顾屿正站在楼梯拐角处,目光冰冷地落在她手中的信纸和笔上,然后又抬起,
看向她身旁一脸错愕的苏晴。他那双向来没什么情绪的眼睛里,
瞬间翻涌起被欺骗、被愚弄的震惊和愤怒,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受伤。那一刻,
林溪的大脑一片空白。她张了张嘴,想解释,却发不出任何声音。顾屿什么也没说,
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充满了失望和讥诮,冰冷刺骨。然后,他猛地转身,
快步离开,脚步声在空旷的楼梯间里回荡,一声声,都砸在林溪的心上。
刚刚还阳光明媚的世界,瞬间天崩地裂。刚刚萌芽的、掺杂着甜蜜与愧疚的情愫,
被这冰冷的目光彻底冻结、碾碎。4 第四章:未出口的解释与七年的离别自那天起,
顾屿收回了所有似是而非的“特殊对待”。他看林溪的眼神,
不再有探究和那微不可查的柔和,只剩下彻底的冷漠和疏离,
仿佛她只是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甚至在必要的接触时,他会刻意避开,不留任何余地。
学校里开始流传起一些风言风语,关于林溪替人写情书却被正主发现的“笑话”。
林溪变得比以前更加沉默,她试图找机会向顾屿解释,哪怕只是说一句“对不起”。
一次放学后,她鼓足勇气在车棚拦住他。“顾屿,我……”他推着自行车,
甚至没有停下脚步,只是侧头瞥了她一眼,那目光里的寒意让她瞬间失语。“还有事?
”他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那天……其实……”她语无伦次,在他冰冷的注视下,
所有准备好的说辞都显得苍白可笑。“不必解释。”他打断她,语气带着淡淡的嘲讽,
“与我无关。”说完,他骑上车,头也不回地离开,留下林溪一个人站在原地,
晚风吹得她浑身发冷。年轻时代强烈的自尊心和那种被彻底误解、拒之门外的难堪,
像厚厚的茧将她包裹起来。她再也没有勇气上前。高考结束,毕业典礼,
拍合照……他们像两条交叉后越行越远的线,再无交集。听说他去了北方最好的大学,
而她则留在了南方的城市。漫长的七年,就此拉开序幕。……“女士,您需要帮忙吗?
”一个温和的声音将林溪从冰冷的回忆中拽回。她猛地睁开眼,
发现自己还站在静心寺的回廊下,一位小沙弥正疑惑地看着她。秋日的阳光暖融融的,
她却觉得四肢有些发凉。“不,不用,谢谢。”林溪勉强笑了笑,掩饰住内心的波澜壮阔。
她抬步朝寺外走去,脚步有些虚浮。
刚才与顾屿短暂相遇的画面和七年前那些尖锐的回忆交织在一起,让她心乱如麻。
走到寺门口的斋堂附近,她鬼使神差地停下脚步,想买杯热茶定定神。
刚接过一次性茶杯转身,差点撞进一个人怀里。她慌忙后退抬头,心脏再次骤停。是顾屿。
他和那位同事似乎也正要离开。四目相对,空气再次凝固。斋堂袅袅的白汽氤氲在两人之间,
却化不开那层厚重的隔阂。“不好意思。”林溪低声说,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发烫。“没事。
”顾屿的声音依旧平淡。他的同事好奇地看了看他们。尴尬的沉默蔓延着。
“那我……先走了。”林溪几乎是仓促地想要逃离这种令人窒息的气氛。顾屿看着她,
嘴唇微动,最终也只是吐出两个字:“再见。”没有多余的话,他微微侧身,让她过去。
林溪快步走出寺庙山门,秋风吹拂在脸上,却吹不散心头的滞闷。七年过去了,他们之间,
似乎只剩下这样苍白无力的对白和迫不及待的告别。那座名为“过去”的大山,
依然横亘在他们中间,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而那次重逢,像一颗投入深湖的石子,
只是激起了一圈涟漪,很快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却在湖底深处,搅起了沉积多年的泥沙。
5 第五章:执念生根:成年世界的再次试探回到市区后的几天,林溪一直有些心神不宁。
电脑屏幕上的文字仿佛都在跳动,无法聚焦。冲泡咖啡时会莫名走神,地铁坐过站了一次。
那个在寺庙回廊下骤然相遇的画面,总在不经意间闯入脑海,
尤其是顾屿那双最初震惊、继而迅速覆上冰霜的眼睛。她以为自己早已放下。
七年的时间足够漫长,漫长到可以将一段仓促结束的青春往事封存在记忆深处,蒙上灰尘,
不再翻阅。可当他真真切切地再次出现,她才明白,那并非放下,只是被迫深藏。
执念的种子一旦被雨水浇灌,便疯狂地破土而出。
她甚至下意识地点开了几乎从不使用的大学校友群,手指在搜索框徘徊许久,
最终却还是没有输入那个名字。她关闭了窗口,心里涌起一股自我厌弃般的可笑感。
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端的建筑设计研究院里,顾屿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车水马龙。
手中的咖啡已经微凉。“顾总监?顾总监?”助理叫了他两声,他才回过神。“抱歉,
你刚才说什么?”“方丈那边修改的意见稿发过来了,您看……”“放我桌上吧,我稍后看。
”顾屿揉了揉眉心,试图将那个在袅袅香火中苍白惊慌的脸庞从脑中驱散。他回到办公桌,
打开电脑,鬼使神差地,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林溪”和她的大学名称。
几条零星的学生时代获奖新闻跳了出来,还有一张模糊的社团合照。他放大照片,
轻易地在角落找到了那个安静的身影。然后,他通过一些公开的行业信息,
找到了她目前就职的文化公司官网。她的名字出现在一个项目团队名单里,职位是高级策划。
七年。她似乎变了一些,又似乎什么都没变。那种容易受惊又强装镇定的神态,
和当年如出一辙。几天后,一个行业内的交流酒会。林溪本来不想参加,
但上司强调有几个重要客户需要维系,她只好换上一身得体的套装前往。会场衣香鬓影,
觥筹交错。林溪端着酒杯,尽量让自己显得不那么格格不入。
正当她想着找个借口提前溜走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会场入口,呼吸猛地一窒。
顾屿正和几个人一同走进来。他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
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他似乎也看见了她,目光有片刻的停顿。林溪下意识地想转身避开,
却已经来不及。他低声对同伴说了句什么,便径直朝她走来。“林小姐。”他开口,
用的是社交场上最标准的称呼,疏离而礼貌。“顾…先生。
”林溪强迫自己扬起一个职业化的微笑,“好巧。”“嗯,陪朋友过来看看。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秒,似乎想看出点什么,随即移开,“没想到你也在这个行业。
”“混口饭吃。”林溪觉得自己的笑容有点僵,“听说你现在是很有名的建筑师了,恭喜。
”“谢谢。”他微微颔首,气氛再次陷入尴尬的沉默。成年人的寒暄,
包裹着七年分离的陌生与试探。“寺庙的项目,还顺利吗?”她努力寻找话题,